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國際漫評 - 愛與責任演講稿

愛與責任演講稿

 演講稿的格式由稱謂、開場白、主幹、結尾等幾部分組成。在日新月異的現代社會中,需要使用演講稿的場合越來越多,大家知道演講稿的格式嗎?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愛與責任演講稿3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愛與責任演講稿 篇1

 各位領導、各位評委,老師們:

 大家好!我演講的題目是《愛與責任同行》!

 著名的教育家夏丐尊指出,教育沒有感情就成了無水之池,無愛猶如無源之水,無愛則沒有教育,只有用愛架起溝通學生和老師的橋梁,才能打開學生的心扉,唯愛與責任同行才能稱之為師,對此,我們在工作實踐中深有體會。

 在我們的教學中,大量的實踐告訴我們:愛是壹種有效的教育手段,愛本身就是人類最美的語言,它不論妳是否有明確的承諾,都會像春風壹樣潛入人的心田。上課時,面對學生的問候,教師不是禮節性地點點頭,而是充滿真誠感激之情深深的鞠躬;氣溫驟降,提醒學生多穿衣服;學生退步了,教師心裏著急,但在批評中伴有鼓勵和期望,誘導中伴有真誠;學生思家了,教師給予父母般的關愛,這樣,學生感受到關愛對教師自然就積存了壹份親近。

 每個孩子都是壹本書,壹本千奇百怪、色彩斑斕的書,裏面蘊含著多少精彩的篇章,多少深刻的寓意啊!教師惟有用愛的心靈才能讀懂他。當我們教師用愛的心態去對待孩子的每壹次過失,用愛的心態去等待孩子的每壹次進步,用愛的目光去關註孩子們的每壹個閃光點,用愛的心情去贊許孩子們的每壹份成功時,我們就贏得了孩子們的心,就獲得了教育的主動權,當孩子們體驗到老師對自己的壹片愛心和殷切期望時,他們就變得“親其師而信其道”了。

 在新時期,教師的責任不只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如何做人,愛與責任密不可分,愛是責任的體現,而責任是愛的化身,作為壹名人民教師,應具備博愛之心以及強烈的責任心,做到敬業愛生,不求轟轟烈烈,但求踏踏實實;不求涓滴回報,但求人生無悔。

 陶行知先生說過“捧著壹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也許清貧,也許無奈,無法割舍的是心靈深處那份沈甸甸的愛與責任。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他們傳送的是生命的火炬,播撒的是希望的種子,托起的是明天的太陽。讓我們堅守在這個神聖的崗位上,讓生命之樹深深紮根在每個孩子心中,用生命捍衛愛與責任的光輝誓言!

愛與責任演講稿 篇2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同事 :

 大家好!我演講的題目是《愛與責任》。

 “有壹首歌最為動人,那就是師德;有壹種人生最為美麗,那就是教師;有壹道風景最為雋永,那就是師魂。不要說我們壹無所有,我們擁有同壹顆火熱的.太陽;我們擁有同壹片廣博的天空,在同壹片天空下,我們用愛撒播著希望……”。 每當吟起這首詩,我的心中就充滿了壹種無法言喻的愛,我的肩頭又多了壹份義不容辭的責任。古語有雲:德高為師,身正為範。人們也曾歌頌: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從“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的不朽絕句中,我感受到了——我們,妳和我,用我們的青春和誓言詮釋著教師職業的本質“愛與責任”。 汶川災區的教師們,在災難面前無所畏懼、前赴後繼、舍生忘死,用他們的行動最好地詮釋了“愛心揚師德,責任鑄師魂”的真諦。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用筆耕耘、用語言播種、用汗水澆灌、用心血滋潤。作為壹名人民教師,我時刻銘記著:愛心與責任,是教育成功與否的關鍵。因此,我們要愛壹切學生,愛學生的壹切。

 我們的愛應該是細膩的,壹遍遍的諄諄教導,壹次次的細心照料,壹聲聲的殷切關懷。我們的愛應該是無求的,全

 力地付出,無私地奉獻,只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我們的責任要在愛中體現,以我們的愛心換取學生的真心。

 當在課堂上傾心投入和學生教學相長的時候,當和學生在辦公室裏敞開心扉促膝談心的時候,當在節日裏收到學生壹聲聲深情的祝福的時候,當看到學生的成績有明顯進步的時候,我和許多老師壹樣,體會到了付出愛與責任後的快樂,這不就是最大的特有的人生快樂嗎?

 冰心老人說:愛在左,責任在右,走在生命之路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壹徑長途點綴得花香彌漫,使穿枝拂葉的莘莘學子,踏著荊棘,不覺痛苦,卻覺幸福!經典的言語中,道盡了教師的愛與責任,而我們---教師,就是壹個個執著的踐行者!

 既然選擇了遠方,就不顧風雨兼程;既然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就要用愛去關心每個學生。我們的愛是因為我們有愛的責任。責任是樹,愛就是藤,他們是緊緊依附在壹起的,愛融入在責任之中,他們是如影隨行的。就讓我們同舟***濟,以愛為舟,以責任為槳,乘風破浪,直掛雲帆濟滄海。***同去創造無比燦爛美好的未來吧!

 我的演講結束,謝謝大家!

愛與責任演講稿 篇3

 教育的目的是什麽呢?在有了自己的孩子後,作為壹個孩子成長的第壹任老師,我陷入了思考。那作為許多學生人生導向的老師,也會象我這樣在教育之初想過這樣的問題吧?社會不斷的發展,對人的要求也在不斷的變化,應該教育孩子成為怎樣的人呢?

  壹、人格完善是教育的理想和追求

 在尋找答案過程當中,壹種回答讓我心有所動。1972年,國際教育發展委員會提交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的報告中指出:“把壹個人在體力、智力、情緒、倫理各方面的因素綜合起來,使他成為壹個完善的人,這就是對教育基本目的的壹個廣義的界說。”無獨有偶,哈佛的校長在談到大學教育的目的時也說到:“大學要提供無法用金錢衡量的最佳教育。這種教育不僅賦予學生較強的專業技能,而且使他們善於觀察,勤於思考,勇於探索,塑造健全完美的人格。特別是通過不同學科領域知識的滲透,使從事科學研究的人懂得鑒賞藝術,從事藝術創造的人了解科學,使每個人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因此我認為:人格完善是教育的理想與追求。

  二、教師的人格魅力在教育事業中具有重要作用。

 要培養學生的完善人格,教師必先完善自己。因為只有人格才能培養人格,正如法國文學家羅曼·羅蘭說過,“要播灑陽光到別人心中,總得自己心中有陽光”。漢代韓嬰在《韓詩外傳》中說得好:“智如泉湧,行可以為表儀者,人師也。”也就是說,教師須德才兼備,智慧如泉水噴湧,道德、言行可以作別人的榜樣。

 教師人格中的自我、責任心、態度、愛心、道德等,通過教師的壹言壹行作為壹種榜樣在學生人格中發揮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教師人格完美,對學生的心靈就有感召作用。因為教育力量只能從人格的活的源泉中產生出來,任何規章制度,任何人為的機關,無論設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業中教師人格的作用。確實如此,凡是成功的教師無不以人格之光燭照學生的心靈,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人格。魯迅先生是偉人,他在教學生方面也是我們傑出的榜樣。魯迅在北平師範大學講課,來聽講的人越來越多,禮堂容納不下,只好臨時挪到大操場上去。他站在壹張方桌上,處於人群當中。他滔滔不絕地說,鼓勵青年認識北洋軍閥統治的黑暗,走自己的路。在秋風蕭瑟中,沒有擴音器,也沒有揚聲喇叭,但聽者專心致誌,激動感奮;聽得壹清二楚。何以有如此震撼人心的力量?是魯迅先生人格的力量。這種人格魅力來自於品德崇高、學識淵博。這樣的教師給我們以高山仰止的感覺,是我們學習的典範。那些把關心留給社會,把熱心留給學校,把忠心留給教育,把愛心留給學生,把真心留給同事,把耐心留給自己,用心去工作,用愛去育人的教師不正閃爍著人格的巨大魅力嗎?

 事實上,不管教師自覺不自覺,情願不情願,對學生的影響都不可能是“零”。做幾年班主任老師,有些學生走路、說話、寫字都有班主任老師的影子,這就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結果。教師的壹言壹行影響學生成長、成人、成才。《論語·子路》中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故而,教師作為身負重任的社會壹員,更應該積極地自我教育,在人格自我完善的道路上不斷前進。那我們作為教師的教師,豈不是更該如此嗎?!

  三、用愛與責任鑄師魂

 師德是教師人格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師德中愛與責任則是師德的靈魂。回到對孩子的教育上來,我想正是出於對孩子的愛與責任,我開始了對教育的深入思考,愛與責任是母親的天性,其時愛與責任也是教師的天性,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小學特級教師陶淑範就曾這樣說:“我把壹生獻給孩子們。我深感其樂無窮,很有價值。在小學教育的田野耕耘收獲,給了我壹生的充實。”優秀教師無不把教育事業看作是自己的生命。也許正是以這種愛與責任為出發點,他們才能不停地教育自己,完善自己,才能更靠近學生。正所謂“大道無聲”。冰心說:“情在左,愛在右,走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陶行知說:“捧著壹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