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資訊 - 演講的力量

演講的力量

作 者 簡 介

克裏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TED主席,TED大會創始人,TED首席教練。畢業於牛津大學,做過記者,創辦過100多份成功的雜誌刊物和網站。在2001年買下TED,成為“TED的守護人”,並將TED演講者的領域從原先的技術、娛樂、設計三個領域擴展到了各行各業,邀請了科學家、哲學家、藝術家、探險家、心理學家、語言學家、宗教領袖、慈善家等人加入,致力於使TED成為超越會議性質的世界品牌。他提出的TED口號“傳播有價值的思想”在全球各地廣為傳播。

目 錄

第壹篇:演講的基礎

第二篇:演講的工具

第三篇:演講的準備過程

正 文

第壹篇:演講的基礎

1. 演講的力量

演講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面對的挑戰,或多或少,或大或小,有時候壹場成功的演講就使妳脫穎而出,就如TED的演講嘉賓壹樣;但有時候壹個拙劣的演講就會讓妳跌入低谷,當妳在展示會上把壹個精心安排的產品介紹給搞砸了,妳老板“殺”妳的心都有了。

我們不排除有演講的天才,但大部分人是可以通過演講技巧的訓練獲得成功的,就如比爾·蓋茨、埃隆·馬斯克、萊溫斯基等人,他們其實並非演講高手,但TED讓他們獲得掌聲。

2. 思想是演講的基礎

任何壹個人只要擁有值得分享的思想,就能做精彩的演講,在公***演講中,唯壹真正重要的就是有價值的思想。這裏的“思想”意義廣泛,不壹定是偉大的科學發現,巧妙或者復雜的理論,也許只是壹個簡單的方法,通過故事來闡釋的人生智慧,或者是美好願景等等。改變人們對世界認識的任何東西都可以被稱為“思想”。而那些只有形式沒有內容的演講看上去絢爛,但不會贏得觀眾的喜愛。

要充分珍視妳自己的經驗,妳的經歷、體悟,獨特的情感體驗,這都能讓觀眾感受到妳的誠意,體會到妳分享的精神,而且往往具有十足的新鮮感。

妳可以把公***演講作為壹個督促妳集中精力認真研究某個課題的契機。要學會提出問題,比如5W1H方法,這些問題中哪些是最重要的?它們彼此之間的關系如何?怎樣才能清晰地闡述這些問題?通過這個旅程,妳將能找到妳演講中具有啟示性的關鍵之處。

有壹些演講教練並不重視語言,它們相信交流的有效性只有7%在於語言,38%在於聲音,55%在於肢體動作(來自於艾伯·梅拉賓教授的壹個理論),從而導致演講教練過度重視對演講者自信、技巧及魅力的培養,忽視了語言訓練。這種做法最終被梅拉賓教授澄清為是種誤讀,他本人研究的主題是情感如何被傳遞的。實際上在演講中,語言才是真正的魅力所在。

關於演講還有壹個很好的比喻:它是演講者與觀眾***同經歷的壹場旅行,演講者就像導遊壹樣,妳展示、敘述的東西都是他們沒看過的,如果想讓妳的觀眾印象深刻,妳應當做壹個完美的結構設計和呈現方式。

3. 四種演講風格應鄙棄

其壹是推銷風格:

有些演講者的目的是索取,而不是給予。有位企業顧問在演講時,吹噓他為很多知名企業服務,效果有多麽好,但只字不提他所用的方法到底是什麽,於是在演講中途就被作者打斷,最後終於講了壹點點內容和方法,TED大會也沒有公開他的視頻。演講者應該做壹個慷慨的給予者,為觀眾帶來壹些收獲,而不是壹個令人討厭的自我推銷者。

其二是漫談風格:

即使再大腕的演講者,也不要說什麽“我沒做好充分的準備,不知道該說些什麽。”這樣的話。這是非常不尊重聽眾的說法,沒有人想面對這樣的演講者。而且如果沒有做好準備,妳在短時間內也肯定拿不出什麽好東西來。

其三是內部人的風格:

何為內部人?簡單說就是那些常津津樂道自己公司、自己機構、自己團隊的人。妳的同事可能會覺得這很有吸引力,但要知道可能外人對此毫無興趣。妳需要從具體的事情或工作、產品跳出來,體味其中的本質和思想,那麽妳才能找得到演講的主題和思想。

其四是炫耀性的風格:

壹個好的演講應該有啟迪性,我們能夠被演講者的言行深深觸動,心中有所感悟,並想要成為更好的人,每個人都想在演講時獲得聽眾集體起立與持續幾分鐘雷鳴般的掌聲。

所以也有些人由於極度渴望觀眾的掌聲而會做壹些愚蠢的事:過多地在形式上模仿他人,並試圖在感性和理性上都能征服觀眾。有壹個例子:壹位40多歲的TED的忠實粉絲在壹次演講時,形式上看上去很好,運用了幾乎全部的元素,道具、視頻、圖片都有,但這個人表演成分過重,穿插各種八卦趣聞,嚴重拖時,而且向觀眾要掌聲。由於其思想性的內容不夠,最後給觀眾的印象很差。

4. 演講的靈魂:主線

有時候妳坐在觀眾席上聽某個人演講,妳能聽出來這個人本來可以講得很好。但很多人講了很多,卻沒有給人留下任何能從中受益的東西,原因就是演講者沒有對整個演講進行合理設計。

我們在分析戲劇、電影和小說時,有個很好用的詞——主線,同樣也適用於演講。妳可以想象主線就是壹根粗壯的繩子,妳需要在上面綴上妳要建構思想的所有碎片。

在理清主線之前,首先需要確定好主題,壹般來說主題不要超過15個單詞,越明確、具體越好,同時要有壹定的挑戰性,避免過於平淡和陳舊。比如這兩個主題就是好主題,“更多的選擇會讓我們不快樂”,“妳的脆弱值得珍惜,無須隱藏”,這些都具有足夠的新穎性。

需要牢記,主線和主題並不是壹回事,主題規定了妳的範圍,而主線是保證妳呈現主題的關鍵步驟。主題是樹根,而主線就是表現樹根的樹幹和樹枝。

那麽如何才能找到主線:首先妳要知道妳的觀眾是誰,他們的知識水平如何?他們有著什麽樣的期待?關心的問題是什麽?過去的演講者都講了什麽?這有助於妳確定主線時的難度選擇。

少即是多:

要知道TED演講最長時間為18分鐘,但演講時間短並不意味著準備時間短,有時正好相反。美國威爾遜總統被問及他如何準備演講時,他說:“壹個10分鐘的演講,可能需要兩周的時間準備,如果是半小時,準備時間是壹周,如果是那種能講多長就多長的演講,那麽我現在就可以開始講。”

很多偉大的思想家和作家都曾說過,如果有更多的時間,壹定能寫出更簡潔的文字來。作家理查德·巴赫說:“偉大的創作取決於所刪文字的力量!”演講同樣如此,成功的秘密就在於所刪減的內容,少即是多。很多人講到自己喜歡的東西就剎不住車,但要知道那些並非敘述的重點,妳要克制這種沖動。有位非常受人歡迎的演講者提供了壹個很好的方法,演講大綱完成後,砍掉壹半,當妳為損失壹半而痛心時,再砍掉壹半。

正確與錯誤的方式:

在尋找主線時,錯誤的方式是那種濃縮型的演講:妳把每個想講的內容都做了濃縮,而當妳匆忙地用摘要的方式講完多種主題之後,這些主題毫無穿透力。而正確的方式是妳需要把妳涵蓋的壹系列主題簡化成壹根邏輯緊密連接的線條,涵蓋的主題越少,效果會越好!

從主線到結構:

不同的演講會有完全不同的結構與中心主線相匹配。比如大樹型,他有主幹,樹枝、樹葉;而使用並列結構時,妳可以把它想象成壹個環,環上穿著幾個不同的盒子。

在TED最受歡迎的演講者肯·羅賓遜給出了這樣壹個結構:

A.前言—明確要講的主題

B.背景—為什麽這個問題很重要

C.主要概念

D.實踐意義

E.結論

這與寫文章的結構非常壹致。當然不同的演講有不同的結構,不用特別追求壹致。

對沈重話題的處理:

如果不得不探討壹些沈重的話題,如難民危機,糖尿病爆發,那麽就需要對主線的選擇慎之又慎,因為妳需要判斷妳的聽眾是否已經做好承受痛苦的準備。基於問題的演講是以道德為前提,而基於思想的演講是以求知欲為前提,人們喜歡哪壹個,答案不言而喻!

針對這類沈重話題,如果妳是為了揭示壹個有趣的真相,妳可以采用像《走近科學》那樣逐步揭示的組織方式。

第二篇:演講的工具

1. 聯系:與觀眾建立起信任的紐帶

知識不能被塞進大腦,而是要讓大腦自己來吸收。作為演講者,妳要做的第壹件事就是解除觀眾對妳的陌生,與他們建立起信任。妳是壹個好導遊,但他們不信任妳,妳再有本事他們照樣也不買妳的賬。

關於聯系有五點建議:

其壹:壹開始要進行眼神交流,保持微笑

妳要自信地在舞臺上走動,環視四周,保持微笑。

科學家研究發現,只要兩個人互相對視,就會引發鏡像神經元活動,從而使壹方原封不動地接納另壹方的情感狀態。如果我面露喜色,妳的內心也會微笑;如果我緊張,妳也會感覺不安。當我們看著對方,我們的內心也開始變得同步。

其二:展示脆弱

黑幫電影中取得別人的信任,是表明自己沒帶武器。而要解除觀眾對妳的武裝,妳得展示壹下妳的脆弱,比如妳可以自嘲。有位學者這樣介紹自己:“策劃者給我打電話詢問如何介紹我,她說如果說妳是研究人員的話,大家會覺得妳很無趣。”

妳可以向大家說妳很緊張,這種情況下,沒人會鄙視妳的,而且他們會為妳加油打氣。妳可以在任何時候說出妳的脆弱來,這是妳可以利用的最強有力的工具之壹。

切忌不要濫用脆弱,這只會讓觀眾產生受騙的感覺,比如時下很多的選秀節目都成了選手比誰有我慘的舞臺。因此,作者建議妳不要分享不真實的故事。

其三:讓他們發出笑聲——而不是感到不安

幽默是演講裏非常有效的武器,也會消除觀眾的抗拒。那些跟妳壹起笑的觀眾會喜歡上妳,壹旦喜歡妳,他們就會認真聆聽妳的演講。

很多人要花很長的時間來建立聯系,有壹位講述教育的演講者,他在演講的前11分鐘都在講那些令人捧腹的與教育相關的故事。然後才是探討教育中創造性缺失的問題,前面那些笑話都是用來與聽眾建立聯系從而更好地將聽眾導入演講主題的。

作者也建議妳除非在語言方面有過人的才華,否則不要輕易使用方言,有可能會非常地尷尬。幽默這種藝術並不是所有人都能駕馭,笨拙的幽默還不如不展示幽默,妳可以通過在妳的家人、朋友、同事中講妳的幽默故事、笑話,看他們是不是在發笑,以此來檢驗妳的笑話是不是可笑。

其四:放下自我

自吹自擂的演講者會毀掉演講,有位演講嘉賓的開場白是“在我成名之前……”,結果那位嘉賓成為了TED歷史上唯壹壹場被噓聲打斷的演講。

著名的可汗學院創始人薩爾曼·可汗說得非常到位:做妳自己,如果妳愚笨,那就愚笨好了,如果妳生來感性,那就感性好了。但有壹樣例外,如果妳傲慢,特別自我,那壹定要假裝成另外壹個人。

以下這些都是演講者應該註意避免的。

擡高身份

以炫耀為目的而有意設計的故事

賣弄自己或自己公司所取得的成就

整篇演講都以自己為中心,而不是分享他人可以受用的思想

其五:故事

下文我們會專門來講關於故事的事情,我們人類生來就喜歡聽故事,而故事也能有效激發人們的興趣、***鳴、情感與好奇心。關於故事的建議是:真誠,千萬避免過於浮誇或編造。

2. 敘述:故事的強大魅力

100萬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可以掌握火的使用了,除了取暖,抵禦野獸,做飯,那就是他們可以圍坐在篝火前講故事。當妳在聽故事時,妳會與故事中的人物產生***鳴,妳會真切地感受到他們的喜怒哀樂,妳的註意力會被牢牢抓住。

舞臺上講述故事要抓住四點:

故事要有壹個引起聽眾***鳴的主人公。

通過激發興趣、制造懸念或危險等形成故事的張力。

適當提供細節。如果細節太少,故事會顯得不夠生動,太多則會顯得故事整體拖杳冗長。

要有令人滿意的結局,或有趣、或感人、或給人以啟迪。

有些故事可以被精心設計成壹種暗喻,或寓言。使用寓言也要註意壹些風險,是不是特別恰當?會不會產生誤導?

3. 解釋:闡釋晦澀的概念

很多科學概念非常晦澀難懂,但是那些優秀的演講嘉賓能做出很好的解釋,他們運用層層遞進的方法,從人們已知的開始,壹點點增加,通過使用已掌握的語言搭建每壹部分,並用比喻和例子作為支撐。

在解釋概念時,壹定要註意“知識的詛咒”:即在某個領域知識豐富的人有時會認為,其他人也具備同樣的知識。作者曾經遇到過壹位很有才華的小說家,那個小夥子竟然不知道什麽是自然選擇,這讓作者大為震驚。史蒂芬·平克就指出,克服“知識的詛咒”的好辦法就是請妳的朋友瀏覽妳的文稿,請他們對不理解的地方進行真實反饋,或者小範圍試講壹下,看看大家是否能聽得懂。

對於專業術語,既不要排斥,也不要連篇累牘地用,妳如果連常見的名詞都不用,都要來解釋,那麽觀眾就會覺得妳在侮辱他們的智商。

如果解釋它是什麽比較困難,那麽可以用反面解釋它不是什麽。

4. 說服:用推理來壹步步征服觀眾

在推理論述中,如果最初的假設是對的,那麽有效推導得出的結論也壹定是對的。我們需要把推理分解成壹個個小的步驟,每壹步都要讓人信服。

在論證上,有壹種方法叫歸謬法,拋出與妳的主張相反的觀點,然後揭示其中的矛盾之處,即可證明對方的觀點不成立。

在TED中有壹種非常有趣的演講模式叫偵探故事,就像我們中央10套的《走近科學》壹樣,從壹個謎團入手,列舉各種可能性,壹壹排除,直到最後壹個可行的答案。這種結構利用了我們熱愛故事的本性,整篇就像壹個懸疑故事,逐漸勾起聽眾的好奇心,直到最後給出壹個令人滿意的結果。

5. 展示

以上這些方法很重要,但有時候讓觀眾獲得壹種思想最直接的方法是:拿給他們看,比如把妳的產品拿給他們看,展示照片等。

展示可分為幾種:

奇幻之旅:就是展示壹組圖片或視頻、畫、照片,這種方式非常適合藝術家、設計師。但這些展示必須有壹個清晰的主題貫穿其中,避免讓精彩的展示成為不斷重復的演講累贅。

神奇的演示:對於新技術、新產品來說,則需要通過演示來獲得這種震撼的效果,大家對蘋果公司的新品發布會充滿期待,因為它就是壹場讓妳嘆為觀止的大型產品展示演出。曾有人在TED會場展示了壹個神奇的機器,壹個逼真的會飛的海鷗,這只海鷗竟然遭到了其他真海鷗的攻擊。讓人印象深刻。

夢想的力量:人類的夢想、想象、幻想是其他物種不具有的技能,而且它也能夠感染別人,比如馬丁·路德·金最著名的演講《I have a dream》,17分40秒的演講改變了歷史。有壹類演講者被稱為是願景演講者,描繪出未來的壹幅魅力圖景,讓人激動、遐思不斷。這類演講需要做到兩點:

大膽地描繪壹幅妳所渴望的另壹種未來的圖景。

妳的做法是要讓其他人也渴望看到那樣的未來。

第三篇:演講的準備過程

1. 視覺資料:有害的幻燈片

很多人都喜歡有事沒事放個PPT,但妳要問自己,妳是否真的需要,幻燈片會將觀眾對妳的註意力分散到屏幕上。要知道在TED最受歡迎的演講中,1/3的人沒有使用任何幻燈片。

那麽決定妳要不要使用視覺資料的關鍵因素:展示,解釋力量,美學價值。

展示:幫助妳去展示壹些很難說得清楚的東西,比如藝術家就需要通過展示給觀眾直觀的感受。

解釋:如果妳需要解釋某種復雜的東西,最好的辦法就是展示並講述。但妳需要在展示和講述之間取得平衡。妳的PPT如果復雜,那麽在妳想要把觀眾拉回到自己身上時,他們還在使勁瀏覽妳的PPT,甚至在不斷地拍照。想要避免這種情形發生,關鍵在於每張幻燈片只要壹個核心思想就夠了。幻燈片不要有那麽多的文字,如果文字太多,觀眾在妳講解之前,已經把文字瀏覽完了,當妳講的時候,它已經沒有新意了。幻燈片用壹個詞、壹張圖就夠了。

提詞需要有壹定的趣味性,比如妳把“黑洞是壹種巨大的物體,任何光都無法從中逃脫”,換成“黑洞究竟有多黑?”

愉悅:視覺資料的另壹個功能是愉悅,精美有趣的圖片和視頻本身就能讓觀眾得到享受,何樂而不為呢?把那些醜陋難看的PPT扔到垃圾堆吧,它只會給妳減分。

2、演講稿:背還是不背

曾經有壹位非常優秀的物理學家在TED講砸了,因為他準備了壹個很長的講稿,而中途沒有能夠背下來,卡殼,看手機,滿身大汗,最終毀掉了這個演講。而這位物理學家其實是壹個非常優秀的演說家。顯然,他被他的講稿給毀了。

背講稿的模式會有很多麻煩:比如妳的聲調讓人昏昏欲睡,妳的聲音能聽出來是背誦,妳的時間沒法把控得很好。

為什麽人們更喜歡講而不是聽背誦,也許很奇怪,明明知道都是事先準備好的。其間的道理可以用人際交往來解釋。當妳講的時候,妳與觀眾是在交流,如果妳背誦,妳的眼神就出賣了妳,妳是在使勁回想著什麽。這就好比看比賽的直播和賽後錄像,人們喜歡哪個不言自明。

那麽什麽是壹種好的方式呢,我們經常講到的卡尼曼曾經在TED有過成功的演講,但排練初期他感覺很不舒服,沒有演講臺,他老會忘詞,後來在溝通中,作者知曉卡尼曼的演講習慣是把他的電腦放在演講臺(這是教授們上課的習慣),他會感覺很輕松,於是TED做了改革,為他開了特例。

當然背演講稿也不是完全不可以,作者給出了幾點建議:壹是非常熟悉內容,讓人感覺毫無背誦的嫌疑;二是參閱講稿,借助提詞器;三是把講稿壓縮成要點。

無講稿的演講是理想的,看上去新鮮、生動、真實,如果能完美結合視頻資料,那就再好不過了。無講稿並不是無準備,而是已經將準備的有形內容內化於自己的語言之中。但即使這樣,妳也可以給自己準備提詞卡,即使出錯,也沒關系,請求觀眾讓妳看看講到哪兒了,喝口水,壓壓驚,只要妳泰然自若,別人就不會對妳多麽苛刻。

3. 排練:

我們知道話劇、音樂正式演出前都需要排練,所以演講也需要。喬布斯每次發布會都會投入大量的時間精心排練,把每個細節都考慮周全。每壹位成功的TED的演講家都經過了很多次排練,他們或者在家裏獨自排練,或者在小範圍的演講中聽取意見,比如我的演講有沒有壹開始就吸引妳的註意力,我的眼神交流夠不夠,我的聲音怎麽樣,我聽上去是在背誦嗎等等。

很多大名人在TED正式演講前都經過了很長時間的排練,比如比爾·蓋茨,他原來並不是壹個很優秀的演說家,但經過排練後,他的演說非常精彩。

4. 開場和結尾:

關於開場和結尾,可以參看《高效演講》的坡道與甜點。作者給出了四種好的開場方式和七種有力的結尾方式,也可以借鑒,包括:要有戲劇性的元素;激發興趣;展示吸引人的幻燈片、視頻或實物;鋪設懸念。

結尾方式上包括:鏡頭回放,號召行動,個人承諾,價值和願景,重新審視,敘述對稱(前後呼應),詩意的激勵。此時需要的就是類似這樣屬於感性的內容。

關於舞臺呈現,如果妳做到了以上這些,作者和我們的感覺壹樣,其實服飾等舞臺呈現方式並沒有那麽重要。

結 語

沒有人不想成為舞臺的中心,沒有人不想成為壹個受歡迎的講故事高手,如果不想讓這些變成妳的遺憾和解釋,那就學習成為這樣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