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資訊 - 天上本沒有雨,那麽人工降雨到底怎麽弄的?

天上本沒有雨,那麽人工降雨到底怎麽弄的?

很多南方人不是很喜歡下雨,因為下雨會妨礙人們的出行,但很多中原地區或者幹旱地區的人則非常希望下雨,下雨意味著希望。但在幹旱地區幾乎是很難下雨的,因為幹旱地區的水蒸氣含量很少,天空中的雲朵也非常少,不具備下雨的條件。正因如此,壹旦天空中出現雲朵,專家們就會想辦法進行人工降雨,畢竟要靠老天自己下雨很難,那就來壹次人工降雨吧,那麽人工降雨到底是怎麽弄的呢?原理是什麽?下面我們就壹起來了解下吧。

其實人工降雨就是根據不同雲層的特性,選擇合適的時間,用火箭、飛機向空中播撒幹冰、碘化銀等催化劑,使雲層降水或增加含水量,最後達到下雨的目的。其原理就是雲層自身的水汽受到催化劑的作用,不斷的凝結和凝華,使雲滴逐漸增大,當增大到壹定程度時,受到地球重力的影響,雲滴不斷下落,大的雲滴下落速度比小雲滴快,所以大雲滴會趕上小雲滴,並且合並成更大的雨滴,如此循環往復雲滴越來越大,最終形成傾盆大雨。

為什麽有雲才能下雨呢?其實雲就是由地面上的水蒸氣,汽化形成的,水蒸氣在空中不斷往上升,隨著高空溫度不斷降低,水蒸氣逐漸冷凝形成了雲朵,也就是說雲其實就是水做的,壹朵雲的重量能達到50萬公斤,相當於500噸水!這麽好的資源肯定要加以利用,尤其是幹旱地區,碰到大面積的雲是絕對不會放過的。

說完了人工降雨,我們再來說說人工消雨,相信大多數小夥伴都沒有聽說過這個詞,什麽?還有人工消雨?答案當然可以,並且用處非常大。其實人工消雨的原理也非常簡單,專家首先會計算出雲層的移動方向,然後在雲層移動的前半段實行人工降雨,先消耗掉雲層中大量的水分,使其到達目的地後不具備下雨的條件,消雨的目的就達成了。人工消雨在現實中的作用非常大,當年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發生泄漏,為了避免下雨導致核汙染擴散,專家在核電站附近進行了人工消雨。俄羅斯的紅場大閱兵,為了確保閱兵能完美進行,俄羅斯人也多次對紅場進行人工消雨,效果非常明顯。

最後我們總結壹下,我們中國最早的人工降雨試驗是在1958年,人工降雨在多次的自然災害中發揮出了重要作用,1987年的大興安嶺特大森林火災,正是有了人工降雨的幫助,最終才成功撲滅了火災。不管是人工降雨還是人工消雨,雖然都是人為控制的產物,但只要是在不破壞生態環境的情況下,造福人類始終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