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擲鐵餅者》的作者是誰?
《擲鐵餅者》的作者是米隆。
《擲鐵餅者》是希臘雕刻家米隆於約公元前450年雕刻的青銅雕塑,原作已經丟失,復制品現收藏於羅馬國立博物館、特爾梅博物館、梵蒂岡博物館。雕塑選擇的鐵餅擺回到最高點、即將拋出的壹剎那,有著強烈的“引而不發”的吸引力。
雖然是壹件靜止的雕塑,但藝術家把握住了從壹種狀態轉換到另壹種狀態的關鍵環節,達到了使觀眾心理上獲得“運動感”的效果,成為後世藝術創作的典範。
《擲鐵餅者》的特色:
米隆是位大膽進行藝術革新的雕刻家,他勇於探索和表現新而又難的雕刻技法,力圖使和諧壯麗與逼真生動合二為壹,他善於運用超群的雕刻技巧表現運動中的人體,尤其是對激烈動勢中的競技者的人體均衡與靜止的處理有獨到之處,這充分表現在他的《擲鐵餅者》中。
人體動勢彎腰屈臂成S型。這使單個的人體富於運動變化,但這種變化常常造成不穩定感,所以作者將人物的重心移至右足,讓左足尖點地以支撐輔助,以頭為中心兩臂伸展成上下對稱,從而使不穩定的軀體獲得穩定感。身體的正側轉動,下肢的前後分列,既符合擲鐵餅的運動規律,又造成單純中見多樣變化的形式美感。
米隆的這尊雕像解決了雕塑的壹個支點的重心問題,為後來的雕塑家創造各種運動姿態動作樹立了榜樣。米隆的雕塑藝術的最大長處是反映迅速變化的運動感,往往能突破時空的局限,抓住雕像動作的關鍵瞬間,擴大了形象的時空表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