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劍-100超音速巡航導彈
長劍-100超音速巡航導彈
長劍-100巡航導彈(代號:DF-100),早期代號為“鷹擊-100”,是在長劍10巡航導彈的基礎上研制的空射型超遠程反艦導彈,又被稱為“東風-100”,是世界上第壹款可以進行超音速飛行的巡航導彈。其最大特點是射程遠,在550至650千米之間,銜接了鷹擊62系列和DF-21D系列反艦彈道導彈之前的距離。
中文名稱:長劍-100巡航導彈。
定型時間:2019年。
所屬國家:中華人民***和國。
攻擊範圍:1000公裏左右。
外文名稱:DF-100。
裝備類型:巡航導彈。
前型/級:長劍10巡航導彈。
簡介:東風-100是在長劍10巡航導彈的基礎上研制的空射型超遠程反艦導彈,其射程在550至650千米之間,其射程銜接了鷹擊62系列和DF-21D系列反艦彈道導彈之前的距離。
詳細說明:東風-100采用與“戰斧”相類似的氣動布局,長細比較大的壹字形彈體加中彈翼大弦展比平面布局。彈頭呈卵形,中段為圓柱形,尾部為截錐體,後串接固體火箭助推器。彈身中部裝有壹對折疊的窄梯形彈翼,腹部裝有新型渦扇發動機收縮式進氣口,尾部裝有十字形折疊彈翼。其結構也為單元式模塊化設計,在此基礎上加大燃料艙、彈頭大小及末制導方式,就可發展成不同用途的派生型號。總體上來說,這個結構技術難度較小,比較容易實現。
實際上,中國軍工科研結構早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就開始研究巡航導彈的地形匹配技術,由當時的七機部壹院負責此項工作,並於八十年代中期取得突破性進展;同期還就渦輪風扇發動機相關技術展開機理性研究,並基本上解決了技術難關,為後期進入工程實用化階段研制工作打下就良好的基礎。
上世紀90年代,中國的遙感偵察衛星技術有了巨大的進步,不僅可以測繪中國附近地區,世界其他地區也都可測繪為巡航導彈使用的地形匹配數據了,並經多年改進初步在達到實用階段。這些技術儲備經過繼續的研制,並且結合通過技術交流獲取的國外先進技術及經驗,讓東風-100遠程反艦導彈的研制工作有了堅實的物質基礎。總體上來說,從長劍-10巡航導彈發展來的東風-100應該達到了國外上世紀90年代末飛航導彈的總體技術水平。
據悉,東風-100和鷹擊-62導彈壹樣,重點加強了復雜航路規劃能力,通過自動航路規劃,東風-100導彈可以規避飛行路線上的敵方防空威脅,極大的增強飛行和攻擊的靈活性。通過復雜的航路規劃,可以讓多架飛機平臺發射的多枚東風-100反艦導彈在同壹時間抵達敵方戰艦附近,從不同方位用不同的角度和攻擊方式進行反艦攻擊。由於攻擊情況的復雜,極大的增加了敵方防禦的難度,對多數防空系統而言變相減少了防空火力通道,或者說增強了東風-100導彈的突防概率。
但我們要看到,東風-100和鷹擊-18、鷹擊-63壹樣都不具備隱身能力,這個問題嚴重較低了上述中國反艦導彈的突防能力,已經不能滿足未來反艦導彈突防作戰的要求。由於現代雷達技術的快速發展,雷達反射截面積增大對反艦導彈來說是壹個致命的問題,東風-100這類導彈面對現代艦載防空系統時,基本只能通過飽和攻擊填滿敵方的防空火力通道這顯然不利於我方進行大規模戰役的靈活程度,另外,東風-100這類導彈如果不能實現飽和攻擊,那麽這類武器從整體上就是去了作戰效用,這也是非常可怕的問題。
性能數據:射程1000km、飛行速度3-4倍音速。
媒體報道:巡航導彈是壹款可進行精確打擊的高端裝備,巡航導彈的飛行全過程都在大氣層內,可以依靠衛星制導或導彈自身攜帶的導航設備,貼地或貼海飛行,並且能夠靈活機動躲避各種低空障礙物。與彈道導彈依靠超高速和高度的突防方式不同的是,巡航導彈的突防方式更多的是依靠超低空飛行的隱蔽性來接近目標。
巡航導彈有很多種,常見的反艦導彈也屬於巡航導彈的壹種,但反艦導彈有壹個特點,那就是普遍飛行距離較近,目前射程最遠的常規反艦導彈射程也只有400公裏左右,所以反艦導彈壹般不會用巡航導彈來稱呼,而以往我們所說的巡航導彈,更多的是指射程超過1000公裏,主要進行對陸攻擊的巡航導彈。
目前,世界上的主流巡航導彈,如戰斧、口徑、長劍10等雖然射程較遠,普遍超過1500公裏,但這些巡航導彈都只具備亞音速飛行能力。今天展示的我新型巡航導彈長劍100,是世界上第壹款可以進行超音速飛行的巡航導彈!通過畫面我們可以看出,該導彈的編號是DF100,而DF系列此前全部是彈道導彈,但解說員稱這款導彈為長劍100,這並不是口誤,DF100確實就是解說員口中的長劍100。編號DF100,可能是因為其具備超音速巡航能力的原因。
長劍100是在長劍10的基礎上研發的超音速巡航導彈,而不是彈道導彈。長劍100的射程在1000公裏左右,低於長劍10,但長劍100除了可以進行超音速巡航外,還具備打擊水面目標的能力,這就是說,長劍100除了可以彌補長劍10、DF16和YJ62系列導彈之間的火力空白,還使得我們多了壹種打擊航母戰鬥群的手段和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