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美媒推出大選民調,為何拜登遙遙領先?
特朗普在疫情防控方面壹直以來表現的不作為,壹直強調疫情不可怕,會自然消失,並且急於重啟經濟發展,表示美國將有壹個好的未來。這在人們眼中是極其迷惑的行為,但美國人卻不那麽認為,他們更喜歡自由,他們更希望看到支持他們自由出行,工作的言論。
而拜登為了和特朗普對立,壹直以來都是在強調疫情的可怕,相較於特朗普現實的多,但這很明顯不是美國民眾想要看到的。
擴展資料:
在美國,民意調查的原理很簡單,就是在全部選民中隨機挑選壹批選民,了解他們的投票傾向,再用科學的推斷方法,由壹推百,從而得到全國選民的意向。
調查樣本選擇上,壹般全國性的民調,調查人數至少要1000人以上,各州內的民調,因為組織者的資源限制,往往只選擇幾百人。當然,樣本數量越大,覆蓋的群體層差異性越大,比如盡可能多的考慮到性別、種族、教育程度、收入、地理位置的差異,樣本代表性越強。
最突出的例子之壹就是1982年加州州長的選舉。洛杉磯市長非洲裔美國人布萊德利市長壹直在民調中領先,但是最終在大選中失敗。調查人員總結失敗原因時發現,出現差異是因為壹些選民可能羞於公開承認他們對壹個非裔美國人的候選人的不支持。這就是著名的“布萊德利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