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資訊 - 從演員到作家,事業巔峰為愛息影的林青霞,經歷了什麽?

從演員到作家,事業巔峰為愛息影的林青霞,經歷了什麽?

文 | 簡姝

編輯 | 謙鐘素

在輿論包容度很高的當下,人們為什麽對“孔雀仙子”不生孩子如此的不寬容?

其實,這不過是大眾吐槽的壹個出口罷了,本質上她那種對美的極致追求和刻意,讓人有壹種不適感。

這壹事件讓我想起了壹個截然相反的例子:林青霞。

她被看做是不懼歲月、從容優雅老去的典範。

被稱為亞洲第壹美人的林青霞,息影多年再度現身,雖然顏值巔峰不再,但沒有那種美人遲暮的蒼涼。

她眉眼帶笑,素簡至極又氣質如蘭,舉手投足間都讓人有壹種如沐春風的舒適。

現在“女神”壹詞用濫了,但在林青霞身上卻是恰如其分,她曾站上名利之巔,看盡世間繁華,也盡享人間煙火,卻始終灑脫如仙,澄明通透,真正活出了仙意。

說起林青霞在演藝界的江湖地位,無人企及。演員的兩個要素,顏值和演技,林青霞都達到了極致。即使是不熟悉她的年輕壹代,看過她演的“東方不敗”基本就拜服了。

因為氣質出眾,1973年,高中剛畢業的林青霞被星探發現,主演了電影《窗外》,壹舉成名。

當時正值港臺片的輝煌時期,林青霞先後在臺灣和香港發展,從文藝片到武俠片,主演過的電影上百部,拿獎拿到手軟。

其中的《警察故事》《滾滾紅塵》《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等都是經典之作。

然而就在事業如日中天之時,林青霞在1994年宣布息影嫁人。更讓人沒想到的是,這壹退就是永久。

在演藝圈,許多明星都有過息影經歷,大都是休息壹段,擇時復出,很少有人能做到徹底隱退。因為在聚光燈下生活過的人,是很難耐得住寂寞和經得起誘惑的。

這種誘惑其實也壹直圍繞著林青霞,壹方面是本世紀以來,名人復出成為壹種潮流。

另壹方面是接踵而至的榮譽,2005年入選百年中國電影史上的10大女明星,2006年小行星中心宣布小行星38821號以林青霞命名,2018年又獲得了第20屆遠東電影節終身成就獎。

盛名之下,關於林青霞復出的呼聲時常可見。

林青霞先是壹笑,然後低頭微笑說“可能”,再壹擡頭笑說“明天再說”,壹連三笑,答案不言而喻。

2011年再度出現在公眾面前時,林青霞的身份是作家,為配合新書宣傳,她開通了微博。

之後就停更了,當別人問起為什麽再沒有更新時,林青霞淡然壹笑,說忘了密碼。在她眼裏,所有的過往都是浮雲。

亦舒曾這樣描述過林青霞:從來沒有壹個女子長得那麽美卻完全不自知,而且,她對車子房子珠寶這類也全無興趣。

她的淡泊由此可見壹斑,對名利如此,對愛情亦是如此。

林青霞與秦漢的愛情糾葛世人皆知。

秦漢是林青霞的摯愛,兩人因電影《窗外》結緣,然而熒屏內外都是愛而不得。

18歲首次拍戲的林青霞,生澀而嬌艷;26歲的秦漢已經成名,儒雅帥氣,符合女孩子心中對“白馬王子”的所有幻想。

戲裏戲外,他既是搭檔,也是老師,精心教導著、呵護著林青霞。據說拍吻戲時生怕嚇到她,只是輕輕地碰壹下,憐愛之情可想而知。

不過,理性在感情面前從來都是不堪壹擊的,愛情的種子就在彼此的矜持中不可理喻地滋長了起來。

對於情竇初開的林青霞而言,這位成熟的大哥哥戲中壹個眼神,就已經讓自己不可自拔。

而秦漢雖然已是兩個孩子的父親,但夫妻感情很壹般,他與妻子是經人介紹結合的,看起來門當戶對,但妻子是女強人,秦漢屬於文藝青年,沒有太多***鳴。

面對天上掉下來的小迷妹,也很快淪陷了。

如果放在當下,這可能是壹段被祝福的情緣。但當時的輿論環境可沒那麽寬松,即使是在臺灣。

緋聞傳出之後,林青霞被觀眾狠罵是小三,甚至有影迷去林青霞公司樓下拉橫幅抗議。現在大家常常說追星的人是腦殘粉,其實粉絲從來就是壹種瘋狂的文化現象。

更可怕的是,秦漢的妻子邵喬茵性格非常強勢,聽到秦漢與林青霞的傳聞後,每天去片場監工,不讓林青霞在拍戲之外有任何接近秦漢的機會。

眾目睽睽之下,這種做法等於把秦漢逼入了絕境。

後來秦漢幹脆坦白愛上了林青霞,經過幾番周折,邵喬茵發現終是無法挽回丈夫的心,在1982年同意協議離婚。

但同時發下毒誓:秦漢再婚隨便是阿貓阿狗,就不能是林青霞,如果他和林青霞結合,那麽不管天涯海角,都壹定會到場大鬧,甚至是在婚禮中自殺,讓他們永不得安寧。

是不是聽起來讓人頭皮發麻?這可能也是後來秦漢雖然與林青霞在壹起相處多年,終究沒有結婚的主要原因。

最美的純情,承受了最惡毒的詛咒。命運向林青霞露出了崢嶸的壹面。

花樣年華她,面對粉絲的謾罵,原配的侮辱,當時的無力和無助可想而知。

不過林青霞沒有崩潰,而是選擇了出走。在1979年的時候,林青霞只身壹人去了美國,希望用時間和空間來化解恩怨。

這是她的第壹次自救。

這時候,秦祥林出現了。秦祥林與秦漢並稱二林,都是瓊瑤劇的禦用男主角,三人曾經合作主演《我是壹片雲》,秦祥林也因戲生情,愛上了林青霞。

與秦漢不同的是,秦祥林追求林青霞可謂是義無反顧,和妻子離婚後直接飛到美國,陪伴在林青霞身邊。

身在異國他鄉, 情感 上的困頓,加之輿論推波助瀾,林青霞答應了秦祥林的求婚。

可惜的是,當時的秦漢正在離婚大戰中糾纏,林青霞的眼裏時時有希望,後來秦漢離婚,他們也解除了婚約。

林青霞歡呼雀躍地撲進了秦漢的懷抱,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時刻似乎終於來了。

她說,那個階段是自己最心滿意足的時候,壹剎那,感覺所有的都回來了,喜愛的電影,失而復得的愛人。雖然已過中年,但那個時候的自己,才是最美的人生階段。

林青霞自然而然地開始憧憬婚姻,有壹次當熟人問起他們打算什麽時候結婚,林青霞坦然地說:

“總不能我壹個女孩子去求婚吧,其實我有攢下壹些錢,他也攢了壹些錢,結婚應該夠用。”

秦漢卻當場冷臉:說這些幹嘛!

也許是上壹場折騰留下的創傷太深,也許是忌憚前妻的詛咒,二人在壹起生活了將近十年,秦漢始終不願意結婚。

林青霞最終絕望了。40歲那年,她開啟了自己的第二場自救,與秦漢分手,斬斷情緣,半年之後嫁給了邢李源。

這壹舉,決絕而超然,出人意料。

在這場現實版的瓊瑤劇中,邵喬茵執念最深,而秦漢有點像金庸筆下的張無忌,優柔寡斷。

林青霞卻是最通達的那位。

她經歷了人生中最晦暗的時光,卻始終是清醒的,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麽。她對秦漢有深情,卻從不糾纏,在關鍵時刻,又能及時抽身止損。令人嘆服。

不過林青霞的婚姻卻讓人大跌眼鏡。

在世人眼裏,邢李原從各方面都配不上萬眾仰望的女神。但對於林青霞而言,卻是在對的時間遇上了對的人,當時的邢李原也剛走出壹段不幸的婚姻,兩人的***同訴求就是找壹個性格平和的人結婚。

愛壹個人可以低到塵埃裏,邢李原做到了。據說林青霞在外拍戲,吃不慣當地飯菜,邢李原想方設法給她弄來地道的香港菜。

林青霞有壹點小感冒,邢李原都會及時出現噓寒問暖。這讓在上壹段感情裏疲憊不堪的林青霞無比溫暖。

2015年,林青霞為慈善參加真人秀節目《偶像來了》。

當謝娜問她為什麽突然要把自己嫁出去?林青霞回答:“當時自己感覺像個荒島,很累,很孤獨,很想要壹個港口,正好有這樣壹個人出現了。他什麽都願意為自己做,要月亮星星都願意為妳去摘的那種。”

說這番話時,林青霞滿面笑容。

對於自己的選擇,林青霞是看得明明白白。

林青霞的性格也是極其隨性平和。

她在圈子裏的人緣和口碑都極佳,周邊人對她的評價幾乎是眾口壹詞:真誠。她走入婚姻家庭,就是很自然的的融入了煙火人間,毫不違和。

婚後,兩個女兒先後出生,林青霞專心相夫教子。

多年來,她和邢李原給人的印象壹直都是夫妻和睦,相敬如賓。看似和普通人壹樣,其實,對於曾經登上巔峰的人而言,是壹件非常不容易的事。

林青霞坦言,剛結婚的那半年,感覺非常寂寞。

二十多年的演員生涯處處是喧囂,離開熟悉的環境熟悉的生活,而邢李原忙工作也不能經常陪在身邊,反差巨大。

不過她很快調整了過來,開始讀書、寫作,之後又開始學習書畫,研習佛法,重塑自我。

近年來,雖然婚變傳言不斷,但真相到底如何,當事人始終沒有回應。從去年爆出的照片看,林青霞淺笑盈盈,氣定神閑,壹如既往的恬淡從容。

其實沒有什麽變故能影響女神的心情。她從來就不是大眾眼裏的那種安享榮華富貴的豪門太太。

真實的情況是,她用妻子的本分回報了邢李源的真誠,卻從未失去自我,最終活成了壹個靈魂有香氣的女子,自然也沒有什麽患得患失的煩惱。

離開影壇的林青霞對文字表現出了壹種特別的青睞。

她把自己的半生經歷、人生感悟都傾註到了文字裏,為多家媒體撰寫專欄。後來集結成書,在2011年和2014年,先後推出散文集《窗裏窗外》和《雲來雲去》。

文如其人,林青霞的文字,真誠平實,沒有絲毫矯揉造作。讀她的文,即使不認識作者,也會想起四個字,人淡如菊。

文字讓她心有所依,她用文字化解自己的心結,因為文字,林青霞有了壹波聲息相通的朋友,瓊瑤,白先勇等文化名人都表現出了極大的賞識。

瓊瑤說驚訝她的才華,在她眼裏,林青霞或許就是壹個被演戲耽誤的作家。

白先勇說林青霞很擅長寫人物,黃沾、張國榮、徐克等,經她三言兩語,都在筆下活靈活現。

林青霞的書中寫了許多人,回憶了許多事,但唯獨不提自己的摯愛。

這段話令人淚目,可見女神這壹生始終是有憾的,愛太深,意難平。

從 情感 角度講,演員是個高危職業,因戲誤壹生的不在少數,情路坎坷,紅顏薄命,是演藝圈的常態。

瓊瑤曾說,看她的書名就知道受《窗外》影響太深了,如果沒有窗外,可能是另壹種人生。

難能可貴的是,林青霞總能很好地與自己和解,盛名之下,不為名所累;深情之下,不為情所困。

身陷迷局卻不自迷,她的通透,成全了自己,也成全了他人。

現在的林青霞有兩個身份,演員和作家,同樣的精彩!

白先勇曾經寫過壹篇短文《謫仙記——送給林青霞》,在他眼裏的林青霞就是壹位落入凡塵的仙子。

縱觀林青霞這壹生,確實如此,壹半紅塵壹半仙,無法全然超脫,卻活得通透而坦蕩。

佛說,眾生皆苦,每壹個人無論身在高處還是低位,能做的不過是把命運發給自己的牌盡力打好而已。

對於不可得的人,不可求之事,不求完全放下執念,能隨時抽離,活出自我,就已是人生的高境界了。

. END .

排版 | 匆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