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國際漫評 - 標題 從古到今,顛球都有哪些運動競賽形式?(含演變)

標題 從古到今,顛球都有哪些運動競賽形式?(含演變)

蹴鞠、馬球和捶丸。

蹴鞠也就是中國古代的足球。中國古代的蹴鞠,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在民間普及了,漢代的蹴鞠有兩種形式,壹種是以音樂伴奏為主的蹴鞠,是靠技巧踢出動作來;壹種是競技性的蹴鞠比賽。漢代有壹個叫李尤的人寫過壹首詩,叫《鞠城銘》,其中把蹴鞠的規則以及裁判、比賽當中遵守的壹些道德規範記錄了下來,並說明當時的比賽雙方各設六名隊員,還有正副裁判。這種競技性蹴鞠除了在民間,也影響到軍隊當中,著名大將霍去病在塞外征戰的時候,戰鬥之余就是以蹴鞠來訓練士兵的。唐代的蹴鞠發生了重大變化。第壹是球的變化,過去的蹴鞠用球是實心的,在動物尿胞裏面,或在其他皮制器物裏面塞上毛發來踢。到了宋代,蹴鞠基本上延續著前代的形式。需要指出的是,蹴鞠在唐宋以後隨著文化的交流也傳入日本,並壹直流傳保存到現在。蹴鞠發展到明清,逐漸走向衰落,並成為兒童、婦女當中流行的主要體育活動形式。

在球類運動中,還有壹項是馬球。馬球運動起源於什麽時候,現在還有爭議,但是在公元三世紀,曹植在他的《名都篇》裏有這樣的詩句:“連騎擊鞠壤,巧捷惟萬端”。這裏的“擊鞠”實際上就是對古代馬球的壹種描寫,說明在漢末的時候,馬球就已經存在了。馬球運動從漢代壹直到隋唐都有很大的發展,特別是唐代曾經風行壹時,還出現了專門的馬球場。考古工作者在陜西長安唐長安大明宮曾經發現了壹個奠基石,上面就記載著關於馬球場建立的情況,刻的是“含光殿及球場等大唐太和辛亥歲乙未月建”。它是馬球場設立的壹個見證。除了球場,當時有關馬球的畫面表現得非常豐富,陜西章懷太子墓裏邊就有壹幅很宏大的打馬球的畫面,其中球的形式、馬球桿的形式、人的動作都表現得惟妙惟肖。此外,在國內外的許多文博機構,還常常見到壹些唐代的馬球陶俑被收藏,這證明馬球運動在唐代是非常盛行的壹項運動形式。

球類運動的另壹項形式是捶丸。關於捶丸出現的具體時間,元世祖至元19年(1282年)出現的署名為寧誌齋老人編寫的《丸經》裏,曾記述捶丸最早在宋徽宗時就出現了,在宋元明的時候曾經大盛。關於捶丸的形象資料,早期見的不多,但是很典型的壹幅資料是山西洪洞水神廟中《捶丸圖》壁畫,圖中把擊球者的動態、球窩、球杖,還有整個地形描寫得非常形象,這是我國歷史上最早的壹幅《捶丸圖》。到了明代,捶丸在民間有了壹定程度的流行,在宮廷當中還是壹項高雅的運動。現存故宮博物院的《明宣宗行樂圖》,其中壹段畫面就表現了明宣宗進行捶丸的情景,畫面中包括地形、地貌、球的形式、擊球的動作等,跟《丸經》的記述和山西洪洞水神廟中《捶丸圖》壁畫的描繪基本壹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