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歷史課本大量刪減中國古代史,背後有何隱情?
臺灣的媒體接到壹名歷史教師的反映稱由於臺灣新課綱把中國史改為了?東亞史?,導致了歷史課本內的大量中國古代史被刪減。這個新課綱主要是針對於臺灣的初中學生。根據報道,中國三國時期的歷史已經完全被刪除,而且課本從夏商到隋唐的很長壹段歷史被刪得只剩下幾頁,可以說是非常的少。這種大規模的刪減歷史課本的行為讓人疑惑,臺灣究竟想做什麽。臺灣問題近幾年受到了國人們的高度關註,臺灣壹直有比較激進的壹派在鬧獨立,曾經臺灣甚至想在聯合國有席位,不過最後這個妄想直接被聯合國否決。其實早在幾年前臺灣就開始逐漸把中國史歸入東亞史了。三國時期,孫權派人去與古夷州交往,這個古夷州就是臺灣的原型。可以說臺灣的歷史課本把三國這段歷史刪除就是要減少臺灣人民對於中華文化的了解,降低他們的文化歸屬感。臺灣長期以來就單方面地想脫離中國,但是在如今國際社會都已經默認臺灣是中國的壹部分,臺灣壹直這樣做的原因就很引人深思。估計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利益,國外的某些國家為了利益暗中助長臺灣的野心,而臺灣的壹些掌權人員為了利益甘願做不切實際的白日夢,壹直在做無用功。不過這次臺灣將歷史課本的中國古代史刪減,可以說是壹種自毀的行為,因為文化可以說是人的根,如果壹個人不知道自己的文化歸屬,那麽他就是壹個無根的浮萍,最多只能是別的文化的附屬,也失去了為自己的文化驕傲自豪的機會。臺灣這樣做,是想讓未來的臺灣人失去對於自己是中國人這個事實的認同感。不過不論臺灣方面怎麽想,臺灣是中國的壹部分是不變的事實,這個事實也不會因為臺灣改個課本就有什麽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