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是“嘻哈包袱鋪”?
長相:“相聲界最帥”
每當高曉攀壹本正經地告訴人家“我是壹個相聲演員”的時候,別人都會搖頭表示不相信。眼前這個帥小夥在相聲圈裏,確實太“另類”了。
平日不上臺時,壹條休閑仔褲、壹件帽衫,再配壹副金絲邊眼鏡,斯文的長相讓很多人誤以為他還是壹個在校大學生。
說起自己的長相,他的“張狂”又復蘇了:“我敢說我是相聲界最帥的。”說完,自己也笑了。
經歷:打小入門根正苗紅
別看高曉攀標榜的是嘻哈式相聲,但從簡歷來看他卻從小就是個“根正苗紅”的孩子,師承天津相聲表演藝術家馮春嶺。壹口京腔兒的高曉攀出生在河北保定,壹直到讀大學之前,他都是在那裏“混大”的,所以他的相聲中經常蹦出保定味兒。
“我從小就愛表現,尤其喜歡聽相聲。”高曉攀告訴記者,為了讓自己的愛好“發揚光大”,從七八歲開始他就每周堅持到少年宮學說相聲。“當時相聲特受歡迎,那時覺得以後當個相聲演員肯定能掙錢。”
隨著年齡的增長,對相聲的癡迷也越來越“嚴重”,所以高曉攀在讀了壹年初中後便跳級考進河北保定藝校的曲藝班。
1999年,14歲的高曉攀到天津拜了相聲表演藝術家馮春嶺為師。隨後,高曉攀又考上了中國戲曲學院相聲大專班。畢業後,他還曾跟著郭德綱在德雲社幹過壹段時間。
其他主創人員:尤憲超、王惟、連旭、趙臣、韓碩、陳印泉、候振鵬、高能能 [編輯本段]發展過程 30多個學相聲的“80後”自己創業
北京鼓樓西大街,以前小吃蠻有名,現在因為“嘻哈包袱鋪”,小小的劇場廣茗閣比小吃有名。劇場邊賣羊肉串的老板,去年“嘻哈包袱鋪”沒火時幫著賣票,買100塊錢羊肉串送壹張20元的相聲票,現在想買票都買不著。
記者在北京采訪當天,廣茗閣和往常壹樣,24張桌子座無虛席,包廂兩旁長凳上擠滿觀眾,上洗手間要層層突圍。小方桌上擱著觀眾自帶的瓜子、花生、話梅、飲料,小孩爬到桌上,女孩依偎在男友懷裏,包袱抖得巧妙,大夥壹起扯著嗓子喊:“好”。恍若以前的大戲樓,透著濃濃生活“俗”味。演出結束,所有相聲演員排著隊,鼓掌歡送觀眾,高呼:“歡迎下次再來”,感動得觀眾抱拳拱手。送完觀眾,高曉攀才脫下大褂,穿上連帽外套,招呼記者,“不好意思,我們開始聊吧。”
聊自然從“嘻哈包袱鋪”成立說起。2008年5月,壹群在少年宮學相聲壹直喜歡相聲的孩子聚在壹起,成立鋪子並正式開始演出。“我們這壹代人很尷尬。畢業以後,大多進不了專業團體,只能自己去找機會自己搭建市場,迫不得已加入市場競爭。”
成立當天現場只有2名觀眾
剛開始當然很艱難,“嘻哈包袱鋪”成立當天,甚至沒有演出臺,弄了張辦公桌,蓋塊布就上了。票賣得也不貴,相聲20元壹場,相聲劇30元壹場。有5個月時間,他們日子壹直不好過。在網上宣傳自己,在知名網站發帖子,經常發壹個被刪除壹個,和管理員打遊擊,因為是純廣告。他們還在網絡遊戲《魔獸世界》做廣告,結果在遊戲裏人人追著他砍。
這種尷尬他們編到了相聲段子裏:“我們說相聲的,不管來多少觀眾,都得演。來200人,演;來3個人,演;來1個呢?那得考慮考慮。比方說他聽著聽著要去上廁所,我們還接著說嗎?這個觀眾太珍貴了呀,我們得跟進廁所去。有聽說廁所有人遞紙遞毛巾的,沒聽說後頭還跟兩個相聲演員說相聲的。等他尿完了,還得問,先生您還聽嗎?”真實的情形是,成立當天的演出現場只有2名觀眾,後臺演員比觀眾多,演出隆重得兩個觀眾都不好意思走。
央視新樓大火,立馬編進段子裏
到2008年11月,他們突然就火了,每場演出都爆滿。那些刪帖子的網站,開始主動要求登他們演出的信息。越來越多媒體開始關註,最忙的時候,高曉攀壹天要接受20多家媒體采訪。
“嘻哈包袱鋪”的相聲“好看又好聽”,這是觀眾對“嘻哈包袱鋪”的評價。好看是因為高曉攀“是相聲界最帥的”,好聽是因為“嘻哈包袱鋪”的相聲既時尚又親切,而且反應特別快。央視新大樓配樓著火第二天,他們把新聞編進段子,“昨兒晚上元宵節放煙花,火壹點壹放,壹個煙花過去了;再壹點壹放,又壹個煙花過了……放了兩個鐘頭,媽呀,中央電視臺著火了。”觀眾說聽他們的相聲,就像在看電視新聞。
聽上他們的相聲,壹般要去兩次
“嘻哈包袱鋪”火了,聽他們的相聲就不容易了,偌大壹個北京城,非得穿街過巷去兩回才能聽上相聲。第壹次去是買票,因為這個超牛的相聲,每場滿場也只能坐200多人。為了防止黃牛倒票,他們網上不訂票,不讓快遞取票,也不接受電話預訂,就得本人去現場買。票還買不到當天的,基本要在五六天後。這第二趟去,才是聽相聲。就這樣還有票販子倒票的,壹張20元的票在票販子手裏炒到60元出手。
這相聲火到這個份上,高曉攀和演員們怎麽著也得買上房開上車了吧。但高曉攀說,還沒有,眼下演員們每月還只能拿2000元左右壹個月。就在去年,每人還只有600元壹個月。他算給記者聽,每場演出滿座是220人,每人票價20塊,“嘻哈包袱鋪”和劇場三七開,壹周演4場,扣除成本然後30多個成員分,“去年我們有了名了,錢沒賺到,真是很傻很天真。”
因為年少輕狂,在北京天倫王朝大飯店“嘻哈包袱鋪”演了三場,每場票價還是20元,“在五星級大酒店演出我們可以賣880元,但賣20元才牛。”後來他們學著開始商業操作,到大劇院演出,收入逐漸提高。“未來我們不會開600塊壹個月,我們會每人每天600塊。”
學小沈陽,不急著上央視春晚
現在大家經常把高曉攀和郭德綱放在壹起比較,高曉攀自認差距還很大,“他造詣深,我淺。我們走的路不同,他是小人物渴望壹種大生活,我是神經質地在過壹種生活。吸引的人不壹樣。”高曉攀目前最努力的就是讓臺下“80後”的觀眾聽了落胃,網絡語、流行語、新聞事件巧妙穿插在傳統相聲裏,有強烈的時代感和喜感。但他顯然不滿足於此。
“北京臺春晚、央視春晚都找過我們。但我們的知識閱歷各方面不到火候,因此沒必要著急出來,我推掉了。還不如踏實地多看戲劇、多學相聲,到時候,那就會大不壹樣。就像小沈陽,他上春晚之前,積累了十年。”
讓快樂延伸“嘻哈包袱鋪”城東喜開新址
嘻哈包袱鋪”的新劇場11月2日正式開業,這群愛相聲的年輕人在廣茗閣之外又有了個新陣地。掌櫃的高曉攀說他和尤憲超的“高超組合”將同時兼顧兩個場地的演出,而逐漸發展壯大的包袱鋪還將從明年起涉足影視劇,為觀眾輸出喜劇。
新劇場位於北京東四環朝陽公園附近,和老場子廣茗閣相比,條件更好座位更多,能容納400名觀眾。高曉攀介紹,相聲演出市場在這壹片壹直沒有做起來,希望嘻哈包袱鋪的到來能夠改變這壹狀況,“這個劇場我們打算走高端路線,但是票價不變”,而他和尤憲超的“高超組合”也將每晚奔波於東四環和鼓樓西大街之間,確保觀眾不管在哪裏都能看到他們的演出。
“嘻哈包袱鋪”自成立以來不過兩年多的時間,卻已在北京甚至全國其他城市都打響了名號。高曉攀透露,包袱鋪的演出計劃已經排到了明年,更將在上海、深圳、香港等地進行巡回演出。對於包袱鋪的未來,這位年輕的掌櫃的已經設計好了藍圖,“我們打算明年開始涉足影視劇,電視劇、電影都在籌備。”高曉攀透露,影視劇將是他們擅長的喜劇題材,“嘻哈包袱鋪就是要給觀眾輸出喜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