尷尬怎麽解釋
尷尬是漢語詞匯,拼音:gān?gà,意思是指處境困難,窘迫,不知所措,不好處理。最早見於《說文解字》:“尲尬、行不正也。”
釋義:
1、行為、態度不正常。
2、處境困難或事情棘手,難以應付。
例句:
1、行為、態度不正常。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十回:“卻才有個?東京?來的尷尬人,在我這裏請管營、差撥吃了半日酒。”
2、處境困難或事情棘手,難以應付?元?王伯成?《哨遍·贈長春宮雪庵學士》套曲:“謾贏得此身良苦,家私分外,活計尷尬。”
造句
1、他自己說了半天,也沒有人答理他,非常尷尬。
2、聽了這話,他的神色十分尷尬。
3、所有線索到這裏都斷了,案件的偵破停滯不前,陷入了尷尬的僵局。
4、我倆還沒說上幾句話,他就拂袖而去,弄得大家都很尷尬。
5、在我方壹再追問下,對方理屈詞窮,瞠目結舌了,場面十分尷尬。
6、妳別把話說得那麽絕對,還是留有余地,萬壹事情辦不成,妳不至於太尷尬。
7、他們讓人覺得溫暖、腳踏實地、親切,在尷尬場合他們能緩解緊張氣氛,對自己犯的錯也能壹笑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