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艾滋病的癥狀是什麽
出生時壹般具有的表現:平均孕期縮短(平均為37周)。未成熟兒和超未成熟兒比率升高。低出生體重,頭小畸形發生率較高。
隨著年齡增長,患兒可逐漸出現AIDS及其相關癥狀,主要包括:持續發熱、生長發育障礙、肝脾腫大、多部位淺表淋巴結腫大等。
細菌感染嚴重的反復的細菌感染,如敗血癥、肺炎、腹瀉、尿路感染、皮膚感染、中樞神經系統感染等,成為嬰兒死亡的重要原因之壹。
機會感染
以卡氏肺囊蟲性肺炎最為常見,淋巴細胞嚴重減少,患兒可呈隱襲性,肺部僅輕度浸潤,可致誤診。念珠菌感染也較常見,表現鵝口瘡、食管炎、腦膜炎和敗血癥。再發性水皰疾病並伴有潰瘍形成,持續存在1個月以上者,常提示本病的存在。其他機會感染的病原體為鳥型分枝桿菌、CMV、隱孢子蟲、新型隱球菌等。
腫瘤在成人患者中見到的Kaposi肉瘤,在兒童患者中少見。
典型癥狀特點
新生兒由於免疫系統尚不成熟,很少接觸外來抗原,生成的免疫記憶細胞數量少,HIV感染後免疫系統損害較成人嚴重。潛伏期短,出現癥狀早,病情進展快,發生淋巴細胞樣間質性肺炎和繼發細菌感染較多。從母嬰傳播所致感染的患兒可早在出生後幾個月就出現臨牀征象。潛伏期數月至數年不等。
檢查方法1、免疫學檢查:
患者外周血象中CD4+細胞明顯下降,早期CD4+可>500/?l,晚期<200/?l直至降到0。CD8+細胞變化不明顯,因此CD4+/CD8+比例逐步降低或倒置,正常兒童比例為1.4~2.0。
Moodley等報道出生時抗體滴度增高,但與非感染患兒相比無明顯差別,於生後6個月內表現出抗體滴度的降低趨勢,隨後於6至15個月內則表現出明顯的升高趨勢。
2、血清學檢查:
HIV感染後1~4周內可測得HIV抗原(核心抗原p24),以後逐步消失,直至AIDS階段又重現陽性。在HIV感染後3~12周可測得核心抗gp41抗體,抗gp41IgG可持續終生。由於年齡在15個月以內的小嬰兒抗體有可能反應來自母親的抗體,故新生兒應行HIV培養或PCR檢查以確診。
3、病毒學檢查:
HIV-1病毒分離在生後壹周內的敏感度為35%,病毒分離陽性即可確診。
以體外淋巴細胞培養再以Northern吸印法測淋巴細胞中的HIV-RNA或取血清以Westernblot測HIV各抗原蛋白或以PCR法直接檢測HIV-DNA。
4、其他輔助檢查:
應做X線檢查、B超檢查、CT檢查等,結合臨牀綜合征表現,可發現卡氏肺囊蟲肺炎、腫瘤等各種表現。
相關文章
[新生兒紫癜的癥狀]
[新生兒中毒性紅斑的癥狀]
[新生兒尿布皮炎有什麽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