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島資料
第壹,釣魚島周圍海域石油資源豐富。眾所周知,當今時代,隨著各國經濟發展的加快,對能源的需求量日益加大,而石油又在現代能源結構中占主要地位,因此石油資源便成了“香餑餑”,可以說誰占有了大量的石油資源,誰就占有了發展的優先權。據1967年聯合國調查發現,釣魚島海域蘊藏著800億桶的海底石油和油氣,有人曾經斷定,釣魚島附近水域的石油資源使之“有可能成為第二個中東”。而日本是壹個資源匱乏的島國,面對這種誘惑不能不使之冒險。另外進入90年代,隨著《聯合國海洋公約》的簽訂,200海裏專屬經濟區制度的確立,日本海上擴張意識日益膨脹。而日本實現擴張的策略就是占領島嶼從而獲取島嶼擁有的海洋區域,並且根據地質學的成礦理論,中國東部大陸架很有可能蘊藏著豐富的油氣資源,特別是經過大量的海底地質勘查,發現了春曉油氣田後,這壹論斷得到了有力的證實。再根據1964年生效的《大陸架公約》和1982年通過的《海洋法公約》的有關條款看,釣魚島等島嶼與中國臺灣省屬於同壹地質構造。釣魚島與中國臺灣、澎湖、舟山群島同在壹個大陸架的自然延伸面上,而與日本轄下的琉球群島相隔著2000公尺深的海溝。按照國際公認的《大陸架公約》:“同在壹個大陸架上之島嶼歸該國所有”的原則,我國對全部東海大陸架享有主權,自然也對坐落在大陸架上的釣魚島等島嶼享有領土主權。日本將大陸架視為礦物資源的寶庫,所以要爭取獲得控制大陸架的權利。也就是說,只要日本擁有了釣魚島,便能與我國“***享”東海的油氣資源,這無疑又是對我國資源的又壹掠奪。
第二,釣魚島的地域戰略十分重要。從軍事地質學的角度來看,釣魚列島有著鮮為人知的軍事價值。釣魚列島在我大陸國土的海洋方向,形成壹道大陸外緣天然的屏障。在這壹串島嶼的中段,我東海方向的正面,正好是琉球群島和臺灣島,它們加上日本九州島使我東海海區與太平洋分隔。琉球國曾與我國有2000年的歷史淵緣和500年的藩屬關系。後者是廣泛存在於中國與周邊鄰國關系史上的壹種特殊的國家形態,在19世紀80年代之前,琉球國壹直向中國中央政府呈進貢品。但在1879年,壹直企圖實現海上南下擴張政策的日本實現了它對琉球的覬覦已久的吞並野心。琉球壹失,我臺、澎等島的安全即顯危象,完全暴露於日本南下擴張征途的正面。終於,在甲午之戰以後,臺、澎成為了日本的殖民地。雖然二戰之後日本將臺灣歸還給了中國,並且無法突破戰爭罪責給其帶來的種種限制。但時至今日,日本國內的壹些右翼勢力仍然叫嚷“臺灣歸屬未定”。如果日本軍國主義勢力全面復活,日本再次成為世界軍事大國,臺灣和我國大陸的東部必將首先受到威脅。這樣,處在臺灣東北90海裏,介於琉球群島和我大陸及臺灣省之間的小小釣魚島,其潛在的軍事價值必定會令世人瞠目。事實上,在今後釣魚島的軍事價值將會日益突出。在戰略意義上,該列島可以為日本利用,作為日本再次侵略臺灣的橋梁或前進基地;也可以成為我保衛國家東海方向安全,遏制日本擴張勢力南下的前哨。 對日本來說,由於它是壹個地形狹窄的島國,防禦縱深十分短淺,其內陸任何地方距海岸都不超過120公裏。在戰爭爆發時極易受到來自各個方向空中與海上的襲擊,故日本基本上屬於壹個無縱深可資防守的國家。在二戰後期,日本就已吃過這種國土地形之苦,盟軍利用它給日本本土以沈重的打擊。因此,從壹方面來說日本急欲擴大其軍事防禦的範圍,使其軍事力量前出四島建立前沿,才可對其海上安全予以保證;從另壹方面講,日本占領和控制釣魚島可以將其所謂防衛範圍從沖繩向西推遠300多公裏。這正符合日本壹些人企圖推行海上擴張政策的政治意圖。以此日本軍隊可以對我國沿海地區和臺灣省的軍事防禦實施艦、機的抵進偵察與監視,從而使我方的防禦活動陷入被動。同時,正如日本著名軍事評論家小山內宏所指出的,釣魚島既適合建立電子警戒裝置,也可部署導彈。這意味著日本可在此建立壹個本土以外的軍事基地,而這毫無疑問是針對中國,將造成對我國的國家安全產生重大威脅的壹種結局。可以說,日本方面正是認識到了上述軍事價值,所以早在70年代就將釣魚島及其附近海域劃入其警戒範圍,並將釣魚島列入了日本的軍事控制圈內。 對我國而言,釣魚列島處在臺灣島東北最遠端,直接與琉球諸島相對,在地理位置上,它正處於我國大陸與日本沖繩之中,東西各距200海裏。其前沿位置不僅對臺灣島的軍事防禦意義重大,而且對我國東南沿海方向的安全也有重要影響。從國土防衛的角度上講,島嶼是大陸的前沿,在戰爭中具有重要的屏障作用。
2 從軍事地質學看釣魚島的戰略地位 [轉貼]
琉球群島距離我東部沿海壹般僅300-500海裏,二戰後美國已將它建成美軍西太平洋軍事“島嶼鎖鏈”的中心環節,美海軍壹直在沖繩中城灣基地駐紮著包括5個分隊的太平洋艦隊第壹兩棲大隊。美國壹直註視這裏是將它作為戰爭期間進攻遠東地區的“橋頭堡”,這已經對我東部沿海地區的安全構成巨大威脅。如果釣魚島被日本永久霸占,為美日安保體制下迅速發展的日本軍事力量得以據此向西擴張,在可預見的將來,很難說其不對我國的安全構成潛在或現實的威脅。從國家利益的長遠發展看,大陸與臺灣壹定會統壹。臺灣回歸祖國之後,臺灣海峽對我國國防建設所起的作用將會大大改觀,我軍將有可能利用臺灣島和臺灣海峽優越的地理位置,加強我國防實力,甚至將其作為中國沿海實施作戰的依托,相反,如果日本依托距臺灣島僅120海裏的釣魚島對海峽進行監視,甚至對我利用海峽進行軍事行動實施幹擾,將嚴重削弱海峽軍事功能的發揮,也將大大不利於我國東南沿海的安全,同時也會對我跨出第壹島鏈的未來海上發展產生更大的制約。就軍事戰略價值而言,如果日本占領了釣魚島,日本的軍隊可以在島上設立其海空監控偵察設備以及導彈部署,很容易將我國的臺灣和大陸沿海重要港口及空中航道加以封鎖。如果日本在釣魚島設置雷達,可監控方圓500公裏至600公裏的海域和空域,其範圍可達臺灣大部,大陸沿岸的廈門、福州、溫州、寧波、上海等大片地區,我軍的壹舉壹動都將被日本及時掌握。同時,占領釣魚島可使日本勢力範圍向西南延伸,並可對臺灣海峽附近海域的主要航道實行監控。這樣,釣魚島海域就成了日本賴以生存的中東石油能源供給線上最西南端的壹個據點。如果日本在此建立軍事基地或部署重型武器,則無異於在我國的家門口埋下了壹顆定時炸彈!同時也鎖死了我國通往太平洋的出海口,就等於扼殺了我們的咽喉壹樣!因此,釣魚島列島又被稱為是我國的第壹島鏈。從上述的分析可以得出這樣的壹個結論,釣魚島的戰略價值是重大的,它不僅在於島嶼本身7平方公裏的主權標誌,更在於其潛在的經濟與軍事價值。
釣魚島在地圖上是壹個難以標出的小點,而日本非要對這塊遠離其本島、本屬於中國的小島垂涎三尺,無非是看中了其龐大海域以及此海域內包括海底石油、礦產等海洋資源和領海、領空的交通、運輸權以及未來潛在的戰略意義等。因此,為了子孫後代的生存和發展,更為了維護我國的主權及保障以後的長足發展,我們必須要誓死捍衛釣魚島。
參考資料:
釣魚島列島由釣魚島、黃尾島、赤尾島、南小島、北小島、大南小島、大北小島和飛瀨島等島嶼組成,總面積約7平方公裏。在19世紀末爆發中日甲午戰爭前,日本沒有對中國擁有對釣魚島列島的主權提出過異議。1884年日本那霸居民古賀首次登上釣魚島采集羽毛和捕撈周圍海產物。他隨後提出開拓釣魚島的請願還被沖繩縣知事拒絕。1885年後,沖繩縣知事多次上書日本政府,要求將釣魚島、黃尾島、赤尾島歸其管轄,日本官方都顧及中國清朝政府對這些島嶼的主權主張而沒作答復。但是後來日本在中日甲午戰爭後,通過強迫清朝政府簽訂《馬關條約》而攫取了臺灣及附屬各島嶼。日本在二戰中戰敗後,把臺灣歸還給了中國,卻把臺灣的附屬島嶼釣魚島等私自交給了美國托管。
60年代末聯合國壹委員會宣布該島附近可能蘊藏著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氣後,日方立即單方面采取行動,先是由多家石油公司前往勘探,接著又將巡防船開去,擅自將島上原有的標明這些島嶼屬於中國的標記毀掉,換上了標明這些島嶼屬於日本沖繩縣的界碑,並給釣魚島列島的8個島嶼規定了日本名字。
1971年,美日兩國在簽訂歸還沖繩協定時私相授受,把釣魚島等島嶼劃入歸還區域。這壹交易遭到中國政府的強烈抗議。1972年中日兩國在恢復邦交的談判中,雙方從中日友好的大局出發,同意將釣魚島列島歸屬問題掛起並留待以後條件成熟時解決。可是,當1978年中日談判簽署中日和平友好條約時,日本壹些敵視中國的國會議員提出要中國承認日本對釣魚島列島擁有主權。日本政府順應右派要求,出動巡邏艇和飛機對我在釣魚島列島海域作業的漁民進行監視。翌年5月,日本政府用巡視船將人員和器材運到釣魚島,並在那裏修建了直升機場,還向那裏派出調查團和測量船。
進入90年代以來,隨著世界局勢和國家間力量對比發生變化,日本再次將手伸向釣魚島。1990年10月,日本的壹些右翼分子經政府允許,在釣魚島列島的壹個島嶼上修建了燈塔。日方還出動12艘船只和兩架直升機阻擾臺灣漁船接近釣魚島列島。1996年7月14日,日本右翼分子在釣魚島列島的北小島設置了壹座燈塔,企圖使燈塔列於海圖以便讓國際社會承認釣魚島是日本領土。8月18日,日本右翼分子又在釣魚島上豎起繪有“太陽旗”和紀念死者字樣的木牌。值得註意的是,日本右翼分子在釣魚島上進行的這些活動都得到了日本政府的縱容和支持,而且政府要人與此相配合,稱釣魚島就是日本領土,並要日本海上保安廳隨時準備用武力排除“幹擾”。
這個就是歷史...
地理位置:東經123°-124°34′北緯25°40′-26°
相對位置:閩之正東,臺之東北。距基隆102海裏,距那霸230海裏。
地質特征:其海域為新三紀沈積盆地,富藏石油。據1982年估計當在737-1574億桶。
地理特征:處在大陸架上,附屬於臺灣島,以沖繩海溝與琉球群島相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