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亮回應萬科股價
文| AI 財經 社 喬遲
編| 華記
9月15日,萬科物業被業主送錦旗壹事沖上了熱搜。
因為對物業方面啟動收取人防車位租賃費不滿,寧波鎮海中梁首府的幾名業主,向萬科物業贈送了壹面帶有嘲諷意味的錦旗,上面寫著“幹啥啥不行,收錢第壹名”,業主對物業不作為的抗議引來了網友們的廣泛討論。
錦旗門背後
據了解,雙方沖突的起因是小區人防車位的租金問題。
根據《人民防空法》等相關法律規定,人防車位的產權不屬於業主,也不屬於開發商,而是屬於國家。所以人防車位不得進行買賣,平時由開發商處置,按市場行情進行租賃。
萬科物業在綜合考慮項目位置、車位供求、管理成本等情況下,將該小區人防車位停放服務收費定價為240元/月。盡管已經低於寧波市鎮海區物價部門備案停車收費標準(360元/月),但部分業主仍不滿意,提出了繼續降價的訴求。
中國證券報報道,萬科物業表示,9月5日上午9時許,寧波中梁首府小區幾位業主,駕車將小區車行出入口堵死,隨後幾位業主將錦旗帶到小區物業服務中心遞交,並拍照、傳播。事件發生後,項目負責人到場與相關業主溝通,溝通持續至當日下午4時。遞交錦旗的業主們希望將車位租賃費價格下降至150元至180元之間。但最終對於收費價格標準,雙方沒有達成統壹。
隨著錦旗的照片在社交網絡傳播並引起熱議,寧波萬科物業服務有限公司在9月13日發布公開信稱,此次業主送錦旗,是因為小區7位業主不認同物業啟動了收取地庫人防車位租賃費的事情,經過網絡發酵,“錦旗門”把萬科物業送上了話題榜,多家物業公司紛紛收到各類“造句錦旗”,整個物業行業被“吃瓜式”卷入其中。
寧波萬科物業方面表示,“圍觀中已經沒有人關註事實的真相,幹啥啥不行,到底啥不行?壹時間只剩下滿屏嘲諷,不見真問題。”
9月14日晚,寧波萬科物業相關負責人告訴澎湃,他們已決定退出該小區物業服務,“我們已向所在街道和業主大會申請啟動退出程序——這件事對整個物業行業的負面影響太大,我們必須表明態度。退出之前,肯定會做好服務工作。”
萬科物業為何堅決不上市?
業主的花式嘲諷,很快引發了熱議,並逐漸演化成對國內物業公司服務水平和商業模式的探討。
自2014年,花樣年控股分拆旗下物業管理公司“彩生活”赴港上市,拆分物業板塊上市就成了內地房企的集體大動作。
截至2020年8月31日,在香港上市的內地物業公司已達26家,較去年8月31日的14家,增加12家,數量將近翻倍。
據瑞恩資本的統計顯示,按照2020年8月31日的市值計算,26家港股內地物業公司的總市值達4337.22億港元,平均市值為166.82億港元。市值超過100億港元的公司達到10家,其中碧桂園服務壹家公司的市值超過1000億港元,市值低於10億港元的僅有4家。
今年物業服務企業上市熱潮依然高漲,並且出現多個龍頭房企的身影。近期,華潤、遠洋旗下物業子公司遞交招股說明書。中國恒大、陽光城、朗詩、融創等多家知名房企也對外明確分拆物業子公司的意向。
TOP10房企中,碧桂園、保利、中海和招商蛇口已經完成物業分拆上市,綠地、龍湖入股了雅生活和綠城服務,融創現已遞表,華潤置地、恒大也有明確的分拆計劃,唯獨僅剩萬科對於分拆物業上市未有實質性進展。
外界眼中的“碧恒萬融”四大房企巨頭中,只有“萬年物業第壹名”的萬科對物業上市擺出抵觸的態度。在今年3月份的業績推介會上,萬科董事會主席郁亮明確表示,“萬科物業在未來很長壹段時間內都不會上市。”
6月底的股東大會上,物業拆分上市的問題再次被提及,總裁祝九勝不得不再次回應,“沒有時間表”。
就連融創董事長孫宏斌也曾十分反對物業分拆上市,他明確表示,不會謀求融創的物業管理公司分拆上市,原因是“物業公司就像辦公服務類機構,如果被分拆上市的話,將使得物業公司變成賺錢的工具,這種做法並不可取。”
但終究逃不過真香定律。8月6日晚間,融創宣布分拆附屬公司融創服務控股有限公司於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雖然募資規模尚未透露,但此前來自外媒的消息是:10億美元。
或許萬科物業並非不想上市,只是想要更加穩紮穩打。
萬科董事會主席郁亮曾表示,壹兩百、兩三百億的市值對萬科貢獻不大,“物業板塊未來有潛力達到千億市值,希望具備相應的紮實技術基礎和實力後再談上市問題。”
2019年,萬科年報業績中顯示,來自物業服務的營業收入為127億,2020年上半年萬科業績報告顯示,物業服務的營業收入為67億元,占比4.6%,同比增長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