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非常幫助》說起
看來看去,大概有這樣幾類:老人求助說兒女不管自己養老的;夫妻鬧矛盾,壹方求助,想要重歸於好的;鄰裏之間圍繞街道、院墻、房屋等等的糾紛,幾年甚至幾十年如壹日較勁,不斷爭吵的……
每次看節目的開頭都精彩紛呈:張口就罵的,擡手就打的,大家壹起上打成壹團麻的,連推帶搡,不叫某人進門的,甚至於撲倒在地,打滾兒的、磕頭的……真是家家戶戶煙火人間真實生活矛盾的壹個博覽會。
托爾斯泰說“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也對,也不對,從節目中展現的各種矛盾調節來看,大部分矛盾可以歸結為——錢的矛盾。討要撫養費、贍養費是直接談錢,要房要地的,是間接談錢,至於什麽分家協議,借款合同,其實都是關於錢。另壹部分,可以歸結為“情感危機”,其中以夫妻的情感危機為主。
看多了各式各樣的案例,發現自己對於人性有了更多的認識。記得當年明月同誌引用亞當.斯密的話“人生來,並將永遠是自私的動物。”對於這壹點,我信。
幾乎每個人都只站在自己的立場上看待問題。看了那麽多的真實故事,發現幾乎每個人在幫大哥面前都在陳述自己的委屈,抱怨自己所受的待遇,憤怒別人對自己的傷害。每次把當事人叫到壹起解決問題時候,總是出現這樣的情景:壹個人在敘述事情,旁邊的另壹個就忍不住在那兒插話——“胡說八道”,或是說“妳就編吧!”然後就滔滔不絕從自己的角度來敘述事件。
而所謂的急他人之所急,想他人之所想,我不敢說沒有,但真的太少了。而且就在節目中看到的那些凡事不計較,高風亮節的人來看,往往卻對應著壹個超級貪婪,永遠也不知滿足的自私鬼。
比如前兩天看到的壹個發生在唐山的故事,兄弟三人,另有姐妹三人,八十多歲的老母需要二十四小時不斷人的伺候。二哥本來自己壹人伺候了幾年,可無奈老母身體狀況越來越差,壹人伺候太吃力。他就想讓三弟幫忙伺候,因為大哥腦血栓自己生活還不能自理呢。想著怕三弟有不滿,於是做通兄弟姐妹工作,把老母的壹套樓房全部給了三弟的兒子,而且由三弟家請了律師寫好了贈與協議。後來二哥三弟輪流伺候了壹年整。啥都沒得到卻幹的最多的二哥沒說話,三弟得了房子卻非要姊妹兄弟六個輪流伺候,還非要分了老母親的十萬元存款。幫大哥問他:怎麽妳壹個人得了房子不要求姊妹兄弟平分,這時候要求這個?他回答的理直氣壯,房子也沒給我,是我們老太太給了她孫子了,這事兒跟我沒關系。好壹個沒關系,幫大哥又問:那妳不想跟二哥輪流伺候了,房子的協議也撕毀行嗎?他答:那不可能,老太太現在是吃屎的人了(意思是意識不清,不能明確表達自己想法),她還能毀協議?
我真的無語了!大寫的無恥!我覺得這樣的人,姑且稱之為人吧,是被那些寬容忍讓的好人慣壞了,從小私變成了大私,巨私。
後來關於這件事我久久思索,我覺得孔子說得對“以德報德,以直報怨”。如果對於那些貪婪自私的家夥壹再忍讓,他就能得寸進尺,逼得妳讓無可讓。與其這樣,不如開始就把底線擺在那裏,讓人知道妳的底線,觸及底線的問題決不退讓。如此,即使遇到沒有底線的人間極品也會讓自己保持最起碼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