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動E族影評
引導這部電視劇走向成功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之壹是它恰當地將壹個“神”變得平民化。
說喜來樂是“神”,即是“神醫”之“神”。
他的技術極其高超,能從人的外表直接判斷病情,牛刀小試即讓危在旦夕之人起死回生,無所不能,聞名四方,廣受人民的愛戴,直到他赴京為格格罕見的疾病,入皇宮為皇妃、太後並得到的嘉獎。
通過這些內容,我們可以看到這個人物的醫學造詣是何其精深,電視劇也向我們展示了中醫的魅力。
作為社會底層的鄉村,能為中國當時最高壹層的人群疾病,這又是怎樣巨大的榮譽和成就。
電視劇的標題是“神醫喜來樂”,他是壹個“神醫”,是壹個常人無法企及的“神“。
但是,我們在觀看電視劇的時候,並沒有感到這個人物是壹個高高在上、光輝四身的神,更沒有神秘感。
因為電視劇在素造這壹人物的時候,對這壹人物成功地進行了平民化。
喜來樂這壹人物有著平常人所具有的各種小心眼和小毛病,他的壹言壹行都符合他農民階級的出身。
第壹,他懼內,這是喜來樂的壹個鮮明特征,也是壹個有趣的特征,面對河東獅吼的胡氏,他俯首帖耳敬愛有加,李保田扮演的喜來樂怕相十足;第二,他不具備很深的政治城府,給皇妃和袁世凱看病的情節即說明這壹問題,另外他並不深入地了解時勢和當時的新思想,更不是時代潮流的領導者;第三,喜來樂醫學領域有著精深的造詣,感情之路卻坎坷波折,他壹直傾心於賽西施卻由於正妻的阻撓而壹直不能遂願,電視劇後期中有壹個情節講,賽西施要離開,喜來樂不知所措,竟然是徒弟德福告訴他去跟賽西施說“不是我不想娶妳,是我老婆不讓我娶妳“,這壹情節反映了喜來樂在感情方面並不在行,與他醫術的高超形成鮮明的對比;第四,電視劇中有這樣壹個情節,皇帝第二次要賜喜來樂黃馬褂,喜來樂卻沒有要,在封建社會,能受賜黃馬褂之賞是至高無上的榮譽,而喜來樂卻因怕再惹麻煩而不要,這反映了他無比淳樸的農民情懷,電視劇中不少其他情節也都反映了這壹點。
另外,他壹直沒有,這也在壹定程度上增進了平民感——有著庸常人的煩惱。
通過上述幾點,電視劇把壹個“神”拉回到現實,拉回到我們常人的中間,可信,可喜,可感。
喜來樂這個人物之所以受人喜愛,還有壹個原因,就是電視劇為他註入了豐富的道德因素和情感因素。
情感因素我們在這裏且不討論。
為鄧世昌之妻、李鴻章、人看病的情節都體現了他高亢的民族氣節,與王天和的鬥爭又反映了他的不畏強權,這壹個青春不再的小老頭還是壹個鐵骨錚錚的漢子。
在中國的傳統觀念中,道德的升華是介定是否成為英雄與否的重要標尺,在這壹部電視劇的結尾,喜來樂以自己的生命為代價,毒死了魯正明——保護了正義勢力的機密,用他自己的話說,是“咱也做壹回爺們”;電視劇的最後壹集,他前去自己的大仇人王天和看病,或許是受盧忠的感動,但王天和確是害得他家破人亡留離顛沛,為他看病這壹舉動即已然體現了他的寬廣胸襟。
電視劇的節尾,使喜來樂這壹形象的道德真正得到了升華。
最後壹集中有這樣壹個場景,盧忠望著喜來樂的背影,跪下,嘆道,“喜來樂,神醫啊——”,這壹嘆,我們可以感受到,他喟嘆的絕不僅僅是喜來樂醫術的高超。
到此,喜來樂最終得到“神醫“的最終加冕。
無論從哪壹方面講,他都成了名副其實的神醫,這也再壹次強化了標題,“神醫喜來樂”。
另外有壹點非常有趣。
電視劇在描述喜來樂和賽西施的情感關系的時候,沒有壹點的晦飾。
在我們今天看來,賽西施是壹個名副其實的“第三者”,但電視劇把這壹段戀情描述得美好而又輾轉繾綣,成為喜來樂感情因素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為這是鮮明的時代特色。
梁麗飾演的胡氏這壹人物同樣個性鮮明,她確是壹頭“大型雌性貓科動物”,其淡薄反面色彩貫穿於電視劇的大部分劇集,到了結尾處她犧牲自己保全丈夫,我們又看到了碰撞出的瑰麗的感情火花。
《神醫喜來樂》這壹部電視劇還有很多值得討論的地方,上述只是有限的幾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