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國際漫評 - 在"小人物"身上做"大文章" 小人物文章

在"小人物"身上做"大文章" 小人物文章

在“小人物”身上做“大文章”

——談《“小針醫生”田遲娃:19年的良心堅守》的采寫體會

□張麗 項瓊

在新聞報道體裁中,人物通訊以其深度的人物報道占據著重要的位置。在寫人物通訊時,記者們壹般會選取領導、明星、科學家等大人物,而在現實生活中,看似小的人物身上同樣也散發著獨有的光芒,就像記者采訪過的田遲娃。

襄陽的診所遍布大街小巷,診所的醫生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但就是這麽壹位普通的醫生,他長期做著壹件不普通的事:在吊針利潤較高的情況下,他堅持放棄高利潤,能用“小針”就不打吊針,能吃藥就不打“小針”。

“小人物”身上也有“大文章”,“小人物”也可以感染讀者。前不久,《“小針醫生”田遲娃:19年的良心堅守》這篇稿子被相繼評為湖北市州報新聞獎壹等獎、湖北新聞獎二等獎。

(小標壹)加強與讀者的互動

讓“小人物”進入公眾視野

如今,不論大病小病,進了醫院就要輸液,“屁股針”(即肌註)則難覓。病人看個感冒、發燒之類的病,動輒上百,甚至上千。2013年12月,國家衛計委發布了合理用藥的十大核心信息,其中包括“能口服(藥)不肌註,能肌註不輸液”。於是,《襄陽晚報》緊扣這壹熱點,采訪了醫生、患者等,在科教文衛版推出了“‘屁股針’為何難覓”系列報道,並留下了記者的聯系方式,邀請市民參與討論。壹時間,記者的電話不斷,讀者們紛紛向記者“控訴”吊針的種種不好或講述自己對屁股針、吊針的看法,而就在大家以為屁股針幾乎消失時,82歲的鮑茂楠老人給記者打來了電話。他說,紅光路有個醫生人特別好,每次去看病時,吃藥能好,他決不讓妳打針;打小針能好,決不讓妳打吊針。如果他瞧不了這個病,他會果斷讓妳去醫院。他和老伴已在那看病七八年,壹般幾塊錢就能把病看好。

在“屁股針”難覓的今天,還有醫生堅持給患者打“屁股針”。本報當即意識到這是壹條很有價值的新聞線索,當日,記者就按照鮑茂楠老人的指引,找到了位於紅光路的“田遲娃診所”。鮑茂楠口中所說的醫生就是該診所的醫生田遲娃。

針對某個話題,邀請讀者撥打電話或者發送電子郵件參與討論,可以了解讀者的心聲,還可以獲得可貴的新聞線索。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通訊設施的不斷完善,信息傳遞已經變得十分快捷。通過設立“熱線電話”征集新聞線索,已變成十分普遍而又有效的手段。中央電視臺的《焦點訪談》和《今日說法》等欄目因為貼近百姓生活,關註社會熱點而深受廣大觀眾的喜愛。作為每天都播出的專題新

聞節目,如果僅靠中央電視臺的幾十名記者去尋找新聞線索,顯然不足以支撐起這些欄目。他們的做法就是設立熱線電話,從而尋找到他們需要的新聞素材,使“熱線電話”真正起到“順風耳”“千裏眼”的作用。而作者所任職的《襄陽晚報》,除了在版面上開設“新話題”等,留記者電話讓讀者參與討論外,熱線值班室每天都有專人值班,加強了讀者與記者、編輯的互動,也為記者提供了大量的新聞線索。

(小標二)深入基層紮實采訪

讓“小人物”在筆下更鮮活

東漢文學家、理論家王充在巨著《論衡》中說:“涉淺水者見蝦,其頗深者察魚鱉;其尤甚者觀蛟龍。足行跡殊,故所見之物異也。”這段話表明,要擒“蛟龍”,就得到深水中去。同樣的道理,記者要想采訪出高質量的鮮活的報道,也必須深入基層。

為了深入地了解田遲娃,記者在診所待了4天。第壹天,當記者來到田遲娃診所時,這兒坐滿了患者,他正在給患者拿藥,還是那種散裝藥,包好後,他在包裝紙外面註明何時吃、每次的藥量等。面前的他話語不多,但很慈祥。記者想坐下來采訪他,但他診所的患者絡繹不絕,記者不忍心打斷,大多數時候就在壹旁默默地觀察或與身邊的患者聊聊天。

在與患者的聊天中,記者發現了田遲娃身上的不平凡處。有的患者找他看病已經十幾年,有的已經搬家了還轉幾趟車來找他看病,而有的把身邊的人都帶來找他看病。壹個小小的診所,竟然能吸引這麽多回頭客,記者充滿了好奇,決定深挖他身上的感人事兒。

可是,第二天、第三天......田遲娃依舊很忙碌。他早晨要晨練,8點診所開門後,他就忙著為病人看病,而等到中午人少點後,他就抓緊時間吃飯、午休,等休息壹個多小時後,病人就又多起來了。記者在4天的蹲點采訪中,只能見縫插針地去采訪他。不過,通過這四天來與他的“親密接觸”和對他家人、眾多患者等的采訪,記者已經得到了大量的新聞素材。

俗話說,七分采訪,三分寫作。只有掌握了大量的新聞素材,記者在寫稿子的時候才能得心應手。“中國新聞獎”得主、原經濟日報社總編輯庹震說:“腳‘深’方能文不‘淺’”;“腳板底下是什麽?是泥土。泥土者何?百本秀氣之本,百花香氣之源。萬木禾草,濃綠厚蔭,姹紫嫣紅,無泥無土,如何來?營養在泥土裏 ,記者‘深’不下去,新聞作品也就沒有了‘活力’和‘魅力’。記者不深入基層,不知大眾所需所求,喜怒哀樂,如何能寫出動人心弦的好作品?”

(小標三)從“小人物”寫“大文章”

自己被感動才能感染讀者

華社原社長、著名記者穆青在他半個多世紀的新聞工作生涯中,他壹直沒有忘記手中的筆是人民給的,在他的筆下,周保中、趙占魁、焦裕祿、王進喜等人物,他寫壹個、活壹個、響壹個。十幾年、幾十年過去了,這些人物報道在讀者的腦海中仍然記憶猶新。總所周知,他采寫焦裕祿等的事跡時是流著眼淚采訪,流著眼淚寫完的。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研究員劉保全在他編著的《新聞精品是這樣采寫成的》壹書中說,穆青的新聞報道之所以令讀者感動生動、真實、感染,並可信、可親、科學,主要是作者對所采寫的人物有真實情感,是有感而發。

藍鴻文等選編的《中外記者經驗談》中也說:“要使記者動感情,首先記者自己要動感情。如果記者不感動、不激動,或者感情激動得不深、不真、不強烈,那就不可能感染讀者。”

吊針的利潤比較大,“小針”幾乎從醫生的處方箋上消失而田遲娃醫生近20年卻壹直沒放棄“小針”。壹劑小針,才3元錢。田遲娃說:“打小針能好,非讓病人去打吊針,多花了冤枉錢不說,還傷害了身體,我這良心上實在說不過去。”雖然他得支付房租、水電費及二女兒的工資等,但他仍堅持開小處方、給病人打“小針”,他樸實的話語讓人感動。好事可以做壹天,做壹年,但能堅持19年,著實讓人感動。

在大處方滿天飛的當下,田遲娃維護了醫生的職業操守。在寫這篇人物通訊時,記者幾乎是壹氣呵成。壹想到田遲娃,記者的腦海裏就會出現“良心”兩個字,他是用良心在給病人看病。

只有感動自己才能去感動讀者,“小人物”身上也有“大文章”。《襄陽晚報》這篇報道引起了新華社等媒體的關註。新華社記者給《襄陽晚報》打來電話,希望找到田遲娃進行采訪。“湖北電視臺陽光行動”“荊楚網襄陽頻道”等也轉發了本報的相關微博。網友們紛紛留言,盛贊田遲娃是“有良心的好醫生”。很多人莫名而來找他看病。

(作者單位:襄陽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