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祭日要不要降旗
要的。
根據國務院批復,自2014年起,每年12月13日在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主會場下半旗。
2018年12月13日上午10時,中國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集會廣場舉行國家公祭儀式。10∶01—10∶02,警報將全城鳴響。公祭日當天,除舉行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儀式外,同時安排了6項悼念紀念活動。
這其中包括:舉行下半旗儀式;南京市部分區同步舉行悼念活動;全國抗戰主題紀念(博物)館同步舉行悼念活動;海外華僑華人社團同步開展悼念活動;組織“世界和平法會”;舉辦“燭光祭”活動。
擴展資料
設立國家公祭日,舉行國家公祭儀式,體現的是壹種國家意誌和尊嚴。其意義在於讓國民在勿忘歷史、追求和平的同時,激揚起民族精神。
南京大屠殺,絕非南京壹城壹地之事,而是整個中華民族受難的象征。30多萬無辜百姓慘遭殺戮,凝結成巨大傷疤,為民族之殤寫下了慘烈註解。
國家公祭日,絕不是單純為了紀念和宣傳,更不是為了累計仇恨,而是要“以史為鑒,面向未來”,在扼腕思考慘痛歷史的同時,警醒人民莫讓歷史輪回,激揚愛國精神,發奮圖強,從而凝聚起國家和民族的信念和力量。
百度百科-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人民網-國家公祭日凝聚信念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