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自貢也有地震
----西面壹條為強地震帶,屬於南北地震帶的壹部分,基本上沿著廣元、綿陽、德陽、成都、雅安、樂山、宜賓幾市的西部分布,事實上也是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的界限。這次的大地震就發生在這條帶的龍門山山前斷裂上。雖然成都平原主體不在地震帶上,但是由於距離地震帶太近,平原西半部受到的破壞非常嚴重,都江堰市區烈度達9~10度,彭州、綿竹都在9度以上;平原東部邊緣的綿陽達到了7度,成都市區超過6度。在歷史上,西部山區地震造成的懸湖引起洪水淹沒平原不止壹次,目前綿陽正處於堰塞湖的嚴重威脅中。所以,成都平原為地震高危險區已是不爭的事實,片面強調“非地震帶就是安全的”具有嚴重的誤導性。在11度強震帶興建只有8度設防的紫坪鋪水庫,在成都頭頂上懸了壹大盆不知道什麽時候會傾瀉而下的水,實在不是壹個明智的做法。
----東面壹條為弱地震帶,為華鎣山基底斷裂,它的走向是東北-西南,北段基本上沿著華鎣山脈分布,南端則穿過重慶北、榮昌、瀘州北、富順、自貢、宜賓,歷史上地震頻率低、震級低,最強記錄為1857年重慶小南海6.2級地震。但近30年來有活動加劇的傾向,易發4~5級的中等地震。重慶渝北區統景曾於1987年發生過震級為5.2和5.4的雙震。該區南部榮昌、自貢、宜賓、渝北,近年來地震均超過或接近歷史最高震級,這是值得警惕的。而且由於震源淺(1997年宜賓5.4級地震震源深度5km)、烈度大(極震區常達7度以上),危害往往比其他地區的同級地震大。
這次地震雖然不是汶川地震余震,但跟汶川地震有壹定聯系,汶川地震能量巨大,引發了較大區域內構造應力調整,我推測,這次地震也是構造應力調整的結果。另外,跟自貢產鹽有關,自貢幾乎都是巖鹽,需要用水稀釋之後,再從地底抽上來,目前喜歡采用高壓註水的手段,有研究表明,高壓註水可能會誘發地震,但兩者之間有沒有必然的聯系,還不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