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全文註音是怎麽樣的?
《心經》全文註音版?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xīn jīng
般 若 波 羅 蜜 多 心 經
guān zì zài pú sà xíng shēn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shí , zhào jiàn wǔ
觀 自 在 菩 薩,行 深 般 若 波 羅 蜜 多 時, 照 見 五
yùn jiē kōng ,dù yī qiē kǔ è 。shè lì zǐ !sè bù yì kōng ,kōng bù yì sè
蘊 皆 空, 度 壹 切 苦 厄。 舍 利 子! 色 不 異 空, 空 不 異 色,
sè jí shì kōng , kōng jí shì sè 。shòu xiǎng xíng shí ,yì fù rú shì
色 即 是 空, 空 即 是 色。 受 想 行 識, 亦 復 如 是。
shè lì zǐ ,shì zhū fǎ kōng xiāng, bù shēng bù miè ,bù gòu bù jìng
舍 利 子, 是 諸 法 空 相, 不 生 不 滅, 不 垢 不 凈,
bù zēng bù jiǎn ,shì gù kōng zhōng wú sè, wú shòu xiǎng xíng shí, wú yǎn ěr
不 增 不 減, 是 故 空 中 無 色,無 受 想 行 識, 無 眼 耳
bí shé shēn yì ,wú sè shēng xiāng wèi chù fǎ ,wú yǎn jiè ,nǎi zhì wú yì
鼻 舌 身 意, 無 色 聲 香 味 觸 法, 無 眼 界, 乃 至 無 意
shí jiè, wú wú míng ,yì wú wú míng jìn, nǎi zhì wú lǎo sǐ, yì wú
識 界, 無 無 明, 亦 無 無 明 盡, 乃 至 無 老 死, 亦 無
lǎo sǐ jìn。 wú kǔ jí miè dào, wú zhì yì wú dé, yǐ wú suǒ dé gù
老 死 盡。無 苦 集 滅 道, 無 智 亦 無 得, 以 無 所 得 故。
pú tí sà duǒ, yī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gù ,xīn wú guà ài 。wú guà
菩 提 薩 埵, 依 般 若 波 羅 蜜 多 故, 心 無 掛 礙。 無 掛
ài gù ,wú yǒu kǒng bù ,yuǎn lí diān dǎo mèng xiǎng ,jiū jìng niè pán 。sān
礙 故, 無 有 恐 怖,遠 離 顛 倒 夢 想, 究 竟 涅 槃 。三
shì zhū fó, yī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gù ,dé ā nuò duō luó sān miǎo sān
世 諸 佛, 依 般 若 波 羅 蜜 多 故,得 阿 耨 多 羅 三 藐 三
pú tí 。gù zhī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shì dà shén zhòu, shì dà míng zhòu
菩 提。 故 知 般 若 波 羅 蜜 多, 是 大 神 咒, 是 大 明 咒,
shì wú shàng zhòu, shì wú děng děng zhòu。 néng chú yī qiē kǔ ,zhēn shí bù xū。
是 無 上 咒, 是 無 等 等 咒。 能 除 壹 切 苦, 真 實 不 虛。
gù shuō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zhòu 。jí shuō zhòu yuē
故 說 般 若 波 羅 蜜 多 咒。 即 說 咒 曰:
jiē dì jiē dì ,bō luó jiē dì, bō luó sēng jiē dì , pú tí sà pó hē
揭 諦 揭 諦, 波 羅 揭 諦, 波 羅 僧 揭 諦, 菩 提 薩 婆 訶。
擴展資料
心經出處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梵文Prajnaparamitahrdayasutra。又稱《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略稱《般若心經》或《心經》。 全經只有壹卷,260字。屬於《大品般若經》中600卷中的壹節。 被認為是般若經類的提要。
該經曾有過七種漢譯本。 較為有名的是後秦鳩摩羅什所譯的《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和唐朝玄奘所譯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般若經》***有八部:《放光般若》、《光明般若》、《道行般若》、《勝天般若》、《勝天王般若》、《文殊問般若》、《金剛般若》、《大品般若》、《小品般若》。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則由淺入深地全部概括了《大品般若》的義理精要。 可謂言簡而義豐, 詞寡而旨深。 古來認為讀此經可以了解般若經類的基本精神。收於大正藏第八冊。心(梵hrdaya ),指心臟,含有精要、心髓等意。
本經系將內容龐大之般若經濃縮,成為表現‘般若皆空’精神之簡潔經典。全經舉出五蘊、三科、十二因緣、四諦等法以總述諸法皆空之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壹語,即是出自本經。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觀音心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