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經膏的最新發明按摩助劑
福大生工所的柯李晶博士接待了記者。“這個不算是我們的課題,只是我們在研究的時候偶然發現了可以緩解痛經的方法,經過壹個暑假的實驗,效果還不錯,這個條幅是我們和壹些同行做交流時掛上的。”柯博士告訴記者,相關研究主要是郭靜科博士在做。
“我博士期間主攻的方向就是生物電,目前已經研究了6年。”面對記者,郭靜科博士說,雖然生物電在國內還算是新鮮事物,但在國外已經有壹套成熟的理論和應用,生物電被廣泛應用到治療肺炎、過敏性鼻炎中。郭靜科笑稱,“研究生物電時間長了,就和‘庖丁解牛’壹樣,現在我眼裏,人體就像電腦以及其他電器壹樣,是壹塊塊電路板組成的,如果電子元件接觸不良或者短路,身體就會出現不適的狀況”。郭博士表示,許多人生病都是由於體內的電量不平衡,如果把多余的電導出來,或者用健康的生活方式逐漸使身體的電量平衡,就可以保持健康。
郭博士告訴記者,治療痛經並不是自己的研究領域,之所以扯上關系,是因為研究室的小師妹小汪。“6月份的時候,小汪因為痛經在實驗室裏暈倒了,我們幾個大男人被嚇得不知所措,後面我想痛經是不是由於體內的電平衡被破壞了,在研究中醫藥方向的同事指導下,我們用實驗室裏的按摩助劑按摩小汪的腳踝處,也就是中醫講的三陰交的位置,她竟然好轉了。”郭博士介紹,按摩助劑是用來導出人體多余的生物電的,沒想到在治療痛經方面有效果,真正成了“痛經膏”。
小汪不好意思地介紹,她是原發性痛經,從高壹開始,每個月都要經歷那麽難熬的幾天。“痛起來會隨時暈倒,有時候芬必得不管用,因為這個還打過杜冷丁。這十幾年來看遍了中醫、西醫,各種手法都用過了就是沒用。自從按摩了幾次之後,痛經的情況基本消失了。”小汪說。
這個暑假,不少網友通過微博找到小汪求解除痛經的“良方”,她也帶著“痛經膏”給不少女孩子按摩,做了幾次之後大家都有不同程度的好轉,“按摩助劑能夠導出體內的電垃圾,比針灸的效果要好很多”。
郭博士說,壹般說來,他們研究課題從理論提出,到建模,再到生產出產品,要經過多年。這次意外發現“痛經膏”並且幫助了很多女生,雖然不算正式的課題,但也讓大家很有成就感。郭博士等人還專門委托福州壹家日化公司生產了壹些試用裝,還開通了壹個微博,給很多女生提供了試用,在上面答疑解惑。“也許在別人眼裏我們有點不務正業,但這讓我們枯燥的科研生活裏多了壹抹色彩。”郭博士笑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