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數十萬加侖牛奶倒下水道,為何有人說經濟大蕭條要到了?
美國上壹次經濟大蕭條時代也是如此,很多生產商將牛奶倒入河流,因歷史又壹次重演,所以才會很多人說美國又要進入經濟大蕭條時期了。
經濟發展是壹個系統的過程,每壹個環節都與現實生活息息相關,當農業產品過剩的時候,就代表著對外的經貿渠道存在了大量的問題,內部消耗和對外出口都不能夠滿足經濟發展的需求,所以過剩的物資只能被不斷處理掉,看似是浪費,其實是企業的策略,通過銷毀產品來降低倉儲壓力,同時又可以減少市場供應的商品數量,控制供需關系來提高商品價格。
在生產商開始銷毀產品的時候,就代表著市場波動已經波及到了底層的生產商,會讓商家對於未來失去期望,僅要處理到過剩的商品,還要開始降低投資,降低投資則又會反過來影響市場發展的前景,讓這種悲觀情緒不斷擴大化,從而造成整個市場的崩塌,小企業都開始收緊戰線,整個經濟模式進入了退步階段,這就是大蕭條的開始。
壹旦蕭條期開始出現,也還會通過裁員來控制成本,讓更多的普通人陷入到生存危機之中,妳這些普通人也會控制自己的消費行為進壹步加劇了市場上的商品過剩,人們對於更換舊的物品已經失去了興趣,只會對食物更感興趣,消費能力大幅度降低,也會造成市場的進壹步萎縮。
整個市場蕭條的情況壹環扣壹環,像是壹個無法走出的怪圈,互相影響和促進,加劇了市場蕭條的發展情況,就像是壹場雪崩似的災難,沒有人能夠獨善其身。這個時候國家必須要刺激經濟發展,去拉動消費,並且處理過剩的商品,盡可能的遏制這種現象的發生,不過美國對於應對經濟蕭條有壹些經驗,所以應該不會讓這種情況愈演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