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資訊 - 急求關於空調銷售系統的市場調查報告!!!

急求關於空調銷售系統的市場調查報告!!!

壹、服務投訴數量激增

隨著空調銷售旺季的到來,各地有關空調服務質量的投訴也與日俱增。調查顯示,70%的“問題空調”擁有者反映,空調服務存在嚴重問題,其中安裝質量差更以31%的比重位居服務問題榜首,其次分別為沒有服務、維修質量差、服務人員態度不好及其他。

消費者反映,安裝質量差主要體現在安裝技術低劣、安裝人員非專業人員、安裝所需零配件質量差以及由此產生的各種安裝隱患等方面。空調的安裝過程復雜、不易操作,因此需要專業的安裝服務人員進行操作。但目前空調行業卻存在很多民工安裝隊旺季上崗的應急現象。他們上崗前大多未經過專業的安裝培訓,導致安全隱患大量存在。比如墻體結構不同,安裝方法也應適當調整,但由於安裝人員不專業,不具備這類安裝基本常識,造成“空調脫落”事件的發生。

而壹些小品牌、雜牌空調仍是以只賣不“服”為原則。來自行業的測算數據顯示,目前市場上這類沒有服務保障的空調產品已經增加到400萬臺,占整個市場容量的30%左右。由於這類空調的價格壹般都處在價格最底線,這對於部分過於看重價格因素的消費者來說仍具誘惑力,因此才會在購買過程中忽略服務因素。這類品牌被專家稱之為服務過程中的“逃逸品牌”,其中確有部分品牌銷聲匿跡的現象。

同時,維修質量和服務人員態度差,也是消費者反映較多的問題。這不僅體現在壹般意義上的雜牌、小品牌空調上,個別壹線品牌也存在類似問題,影響了自己的品牌聲譽。專家認為,這與旺季民工上崗、服務人員缺少專業培訓有關,同時也反映出空調業服務隊伍整體素質不高,缺乏規範性的現狀。

在“其他”類別中,有消費者指出,空調服務存在亂收費現象,如安裝費用、安裝配件費用還需單獨支付。有的空調服務利用消費者對“保修”和“包修”的無差異理解,打出主要零部件“保修”10年的服務承諾,在消費者理解的“包修”期內索取“保修”費用。但事實上,“包修”是不需要費用的,而“保修”則要由消費者來支付費用。

二、質量問題層出不窮

在反映服務問題的同時,90%的問題空調擁有者反映產品質量存在缺陷。調查結果顯示,在眾多產品質量問題中,制冷、制熱效果差仍是反映最多的壹項,占總數的31%;其次為噪音大,占26%;然後依次是壓縮機性能不穩定、遙控器失靈、制冷劑泄漏及其他。

作為調節室溫的電器產品,制冷、制熱是空調最本質的功能。但消費者反映,空調不制冷或制冷效果差的故障屢屢發生,壹些新買的空調也頻頻出現這類情況,各地投訴中心有關這方面的投訴也不斷增加。造成這類問題的主要原因,在於空調產品本身質量不過關以及缺少定期檢修保養服務。

噪音大則既與壓縮機質量密切相關,還和其他零部件的質量、配置好壞有關。許多廠家為了降低成本,在采用低效能壓縮機、二手拼裝壓縮機的同時,還采取了節省零部件的不法手段,比如壓縮機隔離層和管路減震塊的省略,也是造成空調噪音過大的原因之壹。

三、虛假宣傳屢禁不止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有50%的消費者反映,空調市場存在虛假宣傳現象,其中主要包括服務質量虛假宣傳、產品質量虛假宣傳、產品能耗虛假宣傳、價值價格不符等。

所謂服務質量虛假宣傳是指承諾滿意服務、承諾“N”年免費包修、承諾按時送貨、承諾免費安裝等,其後卻沒有兌現承諾的宣傳。這在旺季空調市場處處可見,尤其是壹些雜牌、小品牌空調,為促進銷售不斷給消費者炮制“滿意服務”的謊言。

還有部分廠商利用消費者對空調知識缺乏了解,經常“誤”將小2匹當作大2匹銷售,消費者在不明原委的情況下照常使用,往往等到空調出現問題,需要拆裝維修時,才發現空調內部標簽註明的能耗比與購買過程中商品導購員介紹、承諾的不符,造成有關空調能耗的虛假宣傳。

四、購買因素發生轉變

在本次購買因素的調查中,健康、質量***登榜首,成為消費者最為看重的因素,其中選擇健康、質量因素的各占33%,服務占21%,品牌占10%,價格仍居於最後,僅占3%。而在2003年中國“問題空調”第壹季度調查報告中,“健康”是再次購買空調的首要因素。

同上期調查相比,健康、質量、服務、品牌在決定購買因素中皆呈現上升趨勢,價格因素下跌。專家認為,健康因素上升,壹方面與消費者越來越關註環保健康產品有關,另壹方面則是因為目前市場上的健康空調產品越來越多,制造、銷售、消費健康空調已成大勢所趨,經銷商在選擇主推產品時,也以健康空調為先。

質量、服務因素比重的上升,則是由於隨著旺季的到來,有關空調產品質量、服務質量的問題屢屢發生,導致空調消費重又回到看重質量、服務的老路上來。

品牌因素所占比重上升,則反映出消費者越來越註重品牌消費,即將好產品與好品牌實現心理對接,表現在實際購買過程中,認準某壹品牌,就等於挑到了壹件貨真價實的好產品。這也證明,壹部分空調企業確實實現了品牌價值與產品價值相互吻合、相互提升的目的。

價格因素繼續下降,表明消費者在選購產品時,越來越不僅僅以價格作為選購標準。市場上充斥著大量低價格產品存在產品質量差、服務質量差、甚至沒有服務等問題,致使消費者將“低價格”與“劣質產品”劃上等號,因此這類產品的市場銷售份額也呈現出下降趨勢。

五、十佳建議凸顯未來消費需求

本期調查還對消費者提出的建議進行了評選,其中既有消費者反映較多的問題及解決辦法,也有消費者對未來空調性能外觀等方面的看法。調查評出的十佳建議為:安裝隊伍要有國家資格證書;建立消費者回訪卡制度,廠商定期回訪;增加產生氧氣的功能,具備更強的空氣凈化能力;明確標識空調的能效比,以方便消費者進行節能比較;進壹步降低噪音,環保健康;加強對經銷商的監督;加強對產品零部件、安裝配件的質量控制;造型多樣化,適合室內裝修的彩色空調;國家應加強對空調產品的質量監控,每年對質量追蹤和售後服務進行公開評比,由國家統壹空調行業有關標準,規範空調市場,引導有序競爭;性價比應當更加透明、合理;加強空調產品知識普及。

從產品需求來看,環保、健康、省電已成為消費者最關註的功能性能,也將成為未來空調的壹大發展趨勢。而外觀設計的更加人性化、多樣化,則反映出消費者越來越關註空調造型外觀與室內居住設計的整體協調性、統壹性,個性化消費趨勢日益明顯。

據國家統計局的統計,1-4月空調器累計產量2942.95萬臺,比去年同期增長6.82%;出口告別了去年的低迷狀態,1-4月出口1586.07萬臺,比去年同期增長18.38%,但國內市場則出現了較高的負增長率約為-10.95%。據賽諾市場研究公司統計,1-4月占有率排名在前10位的空調品牌中,除格力、松下外,其他品牌均出現負增長,其中奧克斯等個別品牌負增長高達30%以上。

而且,根據國家統計局的統計,1-4月空調器應收賬款繼續攀升,約為229.41億元,高於去年同期25.51個百分點;庫存占用資金136.18億元,比去年同期上升5.55%。整個空調行業資金周轉不僅沒有好轉反而在繼續惡化,這壹點嚴重弱化了空調器行業利潤增長的利好作用。預計今年下半年或者是說在即將結束2006年冷凍年的這兩個月內,受銅、鋁原材料巨幅漲價的強烈沖擊,空調器行業所面臨的形勢將愈益惡劣,極有可能無法扭轉國內市場銷量下滑的整體趨勢。

概況:國內出現負增長

據國家統計局的統計,1-4月空調器出口告別了去年的低迷狀態,1-4月出口1586.07萬臺,比去年同期增長18.38%。

相對於國際市場的大幅增長,國內市場銷量卻呈現出了嚴重的負增長局面。賽諾市場研究公司發布的1-4月調查數據顯示,包括窗機、掛機、櫃機在內的總零售量772.7萬臺,同比下降10.95%,零售額為209.5億元,同比下降6.16%。零售額下降幅度略低於零售量,說明空調器行業正逐漸向高端轉型,但這無法掩蓋行業的國內市場整體下滑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