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中藥材主要集散地分布及演變?
中醫藥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五千年中華傳統文化至今鮮活的印記。而作為全國中藥材集散地和中醫藥文化發祥地歷史上認同度最高的有四地,也就是四大藥都,即“安徽亳州、河北安國、江西樟樹和河南禹州”。但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產需對接的加快,全國中藥材市場格局也發生了重大變遷。
1996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衛生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等部分認定了17家專業中藥材市場,分別是:安徽亳州、河南省禹州、成都市荷花池、河北省安國、江西樟樹、廣州市清平、山東鄄城縣舜王城、重慶市解放路、哈爾濱三棵樹、蘭州市黃河藥市、西安萬壽路、湖北省蘄州、湖南嶽陽花板橋(後遷往長沙)、湖南省邵東、廣西玉林、廣東省普寧,昆明菊花園等。
從布局上看,我們會發現當時主要考慮了歷史傳承,而沒有考慮周邊資源的富集度,因而布局並不合理,像甘肅隴西、河南武陟、浙江磐安、山東平邑等這些大型中藥材產地市場,就明顯距離交易市場過遠,資源整合度不足。
壹、從業者數量上看
通過天地雲圖中藥產業大數據平臺統計分析顯示,從業者數量方面,通過對國內17家中藥材專業市場經營實體統計,目前亳州仍是第壹大市場,為8984家,其次是安國、成都、昆明和廣州;而長沙花板橋、蘭州黃河、重慶解放路和哈爾濱三棵樹市場,因遠離產地,市場規模大幅萎縮。也就是說,依據從業者數量,亳州、安國、成都荷花池和昆明菊花園,位列前四位,是新四大藥都。
二、從市場流通規模排序上看
在交易規模上,通過車聯網貨車年度流量以及交易量大數據測算,安徽亳州、廣州清平及周邊、河北安國和廣西玉林,位居前4位。也就是說,從交易量上看,安徽亳州、廣州清平、河北安國和廣西玉林,是新的四大藥都。
三、從交易額度方面看
由於貴細藥材及調料食材加持,清平周邊形成了如意坊、山海市場、黃岐市場和中藥港等眾多批發市場,交易額遙遙領先。而玉林由於調料品種和東南亞進口藥材支撐,交易額度同樣領先。反而是亳州市場,因缺乏貴細藥材流量,交易的大量藥材以中低價位品種為主,交易額度只略高於成都荷花池市場。
成都由於是國內最大的冬蟲夏草交易市場,普寧是國內最大的西洋參加工和交易市場,交易份額遙遙領先於安國市場。因此,從交易額測算,新的四大藥都應該是廣州清平、廣西玉林、安徽亳州和成都荷花池。
通過以上三個方面分析,加上市場品牌影響力綜合評價,目前國內新的四大藥都,應該是安徽亳州、廣州清平、廣西玉林和河北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