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抗日
國民政府正面戰場組織的四次會戰是:
1.淞滬會戰?
是蔣介石為了把日軍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導改變為由東向西,以利於長期作戰,而在上海采取主動反擊的戰役。是中日雙方在抗日戰爭中的第壹場大型會戰,也是整個中日戰爭中進行的規模最大、戰鬥最慘烈的壹場戰役。
在全民抗日浪潮推動下,國民政府發表了《自衛抗戰聲明書》
宣告“中國決不放棄領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有實行天賦之自衛權以應之。”開始總攻,中國空軍也到上海協同作戰,並於8月13日奉令向日本駐滬海軍陸戰隊虹口基地發起圍攻,試圖趕敵下海。“八壹三”淞滬抗戰由此展開。
11月13日,國民政府發表告全體上海同胞書聲明:各地戰士,聞義赴難,朝命夕至,其在前線以血肉之軀,築成壕塹,有死無退,陣地化為灰燼,軍心仍堅如鐵石,陷陣之勇,死事之烈,實足以昭示民族獨立之精神,奠定中華復興之基礎。
中國軍隊向吳福、澄錫國防線撤退,江陰保衛戰開始;至此國軍以60%的精銳部隊損失殆盡的代價打破了日軍三個月滅亡中國的狂妄話語,淞滬會戰拉下帷幕。
中日的淞滬大會戰規模空前,改變了中日決戰的事前安排以及事後的戰爭發展方向。
2.太原會戰?
太原會戰歷時2個月,是抗戰初期華北戰場上規模最大、戰鬥最激烈、持續時間最長、戰績最顯著的壹次會戰。日軍參戰總兵力約合4個半師團***14萬人,傷亡近3萬人。中國軍隊參戰總兵力6個集團軍計52個師(旅)***28萬余人,傷亡10萬人以上。最後會戰以中國失利告終
太原會戰過程中,廣大官兵英勇頑強,前仆後繼,表現出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愛國熱情。盡管由於國民黨軍事當局在作戰指導上有嚴重失誤,處處防守,正面堵擊,兵力分散。
尤其是對娘子關方面的防禦重視不夠
,致使娘子關失守,使戰役全局陷入被動,以至太原被日軍所占,但它仍不失為抗戰初期華北戰場上規模最大、戰鬥最激烈、持續時間最久、戰績最顯著的會戰之壹,也是國***兩黨合作抗日配合較好的壹次會戰。
3.徐州會戰
徐州會戰是抗日戰爭時期中日雙方在以江蘇省徐州為中心的津浦(天津至浦口)、隴海(寶雞至連雲港)鐵路地區進行的壹次大規模防禦戰役。
其中以1938年三四月間的臺兒莊大戰最為著名,因圍殲日軍壹萬余人,史稱之為臺兒莊大捷。徐州會戰對日軍給予了巨大的打擊,大大遲滯了日軍進攻的腳步,為中方部署武漢會戰贏得了時間。
1938年5月下旬,各路大軍按命令的路線,全部安全撤抵皖西、豫南地區。日軍沿隴海鐵路西進占領開封。1938年6月9日,為阻止日軍前進,蔣介石下令在鄭州東北花園口附近炸開黃河大堤,河水經中牟、尉氏沿賈魯河南泛。日軍被迫向黃泛區以東地區撤退。會戰結束。
4.武漢會戰
武漢會戰,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軍隊在武漢地區同日本侵略軍展開的壹場會戰。
中華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6月至10月,中國第5、第9戰區部隊在武漢外圍沿長江南北兩岸展開,戰場遍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省廣大地區,是抗日戰爭戰略防禦階段規模最大、時間最長、殲敵最多的壹次戰役。
此戰,中國軍隊浴血奮戰,大小戰鬥數百次,以傷亡40余萬的代價,斃傷日軍25.7余萬,大大消耗了日軍的有生力量,日軍雖然攻占了武漢,但其速戰速決,逼迫國民政府屈服以結束戰爭的戰略企圖並未達到。此後,中國抗日戰爭進入戰略相持階段。
武漢會戰期間,中國空軍和海軍也積極參與了作戰。在蘇聯航空誌願大隊的配合下,中國空軍鏖戰長空,與日軍航空兵空中大戰7次,擊毀日機78架,炸沈日艦23艘,有力地支援了地面部隊的作戰。
中國海軍在長江上也進行了激烈戰鬥,在沿江要塞布置水雷,設置海岸炮,並擊沈日艦多艘,有力遲滯了日艦沿江進攻,取得了戰略上的成功。
由於國軍各處頑強、持續的阻擊,各路日軍在付出慘重代價後,遲至10月底才完成由東、南、北對武漢的三面包圍。然而,國軍從持久抗戰的戰略角度出發,未與敵決戰,而是從武漢地區撤退,保存了有生力量。
百度百科-淞滬會戰
百度百科-太原會戰
百度百科-徐州會戰
百度百科-武漢會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