嘆為觀止是什麽意思
意思是:嘆:贊嘆;止:停止;觀止:看到這裏就停止。指贊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極點。也說“嘆觀止矣”,“嘆而觀止”。含褒義。
出自:《左傳·襄公二十九年》記載,春秋時吳國的季劄在魯國觀看各種樂舞,看到舜時的樂舞十分贊美,說:“觀止矣!若有他樂,吾不敢請已。”
意思是說,看到這裏就夠了,別的樂舞不必再看了。後用“嘆為觀止”贊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極點。
示例: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上海浦東經濟發展日新月異,高樓林立,美麗迷人,走在大街小巷,簡直讓人嘆為觀止。
用法:本身是壹動賓式短語,可充當句子的謂語部分。
擴展資料:
嘆為觀止近義詞:
1、拍案叫絕
拍案叫絕是壹個漢語成語詞語,讀音是pāi àn jiào jué,意思是拍著桌子叫好。形容非常贊賞。可用於對某人的言語或佳作等。
出自:清·陳忱《水滸後傳》第壹回:使人見之,壹個個歡欣鼓舞,快意舒懷,不禁拍案叫絕。
示例:聽到故事的精彩處,人們不禁拍案叫絕起來。
2、贊不絕口
贊不絕口,讀音zàn bù jué kǒu,漢語成語,贊美的話說個不停,形容對人或事物十分贊賞。
出自: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十四回:“寶玉看了,贊不絕口。”
示例:全班同學為李明助人為樂不留名的事跡而贊不絕口。
嘆為觀止反義詞:
平淡無奇,指事物或詩文平平常常,沒有吸引人的地方。
出自: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9回:“聽起安老爺這幾句話,說得也平淡無奇。”
示例:對我而言,過去平淡無奇;而未來,卻是絢爛繽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