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艇在水下如何探測目標?
潛艇在水下如何探測目標?
潛艇裝備作為水下巨無霸,長時間遊走在世界各大洋的深處,密閉性很強,如果沒有完備的探測感知系統,就成了“水下的瞎子”,無法實現對水下和水上目標的探測、搜索、跟蹤,乃至於規避危險,發動攻擊。為此,潛艇綜合利用了潛望鏡、聲吶和雷達等探測設備。
潛望鏡是用於潛艇的觀測裝備之壹,潛望鏡只有光學觀測功能,即利用光學反射原理,在壹個長管的兩端安裝鏡片,上端鏡片將面對的影像向下反射;底部的鏡片將反射過來的影像做第二次反射,觀測人員通過底部的反射鏡就可看到上方鏡面對準方向的影像。
21世紀潛艇的潛望鏡實現了電子化,用攝像頭和電纜代替了光路,除了可見光還能觀測紅外線,鏡身上還有天線進行通訊和探測敵方雷達信號,體積也縮小了很多(降低被反潛雷達探測到的幾率)。但潛望鏡的長度較短,潛艇必須在靠近水面時才能使用,而能使用潛望鏡的航行深度就被稱為潛望鏡深度。
當潛艇航行在深海,不能使用潛望鏡時,將主要借助聲吶探測各種水下目標。聲吶是英文縮寫“SONAR”(Sound Navigation And Ranging)的音譯,其全稱意為“聲音導航與測距”,是壹種利用聲波在水下的傳播特性,通過電聲轉換和信息處理,完成水下探測和通訊任務的電子設備。
聲納系統大致可分為主動聲納與被動聲納兩種:主動聲納自己可發出聲響信號,利用該信號遇到物體後反射回來的變化,來計算該物體的相對方位與距離;被動聲納其實就是壹種收聽裝置,不發出任何響聲信號,只接收來自周圍的各種聲音訊號來判斷與識別不同的物體。
相對而言,前者容易暴露自身行跡,後者便於隱身,但也存在兩艘靜默模式的潛艇相遇時發生誤撞擊的風險。除了潛望鏡和聲吶,潛艇還可借助雷達等電子設備進行目標偵察。雷達能在潛望狀態下探測海面目標,主要為魚雷或潛艦導彈攻擊提供目標數據,也可用於導航和對海搜索。
與潛望鏡相比,潛艇雷達具有測距精度高、探測距離遠、測量時間短、可全天候工作等優點。但雷達工作於主動方式,天線需升出海面壹定高度,對潛艇的隱蔽性影響較大,使用時機須嚴格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