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國際漫評 - 銀霄病的最好治療方案

銀霄病的最好治療方案

人們俗稱的牛皮癬,醫學上叫銀屑病,是壹種易於復發的慢性炎癥性皮膚病,特征表現為紅色丘疹或斑塊上覆有多層銀白色鱗屑。本病病因未明確,可能與遺傳因素,免疫功能異常、病毒感染、代謝障礙、內分泌失調等有關,但肯定不是由真菌引起的癬病,如果懷疑自己患了牛皮癬,最好到正規醫院就診,由醫生鑒定是否患了此病,不要自己亂塗藥膏或輕信江湖醫生。

銀屑病的主要表現是紅斑上有鱗屑,但有紅斑鱗屑並不壹定就是銀屑病。脂溢性皮炎、玫瑰糠疹、副銀屑病、盤狀紅斑狼瘡等疾病都可表現為紅斑鱗屑。今擇其要者簡述如下:

(1)銀屑病 紅斑邊界清楚,基底浸潤明顯,呈斑片狀,表面覆蓋鱗屑厚而幹燥,呈銀白色,刮除鱗屑後可見發亮的半透明薄膜,再刮除薄膜可見點狀出血。這是銀屑病與其他紅斑鱗屑疾病鑒別的要點。

(2)脂溢性皮炎 紅斑邊緣不十分鮮明,基底部浸潤較輕,鱗屑少而薄,呈淡黃色油膩性,刮除後沒有薄膜現象及點狀出血。

(3)玫瑰糠疹 好發於軀幹及四肢近端,為多數橢圓形小斑片,其長軸沿肋骨及皮紋方向排列,鱗屑細小而薄。大多數病人數周後可自愈,消退後不易復發。發病時常先有壹個母斑,以後逐漸增多。

(4)副銀屑病 較少見。其表面鱗屑較薄,周圍炎癥輕微,沒有薄膜現象及點狀出血,沒有任何自覺癥狀。

(5)盤狀紅斑狼瘡 好發於面部,特別是兩頰和鼻背部,呈蝶形分布。紅斑境界清楚,表面可見毛細血管擴張。其鱗屑為粘著性鱗屑,與紅斑粘附緊密,剝離鱗屑,可見其下擴張的毛囊口,鱗屑底面有很多刺狀角質突起。病程日久,可見損害中心萎縮凹陷,色素改變。

(6)慢性濕疹 常可表現為紅斑,上覆鱗屑,尤其發生於小腿部者。但慢性濕疹多伴有劇烈瘙癢,皮損兩側對稱,其浸潤程度較銀屑病為重,表面鱗屑較薄,不呈銀白色,基底色紅,可有滲水。

銀屑病是壹種常見的紅斑鱗屑性疾病,在全世界各地幾乎都有發病。不論是白種人、黃種人,還是黑種人,均有銀屑病患者。統計資料表明:不同膚色的人種中,白種人患病率最高,其次是黃種人,黑種人患病相對較低,甚至在南美印地安人和斐濟島的土著人不患本病。

關於膚色與銀屑病發病的關系及原因,目前尚未有定論。有些學者認為皮膚內黑色素含量與銀屑病發病有關,黑色素可以吸收陽光中的紫外線,防止皮膚被紫外線灼傷而引發病變。白種人由於缺乏黑色素,皮膚對紫外線的抵禦能力較弱,則易引發銀屑病。

銀屑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明了,但臨床實踐已證明,本病常有家族發病史,並有遺傳傾向。不少作者研究發現,家族患病率遠較壹般人群高。文獻報告有家族史的占4.4%~90.9%,國內報告為10%~23.8%,國外大都為30%左右。

遺傳因素在銀屑病的發病中起相當重要的作用。其遺傳方式尚未定論,大多數學者認為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伴有不完全外顯率,亦有少數人認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或性聯遺傳。

近年來發現組織適應性抗原(HLA抗原)與銀屑病明顯相關。尋常型銀屑病常見HLA-Bw 17和HLA-B 13增高。這兩種抗原陽性患者家族中銀屑病發病率較高;關節型銀屑病患者HLA-B 27可增高。目前認為銀屑病受多基因控制,也受外界環境影響。

經常會有銀屑病患者及家屬來醫院詢問本病是否會傳染給他人,也有許多人怕銀屑病傳染給自己而疏遠銀屑病患者,並且振振有詞:“×××的兒子就被他父親傳染了。”真的會是這樣嗎?醫學研究證實:銀屑病不是致病菌直接感染所致,所以即便是長期密切的接觸也不會傳染他人而發病。

銀屑病的發病原因尚未明了,目前已知與遺傳因素、間接感染、精神因素、內分泌因素、外傷、飲食、代謝及免疫等因素有關。但各種資料均證明:銀屑病根本不存在傳染性。因此請銀屑病患者放心,不要無故增添精神上的負擔而影響疾病的恢復,更不要為此而避免必要的接觸。同時也請他人放心,絕不會因密切接觸銀屑病患者而患病,請不要拒絕與銀屑病患者握手。

銀屑病的發生及加重對大多數患者來說與季節有明顯的關系。國內資料及研究表明,銀屑病發生春季最多,夏季次之,冬季位於第三位,秋季最少。而銀屑病加重或復發季節則以冬季最多,春季次之,秋季第三,夏季最少。長期患病的人,隨著病情的延長,季節性逐漸消失,以至無季節規律。

許多人在患銀屑病之前都有咽痛、鼻塞、流涕的癥狀,大夫在詢問病情時也經常問患者發病前是否患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但感染是否是銀屑病的發病原因尚不能定論,只是處於學說階段。

壹般與銀屑病有關的感染,最常見的為扁桃體炎、咽喉炎及感冒,另外,肝炎、腎炎、中耳炎等亦可誘發或加重本病。

銀屑病的發病與感染有關,所以銀屑病患者無論在治療中,或者治愈後均應註意,以防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而誘發本病。

銀屑病是壹種頑固而難治的疾病。臨床表現以皮膚上出現丘疹及斑塊,上覆以銀白色鱗屑為主。因其皮損厚硬,狀如牛皮,所以又有“牛皮癬”的俗稱;因其鱗屑層層脫落,就象粗的松樹皮,故中醫學稱之為“松皮癬”。

銀屑病不僅不美觀,還會對機體產生危害:

(1)蛋白質及其他營養物質丟失 由於銀屑病大量拖屑,構成皮膚的蛋白質、維生素及葉酸等物質隨之丟失。若皮損遷延多年不愈且泛發全身,會導致低蛋白血癥或營養不良性貧血。臨床表現為乏力、倦怠、面色蒼白,易於感冒等癥狀。如果由於不正確的“忌口”而營養攝入不足,更會使上述癥狀加重。

(2)泛發性膿皰型銀屑病導致臟器損害 有的尋常型銀屑病患者會突然發生高熱、關節腫痛、全身不適及白細胞增高,皮膚上迅速出現粟粒大小、密集的小膿皰。膿皰連成大片,幹涸後於皮下再發新的膿皰,反反復復持續數月不消退。這就是泛發性膿皰型銀屑病。此病常常並發肝、腎等系統損害,亦可因繼發感染、電解質紊亂或衰竭而危及生命。

(3)關節型銀屑病導致關節損害 關節型銀屑病除有銀屑病損害外,還發生類風濕性關節炎癥狀。臨床表現有關節腫大疼痛,活動受限,晨僵,甚至關節積液或變形。長久以後,關節可以強直。X線檢查呈類風濕性關節炎改變,但類風濕因子檢查陰性。有的患者血沈可以增快,並可伴有發熱等全身癥狀。關節病型銀屑病病程慢性,往往經年累月而不易治愈。

(4)紅皮病型銀屑病導致全身損害及繼發感染 紅皮病型銀屑病少見而嚴重。表現為周身皮膚彌漫性潮紅或暗紅,腫脹或伴有滲出,表面覆有大量麩皮樣鱗屑。患者伴有頭痛、發熱、畏寒等全身不適,淺表淋巴結腫大,白細胞計數增高。若沒有及時正確處理,極易造成死亡。由於皮損面積大,細菌易於侵入,會導致敗血癥而死亡;由於血液粘稠度增高、血容量不足等,導致心力衰竭而死亡;亦可由於肝、腎功能衰竭而導致死亡。

銀屑病不僅不美觀,還會影響到整個機體,因此患者不可掉以輕心,不可濫用不恰當的藥物治療,以免造成更大的危害。

銀屑病能“除根”嗎?

所謂的“根”,是指壹個病的病因。只有將病因去除掉,“根”才能被除。銀屑病是壹種病因不明的皮膚病,其發病機制尚待進壹步研究,因此說銀屑病“除根”,是壹種不科學的提法。通過藥物治療,可以使銀屑病的皮損全部消退,達到臨床治愈。但是銀屑病仍可復發,有的人治愈後多年不再發生,也有的人年年發,且年年加重。有人統計證明,銀屑病治療期間皮損消退越快,再發的間隔時間就越短。這種說法尚需更多資料證實。

目前西醫對銀屑病的治療以外用藥物為主,大多為皮質激素、維甲酸、煤焦油制劑等,內服藥物以免疫抑制劑及抗腫瘤藥物為主。這些藥物只能在某種程度上緩解病情,當然不能達到 “除根”的目的。而中醫藥辨證治療對銀屑病的治療及預防復發有著獨到的優勢。中醫藥治療毒副作用小,復發率低,安全有效,且有的患者經中藥治療痊愈後,跟蹤調查二十余年未再復發。大多數銀屑病發病是有季節性的,每於發病季節來臨,根據中醫理論辨證施治,可以涼血活血,清熱解毒,能夠預防或減輕銀屑病復發。

總之,當前說銀屑病能“除根”或“包治”還為時過早,因為銀屑病的根本病因尚未找到。但是隨著科學的不斷發展,各種檢測手段越來越豐富,銀屑病的“根”最終會被找到並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