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子太子,名字有哪些?
李建成、李承乾、朱高熾、愛新覺羅·胤礽、愛新覺羅·胤禩等。
1、李建成
李建成(589年-626年),小字毗沙門。唐朝開國太子,唐高祖李淵長子,唐太宗李世民大哥,隴西成紀人。
李淵起兵之前,李建成奉父命在河東招募人才,而後李建成到太原助李淵起兵,隨李淵攻略西河,取霍邑,拒潼關,攻克長安。
唐朝建立後被立為皇太子,協助李淵處理政事。李建成多次率軍打退突厥的入侵,擒斬與突厥勾結的劉黑闥,平定山東。
武德九年六月四日,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事變,親手射殺李建成,時年三十八歲,五子壹並遇害。
貞觀二年(628年),李世民追封李建成為息王,追謚曰“隱”,貞觀十六年(642年),又追贈為皇太子。史稱隱太子。
2、李承乾
李承乾(619年―645年1月5日),字高明,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縣)人,唐太宗李世民長子,
唐太宗即位,立為太子,時年八歲,聰明可愛。但是年長後,由於有腿疾,稍微不良於行,對父親陽奉陰違、對師長勸勉不耐,甚至曾派遣殺手刺殺自己的老師。同母弟弟李泰素有奪長之念,兄弟交惡。
貞觀十六年(642年),李承乾卻因為忌憚同樣深得父親寵愛且懷有謀嫡之心的胞弟李泰,在試圖暗殺失敗後,遂與漢王李元昌、城陽公主的駙馬都尉杜荷、侯君集等人勾結,打算先下手為強起兵逼宮,結事情敗露。
貞觀十七年(643年)正月,太宗還表態太子雖有足疾,並不影響走路,何況太子有子,依照禮法,即使李承乾先死,也應該立李承乾的兒子李象。
唐太宗為了保全愛子,以“泰(李泰)立,承乾(李承乾)、晉王(李治)皆不存,晉王立,泰***承乾可無恙也”這理由立李治為皇太子。
在唐太宗保全下,他本人被判充軍到黔州,參與政變的趙節、杜荷、侯君集皆處死。
貞觀十九年(645年)郁郁而終(墓誌為貞觀十七年十月壹日(643年11月17日薨),唐太宗為此罷朝,葬以國公禮。孫子李適之得誌於唐玄宗,追贈恒山王、荊州大都督,謚號為湣,陪葬昭陵。
3、朱高熾
明仁宗朱高熾(1378年8月16日-1425年5月29日),明朝第四位皇帝,明成祖朱棣和徐皇後的長子。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9月至洪熙元年(1425年)5月在位,年號洪熙。
朱高熾生性端重沈靜,言行識度,喜好讀書。但身形較胖,導致身體較弱。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立為燕世子。朱棣起兵靖難期間,以世子朱高熾守北平(今北京)。
朱高熾善撫士卒,僅以萬人拒南軍李景隆五十萬之眾圍攻,城賴以全。永樂二年(1404年),立為皇太子。明成祖朱棣數次北征,朱高熾都以太子身份監國,朝無廢事。
其弟朱高煦、朱高燧有寵於朱棣,串通宦寺,陰謀奪嫡;後因侍郎胡濙密疏,成祖才改變更換太子之意。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登基。在位期間為政開明,發展生產,與民休息。赦免了建文帝的許多舊臣,平反了許多冤獄,廢除了許多苛政。在軍事上,修整武備,停止了永樂時期的大規模用兵。天下百姓得到了休息,為仁宣之治打下基礎。?
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朱高熾病重,不久去世,終年47歲。廟號仁宗,謚號敬天體道純誠至德弘文欽武章聖達孝昭皇帝。葬於十三陵之獻陵,由長子朱瞻基繼位。
4、愛新覺羅·胤礽
愛新覺羅·胤礽(1674年6月6日-1725年1月27日),清朝宗室,清朝以及中國歷史上最後壹位經過公開冊立的皇太子。
乳名保成,清聖祖玄燁第二子,清世宗胤禛異母兄,母為仁孝皇後(孝誠仁皇後)赫舍裏氏。除康熙早殤諸皇子外序齒為皇次子。
因其胞兄、嫡長子承祜幼殤,在胤礽剛滿周歲時即被確立為皇太子。胤礽自幼即聰慧好學,文武兼備,不僅精通諸子百家經典、歷代詩詞,而且熟練滿洲弓馬騎射;
長成後代皇帝祭祀,並數次監國,治績不俗,在朝野內外頗具令名,這在壹定程度上減輕了康熙的負擔。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二月,清聖祖康熙帝北征噶爾丹,特命胤礽監國,後清聖祖北征都讓胤礽監國理政。康熙四十壹年(1702年)九月,胤礽侍駕南巡,以病留德州而止。
四十二年正月,仍侍駕南巡。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九月,胤礽以罪廢拘系於鹹安宮,同年十二月被釋放。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三月,胤礽被復立為皇太子。
康熙五十壹年(1712年)十月,再以罪被廢黜,仍禁錮於鹹安宮。此後多次有推薦其復立的建議,但康熙帝始終未再立胤礽。
雍正帝繼位之後將其改名為“允礽”,雍正二年(1724年)十二月十四日(公歷1725年1月27日)幽死於紫禁城鹹安宮,享年五十壹歲。
後被追封為和碩理親王,葬於黃花山(今天津薊縣)理親王園寢,謚曰密。有作品見《康熙朝雅頌集》、《晚晴簃詩匯》。
5、愛新覺羅·胤禩
愛新覺羅·胤禩(禩同祀,為祀異體字;1681年-1726年),清朝宗室,清聖祖康熙帝第八子,雍正異母弟,生母良妃衛氏。少時為胤禔母惠妃撫養,諸臣奏稱其賢。
胤禩自幼備受康熙喜愛,17歲的時候即被封為貝勒,是當時封爵皇子中最年輕的。康熙帝曾命其管理廣善庫,重建東嶽廟,署理內務府總管等等。壹廢太子時,胤禩及其同黨躍躍欲試。
但是康熙帝對胤禩利用張明德相面為自己立嗣的行為深惡痛絕,導致胤禩在他心裏的形象大損。胤禩的個人威望和私黨勢力元氣大傷,但胤禩本人並不肯認輸,康熙朝的最後十年裏,他都沒有放棄對太子之位的爭奪。
康熙六十壹年(1722年)十壹月十三日,康熙帝玄燁駕崩,本以為自己的同黨胤禵能入承大統的胤禩,見胤禛嗣位如五雷轟頂,氣急敗壞,卻又無可奈何。
雍正上位後,將其改名為允禩。為穩定人心,先進封其為和碩廉親王,命辦理工部事務,兼理藩院尚書。
雍正四年(1726年),雍正帝坐穩根基後,找各種借口削其王爵,圈禁,改名為“阿其那”,改其子弘旺名“菩薩保”。
雍正四年(1726年)九月薨,享年45歲。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帝以胤禩無悖逆之實,下旨復原名胤禩,恢復宗室,並錄入玉牒。
百度百科——愛新覺羅·胤礽
百度百科——愛新覺羅·胤禩
百度百科——朱高熾
百度百科——李承乾
百度百科——李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