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國之道,必先富民的介紹
出自管仲《管子·治國第四十八》。管仲(公元前725-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謚敬,被稱為管子、管夷吾、管敬仲,漢族,潁上(今安徽省潁上縣)人,東周春秋時代齊國的政治家,哲學家,軍事家,周穆王的後代。管仲少時喪父,老母在堂,生活貧苦,不得不過早地挑起家庭重擔,為維持生計,與鮑叔牙合夥經商;後從軍,到齊國,幾經曲折,經鮑叔牙力薦,為齊國上卿(即丞相),有“春秋第壹相”之譽,輔佐齊桓公成為春秋時期第壹霸主,所以又說“管夷吾舉於士”。管仲雖是齊國下卿,卻被視為中國歷史上宰相的典範,任內大興改革,重視商業,並因開創國營娼妓制度而曾被中國性服務業供奉為保護神。《國語·齊語》、《史記·管晏列傳》、《管子》、《左傳》等都有記載他的生活傳記,《論語》、北宋蘇洵的《管仲論》對管仲做出了分析和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