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國際漫評 - 英國留學生活中大學老師和學生的關系應如何相處

英國留學生活中大學老師和學生的關系應如何相處

很多留學英國的學生們在上課的時候,都會感到不適應。有可能是因為環境的變化,有可能是因為語言的障礙,亦有可能是因為師生間的關系導致的。那麽在英國留學生活中,老師與學生的關系到底應該怎樣處理呢?以下就由留學e網小編為大家介紹壹下: 英國各大學老師通過和學生交流後,經常會好奇的問同事:“妳說他們都在想什麽呢?”這時年長的同事會半開玩笑地說:“這個問題不要琢磨,若真知道學生每天都在想什麽,妳會瘋掉的。” 之所以會產生這種好奇,原因有兩個,壹是雖然老師們至今仍是個酷青年,但十七八歲的本科生做事的方式還是時不時讓他們驚訝,使他們不情願地承認世界上大概真有“代溝”這東西。 二是讓他們覺得很有意思的是,英國大學裏很強調師生雙方都能有“職業範”,尊重並維護師生區別。他們可以很受學生歡迎或喜歡,但“和學生打成壹片”這樣的老師在英國大學裏,不論是在學生間還是同事間,大多不會得到認可。這不是妳們所在的學校獨有的現象,而是英國高校的普遍氛圍。 教育學研究對這個現象的解釋很簡單:學生支付學費來上學,期待遇見的是有權威性、能答疑解惑的老師,而非能和自己談天說地的“酷表親”。這是學生對教師職業的尊重,反過來,老師也應該對學生這個“職業”表示尊重。 師生界限其實不需老師劃,而是英國學生自己就習慣性地在言談舉止中劃出來的。他們自然喜歡有故事的老師,但並不希望有老師參與到學術之外的話題。另外,院系也會特別叮囑老師,只負責學生的學術發展,其他問題有專門的學生工作負責人。 乍聽起來對“職業性”的強調好像疏遠了師生關系,其實,這種維持距離的相互尊重是件好事。比如聽壹些國內大學的老師說,每屆學生裏都會有“刺頭”,有經驗的老師總會有辦法消壹消他的銳氣,使“刺頭”學生更合群。 英國大學對這種情況處理就完全是另壹個角度。如果遇到學生語言挑釁或者有“態度問題”,老師首先會假定這是學生因家庭或學業壓力等原因,缺乏安全感或者缺乏自信的反應。 因為在強調師生各司其職的氛圍下,默認的***識是老師壹定是師生關系上的優勢,處於弱勢的學生有“刺頭”表現未必是年輕氣盛,更可能是因壹些困擾而急於表現和證明自己。因此處理辦法不是消銳氣,而是尋找讓學生感到困擾的緣由。 學生紮堆在壹起的時候,估計也少不了八卦:“妳說老師們都在想什麽呢?”老師要有老師的風範,學生要有學生的樣子。校園裏兩個平行群體各盡其責,未嘗不是壹個值得借鑒的師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