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抗戰是什麽時候,是1931年的918事變嗎?
國人抗戰是1931年的918事變開始的。
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是從1931年9月18日開始的。
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關東軍安排下,鐵道“守備隊”炸毀沈陽柳條湖附近的南滿鐵路路軌(沙俄修建,後被日本所占),並栽贓嫁禍於中國軍隊。日軍以此為借口,炮轟沈陽北大營,是為“九壹八事變”。
次日,日軍侵占沈陽,又陸續侵占了東北三省。1932年2月,東北全境淪陷。此後,日本在中國東北建立了偽滿洲國傀儡政權,開始了對東北人民長達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統治。
“九壹八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長期以來推行對華侵略擴張政策的必然的結果,也是企圖把中國變為其獨占的殖民地而采取的重要步驟。它同時標誌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開始,揭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東方戰場的序幕。
中華民族全面抗日戰爭的結束時間為1945年8月15日。
擴展資料:
抗日戰爭中的5個著名戰役:
壹、淞滬會戰
盧溝橋事變爆發37天後,日本侵略軍又向上海發動了大規模進攻。中國軍隊英勇抗擊,進行了歷時3個月的淞滬會戰。
1937年8月9日,駐滬日海軍陸戰隊官兵兩人,驅車闖入虹橋機場進行武裝挑釁,當即被中國守軍擊斃。8月13日,日軍以此為借口,大舉進攻上海(即八壹三事變)。駐上海的中國軍隊第九集團軍,在張治中率領下奮起抵抗。國民黨政府陸續調集6個集團軍70余萬人抗擊,初戰獲勝。
二、中條山戰役
1941年5月7日,日寇集結了10萬余人的部隊,進攻中條山地區中國第壹戰區的20萬軍隊。由於中國軍隊戰前準備不足,又缺乏統壹指揮,結果日軍以1比20的極小傷亡代價打敗了中條山地區的國民黨軍隊。此次戰役前後歷時壹個多月,由於傷亡慘重,因此被蔣介石稱為”抗戰史上最大之恥辱“。
三、長沙會戰
長沙會戰也稱“長沙保衛戰“。在1939年9月到1942年2月期間,中國軍隊與日寇在以長沙為中心的第九戰區進行了三次會戰,三次會戰都以大獲全勝而結束。長沙會戰是14年抗戰歷程中中日雙方出兵最多、規模最大、歷史最長的大會戰。此次大會戰中方傷亡9萬余人,殲滅日寇11萬余人。
四、仁安羌之戰
1942年4月17日,中國遠征軍前往解救被日軍圍困在仁安羌的英軍。經過激烈戰鬥,中國軍隊收復仁安羌,解救了7000多名英軍。此次戰役中方傷亡522人,日寇傷亡1千余人。此戰是緬甸戰役的壹部分,是壹場以少勝多的戰役。
五、百團大戰
百團大戰是抗日戰爭中八路軍發動的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帶有戰略性的進攻戰役。此戰歷時3個半月,進行三個階段,最終以中國軍隊勝出。此次戰役中方傷亡1.7萬人,日寇傷亡2萬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