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資訊 - 如何簡單的辨別您手裏的作品是不是真紫砂?

如何簡單的辨別您手裏的作品是不是真紫砂?

既然要分辨就要基本的了解壹下,什麽是真紫砂泥料,什麽是化工泥料。真紫砂也稱為“原礦紫砂”所以您看到網站等的介紹:原礦XX泥料指的就是原礦紫砂的意思。原礦紫砂的本質是礦石,對的,是礦石石頭來的,並不是砂,也不是泥,而是石頭。聽到這妳大概有個概念了吧,紫砂之所以稱之為紫砂而不稱為紫陶,原因之壹就是原材料不是陶土,而是石頭。

紫砂礦產地

紫砂原礦礦石標本

然後呢,這些個石頭的構成內部主要是由石英砂、黏土、雲母石、赤鐵礦不同比例構成的(不同的礦層不同礦的比例不同,成礦也不同)也就是說紫砂這玩意構成的內部挺復雜直到今天都沒有壹個確切的內部分子構成圖,因為是雜質也自然無法壹句話說明。就是這些個石英砂雲母等構成了宜興丁山這舉世僅有的紫砂。(至少到目前為止科學考察依舊沒有找到和紫砂接近或者相同的第二個礦區)

然後呢石頭您心裏壹定會有個疑問,既然是石頭,那怎麽做成紫砂壺的呢?別著急,聽我慢慢道來。。。。開采出來之後的礦石經過選料(不同礦層不同區域的礦區分開來)後運送到預定的露天堆場,經過風吹雨打之後,久而久之壹塊壹塊比較大的礦石就逐漸的風化裂開變松軟,直到變成松軟的小石子。

紫砂原礦堆場

風化後的紫砂原礦

下壹步就是對紫砂原礦進行機器加工,傳統的方法是石磨把這些個小石子磨成粉末狀,現代大部分都是機械粉碎了,將小石子粉碎成30-200目(壹般手工壺的目數在20-100目左右為適宜)的粉末。再對這些粉末過篩,把不合格的雜質去掉,再人工清除雜質(工作量不小哦)。

然後加水攪拌捶打,就成了待使用的泥條了,但是註意,這泥條依舊是不能直接使用的,需要經過壹個長時間的窖藏(不懂窖藏的可以百度哦)放在陰涼處,擺放半年以上,進行壹個陳腐過程,越久,窖藏陳腐的泥也稱之為老泥。

研磨紫砂粉末

加水捶打,煉制成泥

煉制成的泥條用袋子封起來防止風幹,放置於陰暗的地窖等窖藏處。半年以及半年後取出來即可作為紫砂的原料:原礦紫砂泥料了。

窖藏室和泥條

好了經過這麽多個工序,這麽長的時間,我們的原礦紫砂就制作成了,使用的時候把大塊的泥條搬出來,切成需要用的尺寸,就可以制作精美的紫砂壺了。

那麽化工泥料指的是什麽,是怎麽制作的呢?

化工泥壹般指的是使用高嶺土加入調色劑後模仿紫砂做成的,或者是添加玻璃水等調和劑運用於拉胚壺,灌漿壺等工藝上的也可以稱之為化工壺。原礦綠泥等添加小部分金屬氧化物不屬於化工壺,此類已經得到基本認同,所以,在此對此類壺不做討論。

在此說個抱歉由於本人對化工泥料的制作並無深入了解,(畢竟沒有從事這個化工泥料工作)所以在此壹筆帶過,具體怎麽生產我就不壹壹詳解了。

化工泥料成本低,壹般多用於灌漿壺中,灌漿壺是把泥料打的很細很細,成漿液狀,然後倒入磨具中,凝固成型,制作而來,拉胚壺則是在紫砂礦中添加高嶺土以及玻璃水等物質,增強紫砂的陶性,方可旋轉,不然以原礦紫砂的特性硬邦邦的是無法進行旋轉拉胚的。

灌漿成型,化工壺的主要類型

手拉胚壺加入玻璃水等也屬於化工壺類

以看泥料的同事看工藝,基本就可以很簡單的看懂您手中的作品是什麽類型的了。

下面做筆記如何簡單辨別化工壺等作品

第壹招:看價格

毫無疑問,價格是妳看東西的第壹印象,因為現代原礦紫砂的工藝有全手工和半手工,但是此兩者都是耗時耗力的,由於現在的人工費用都是知道的,壹件作品做成之後不會便宜到哪裏去,在正常的市場原則下(虧本促銷打廣告等排除)

低於200元壹個的紫砂作品是不太可能的,即是是非常糟糕的粗制濫造作品也需要壹兩百以上才符合正常的市場規律,所以99元壹個,壹兩百壹套還包郵送各種茶盤啥的,買家不如賣家精,您覺得可能嗎?

看都不用看

第二招:看外表(質感)

原礦紫砂的外表無論是粗砂還是細砂,都壹定是相對粗糙的感覺,那是紫砂的“砂”的代表,紫砂中含有的石英砂和雲母石無法仿制的,因此化工泥料做的壺大多數都是光滑的陶瓷質感,(這裏指的是相對)。拿到壺後或者看圖片(真實手機原圖)都可以直接看到壺身的光滑與否。

原礦紫砂表面紫砂粗糙,摸起來滑而不光,化工灌漿壺由於目數達到200以上,非常細膩,表面光滑砂質感很低。

此為灌漿壺

第三招:看光澤

原礦紫砂的砂質感的存在,使得其光澤是暗淡的,與鏡子相反,是壹種暗淡的很舒服的光澤,相反化工壺有的調加很多調色劑,瑤瑟光彩亮麗無比,賊光乍現。在此建議顏色非常綠或者紅的厲害的少碰。

段泥作品,色澤暗淡

光亮的像壹面鏡子毫無疑問是化工壺

第四招:聞味道

原礦紫砂只有淡淡的泥土腥味,化工壺有可能有比較濃的奇怪的氣味,不排除紫砂壺吸收包裝的皮革味,但是稍微放壹兩天後即會消失,所以如果聞到到味道奇怪而且比較濃的壺,千萬當心。

第五招:看細節

此步驟可以區分您手中的紫砂壺是否是手工制作,還是灌漿、拉胚作品。首先看壺的整體,是否完全是沒有壹點兒縫隙拍打手工的痕跡,如果沒有,那極有可能就是灌漿作品。

看壺內部是否有這種圓形的螺旋狀紋路,此紋路是手拉胚壺的代表,如果有,那就代表的是拉胚壺。

拉胚壺內部螺旋紋

以壺底中心線放射的作品壹般來說都是手工真紫砂壺,也就是所謂的“太陽紋”以下圖為例

半手工壺底

此壺是半手工壺,和全手類似,紋路是後期“推墻刮底”工藝留下的痕跡,無論清晰與否多多少少都會留下這個放射性的紋路。

灌漿壺不會有放射性紋路

第六招:看吸水性

原礦紫砂壹定是具有吸水透氣性的,透氣不透水,熱水淋在壺身表面壹定會比陶瓷吸收的快,而且不會形成“荷葉效應”水珠會分散而且比較快的吸收,就算是朱泥等吸水性比較差的泥料也會吸收。看視頻(由於網絡故障可以點擊我的頭像動態下觀看視頻演示)

第七招:看泡養

原礦紫砂經過泡養壹定會有變化的,泡養後出包漿表現的更加溫潤,可愛,怎麽說呢,看圖

右邊為泡養後效果

掌握以上幾招,就可以初步壹眼看出紫砂的真假了,

不過專家也有走眼的時候,“學費”肯定還是要交的,想省點學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