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愁予-鄭愁予的生平簡介及代表性作品
鄭愁予-鄭愁予的生平簡介及代表性作品壹、鄭愁予生平: 鄭愁予,中國詩人,本名鄭文韜,原籍河北,生於山東濟南。1949 年赴臺。其詩中貫穿著兩種互補的氣質神韻:壹種是豪放、爽 快、豁達的”仁俠”精神,另壹種則是曲折動人、情意綿綿、欲語還羞 的婉約情韻,這兩種氣質充分顯示了詩人深厚的古典文學修養。著作 有《鄭愁予詩集》。 鄭愁予童年時就跟隨當軍人的父親走遍了大江南北,長城內外。抗戰期間,隨母親轉徙於內地各地,在避難途中,由母親教讀古 詩詞。15 歲開始創作新詩。1949 年隨父至臺灣。畢業於新竹中學。 1956 年參與創立現代派詩社。1958 年畢業於臺灣中興大學。曾在基 隆港務局任職。1968 年應邀參加愛荷華大學的“國際寫作計劃”,1970 年入愛荷華大學英文系創作班進修,獲藝術碩士學位。詩集《鄭愁予 詩集》被列為“影響臺灣三十年的三十本書”之壹。詩人在 80 年代 曾多次選為臺灣各文類“最受歡迎作家”,名列榜首。曾獲青年文藝獎、 中山文藝獎、 *** “新詩推薦獎”及“國家文藝獎”。作品已有八種 歐、亞文字譯介。 成名作《錯誤》在臺灣首次發表時,因為該詩的最後壹句“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壹時間整個臺灣 島都在傳誦“達達的馬蹄”之聲。1986 年,臺北《文訊月刊》舉行問卷 調查鄭愁予簡介,被讀者送到“最受歡迎作家”詩類之首,也是所有文類作家中得 票最多的人。問卷說,讀者遍及各地區、階層、行業以及生活形態迥 異的“族群”。之後鄭愁予簡介,《文學家》雜誌與臺灣大學生問卷,結果幾乎相 同。《文訊》的問卷並列出小說票數最多的人是張愛玲。另壹由洪範 書店出版的《隨身讀》系列,以銷數論,臺北《 *** 》與花旗銀 行合選的“影響臺灣三十年的三十本書”,《鄭愁予詩集》是唯壹被選 入的詩集。鄭愁予臺北《聯合報》選出50 年代的30 部文學經典,《鄭 愁予詩集》列為詩類“前茅”。電腦選舉,得票第壹。“90 年代初期, 香港 *** 審定的高中國文教科書選用我的兩首詩,也是唯壹的新詩。 鄭愁予臺灣自去年起,在重新審定的高三國文課本裏選用新詩,包括 我的作品,我的詩進入了中學教室,也給我帶來壹些新鮮的懷舊和責 包括《夢土上》《衣缽》《窗外的女奴》《鄭愁予詩選集》《鄭愁予詩集》《燕人行》《雪的可能》《蒔花剎那》《刺繡的歌謠》《寂寞 的人坐著看花》等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