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孩子寫作業最常發生的四大困擾
作業速度慢,常常寫到壹半就開始發呆神遊、玩筆;在書桌前總是坐不住,寫作業虎頭蛇尾,老是這寫壹點、那寫壹點;回家作業壹問三不知,東西總是丟三落四;寫功課速度很快,但字跡潦亂、作業不美觀……中小學寫作業時最常發生的這些困擾,是否也出現在妳家孩子身上呢?妳的孩子寫作業時,不管是慢吞吞的小烏龜、坐不住的跳跳虎、耍迷糊的小天兵,還是字跡淩亂的迅猛龍,都可以跟隨臺灣專家壹起,針對孩子的不同個性,對癥下藥,逐個擊破。
克服四大類寫功課癥候群!
小烏龜克服法
孩子有以下的功課癥候群嗎?
?寫到壹半,就開始發呆神遊、玩筆、畫畫。
?要求他訂正錯誤,拖了半天依然原地踏步。
?速度奇慢無比,總是奮戰到臨睡前,才驚覺還有壹堆空白。
先找出龜速原因
孩子作業寫得慢,首先要先厘清是習慣態度問題,還是能力有所不及。
在兒福聯盟擔任兒童行為治療師的陳茉莉提醒,孩子寫功課發呆時,千萬別急著破口大罵,不妨先問他“剛才在想什麽”?聽完他的“內心話”後,再把他拉回寫功課的“現實面”也不遲。想了解孩子寫功課的問題,就從“聽”出孩子的問題開始,找出寫得慢、發呆的原因,才能對癥下藥。
如寫到壹半發呆,有可能是因饑餓疲倦等生理因素、擔心明天的考試、或回想學校發生的事,透過聊天,妳可更親近孩子的內心世界,營造“我很關心妳”的氛圍。在信任的家庭氣氛下,較易重塑孩子的行為習慣。
對動作慢的孩子,“時間表”與“計時器”是經常被使用的小工具。剛開始使用時,可先測量孩子寫壹行生字、算十題數學所花的時間,以此為依據,把課業分成幾小段,讓孩子與時鐘“比賽”,看能否在每段時間內,把預計的分段作業完成,段與段之間記得安排休息時間,若順利完成則有獎勵,此招對愛好競爭的孩子通常頗有效。
若孩子寫作業“龜速”的原因,是出在能力不足,那就得有“回歸基本面”的長期抗戰準備。尤其是個性內向的孩子,往往總是要等大人詢問,才怯懦承認不太懂。碰到這種情況,有能力或意願教導孩子寫功課的家長,不妨帶著孩子往前復習,找幾個相同主題但較簡單的題目測試,看看是哪個環節被卡住;時間有限的家長,也建議可用“請教、求助”的語氣與老師聯絡,壹來可讓老師知道孩子寫作業碰到的困難;二來也順便討教“如何教懂孩子”的方法,親師協力提升孩子的學習能力,效果絕對會比單打獨鬥好。
馴龜3招
?找出小烏龜寫得慢的原因,是出在態度還是能力。
?請抗拒“我來幫忙寫”的想法,以時間換取練習機會,才能提升能力。
?用時間表與計時器,做為幫小烏龜組織、加速的油門。
跳跳虎克服法
妳的孩子,有以下的功課癥候群嗎?
?在書桌前總是坐不到十分鐘,就想要聽音樂、吃東西、聊天。
?作業這寫壹點、那寫壹點,但每樣都有頭無尾、或虎頭蛇尾。
?總是能發現比寫作業更有趣的事情,註意力就隨之遊移。
從穩定、靜心著手
適用於小烏龜的時間表與計時器,基本上也適用於跳跳虎。但在指導過程中,可特別針對“穩定、靜心”著手。
跳跳虎的註意力,很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因此維持寫功課環境的單純特別重要。如書桌上除了正準備要寫的作業外,壹律凈空,不要有削鉛筆機、回紋針、鉛筆盒、貼紙 遊戲 卡等容易把玩的物品;孩子寫功課的同時,不要讓他被電視聲音幹擾;為孩子檢查功課時,請等到全部寫完後再檢查。降低環境雜訊,讓孩子習慣專註思考在同壹件事情上,有助於提升跳跳虎的定性。
正向教養專家、耶魯教養中心與兒童行為門診部主任艾倫?凱茲丁(Alan E. Kazdin)也建議,若孩子壹直都坐不住,那麽他的起始點是零,這時從十分鐘開始再慢慢加長到三十分鐘是合理的;如果壹開始他仍無法穩定下來,就陪在他旁邊,直到最後五分鐘才離開,下次再改到十分鐘前,然後逐次提前離開的時間。“從他做得到之處開始,而不是大人認為他可以做到的地方,”他提醒家長應看到孩子的起始能力。
新竹教育大學特殊教育系教授孟瑛如指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專心方式,家長應“找尋、順應孩子的專心風格”,試著讓他主導、維護自己的專註,才能提升學習效率和成果。
如在她長年指導過動兒有效學習的過程中發現,非常好動的孩子,周末、假日更應有固定的休閑與運動時間,大量消耗體力,並建立應有的肢體協調性後,反而更容易專註,這是壹般師長經常忽略的。
動得夠,才靜得下,對跳跳虎來說尤其如此。從感覺統合觀點來看,某醫院職能治療組長黃恢濤則提醒,可提供大量“本體覺”刺激的運動如跆拳、體操、遊泳等,較有助於孩子運動後平靜下來;若是過量的跑、跳、快速移位的球類運動,可能導致不適量的“前庭刺激”,對註意力原本就差的孩子,較不適合。
培養適性、適量且固定的運動習慣,或是在寫功課前,進行可幫助孩子靜下心的小 遊戲 (如靜坐、用身體模仿繪本的內容動作等),都可幫助精力充沛的虎兒們專註,好好完成回家作業。
伏虎3法
?順應並找出孩子的專心風格。
?養成適性、適量的固定運動習慣。
?去除環境中容易導致分心的因素,如電視、雜亂的桌面等。
小天兵克服法
的孩子,有以下的功課癥候群嗎?
?聯絡簿總是抄得不知所雲,經常打電話問同學功課內容或考試範圍。
?寫功課要用的課本、習作或講義常忘在學校,或是寫了作業卻忘了交給老師。
?家人總是扮演“天兵救火隊”,三不五時得送作業到學校。
建立自我提醒機制
東西總是丟三落四,回家作業壹問三不知,總是打迷糊仗的小天兵,可從建立多管齊下的“自我提醒”機制著手。
如針對容易忘記帶東西的孩子,孟瑛如建議書桌前可貼“睡覺前請按聯絡簿整理好書包”,鞋櫃前可貼“請再確認應帶物品”。或是延伸類似作法,制作“到教室後立刻把作業拿給老師”、“放 學前請按聯絡簿,確認要帶回家的作業本”等提醒或圖示牌,貼在書包內側或鉛筆盒上。透過無所不在的視覺提醒,讓小天兵養成“隨時檢查”的好習慣。
當孩子逐漸養成自我檢查的習慣,家長就應該要卸下“天兵救火隊”魔咒,學著讓孩子自己負起責任。如孩子忘了帶便當盒或作業本,千萬別壹通電話就專程快遞到校,這樣不但養成依賴心理,也讓小天兵覺得“有後路”,而缺乏仔細檢查的動機。
至於聯絡簿總是抄得不知所雲,不妨先問問孩子抄了些什麽,是否看得懂自己聯絡簿上所寫的事項;觀察他在抄寫時,是否得來回看非常多次,才能把壹個字抄寫完全;抄寫時是否經常會字形顛倒、少壹筆、漏壹劃;或觀察孩子是否聽題目作答可以頭頭是道,但同樣的題目用紙筆進行測驗時,卻又有很多空白或錯誤連連。“有時孩子是有學習障礙而沒被發現,卻被誤以為是善忘或不專心,”陳茉莉提醒,若孩子有這些跡象,建議應尋求學校或醫療機構進壹步確認。
練兵3式
?在書桌前、出門顯眼處、書包或鉛筆盒上,張貼自我提醒標誌。
?不要當作業特派員,壹通電話立刻化身快遞專程送達學校。
?留意孩子是否因學習障礙,導致抄寫困難、善忘或難以專心。
迅猛龍克服法
妳的孩子,有以下的功課癥候群嗎?
?作業寫得非常潦草,看不懂到底寫什麽。
?寫功課速度很快,但快歸快,卻很潦亂。
?雖然沒寫錯,但字就是不漂亮,要他重寫覺得殘忍,不重寫又很礙眼。
具體解釋美的含義
孩子總是寫出“每個字筆劃都對,但看起來就是怪”的“恐龍字”嗎?如把“閱”這個字的“兌”寫出“門”外,或是“讀”左半邊的“言”寫得特別小、筆劃復雜的“賣”卻又寫得很巨大。這情況,在低年級孩童的作業本上尤其常見。
在中央大學閱讀研究室擔任研究員,專長兒童發展的周育如說,當我們叮嚀孩子“慢慢寫”、“寫漂亮”的同時,除了要尊重孩子的肌肉發展是否成熟外,也須以更具體的方式,讓孩子明了所謂“慢與漂亮”的含義。
如在教兒子寫漢字時,壹開始她會握住孩子拿筆的手,讓他感受到自己所說的“慢”到底是多慢;即使是很簡單的“人”這個字,她則會讓孩子細細觀察,這壹撇壹捺的兩筆,是以怎麽樣的角度與姿態呈現,“人”字才會方格中位置顯得剛剛好,而不會顯得狹長或扁平。“我們可以用更精準、具體的方式,讓孩子了解到底什麽才叫做‘把字寫漂亮’”。
另外,她也從中文字的“結構”與“部件”開始,慢慢引導孩子寫出整齊漂亮的方塊字。
所謂“結構”,是指壹個字在方格內的組成與分布狀態;而“部件”,則可看成是中文字的“組成元素”。如“蝴”可以拆成“蟲”加“古”加“月”,而且比例應該各占三分之壹;而“建”則被她比喻成“拖板車”,讓兒子了解部首“廴”必須把“聿”完整包住才行。她指出,用部件方式教導孩子認字或寫字,遠比單純用“筆劃、筆順”更有助於大量識字與記憶;而透過分析部件所占比例大小,慢慢讓孩子體會如何寫出勻稱的方塊字。
降龍3寶
?尊重孩子的小肌肉發展,“寫漂亮”的標準,在低年級時勿過於嚴苛。
?以結構與部件,說明中國文字的方塊特性,並明確指出各部件所占比例。
?若覺得孩子寫太快,要具體示範何種速度才是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