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國際漫評 - 以色列為了降房價打中國的主意是怎麽回事?

以色列為了降房價打中國的主意是怎麽回事?

最近,當中國人還在為新壹輪的房屋限購政策而愁眉不展時,在亞洲的西岸,地中海的東岸,以色列貌似已經為自己的高房價問題找到了解決方案——跟中國借工人。

危機

3月真是北京繁忙的外交月,前腳剛送走乘鍍金扶梯的沙特土豪國王,後腳,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就帶著超百人的商界代表團訪華,堪稱史上最大規模。3月20日,中以雙方在閉門會談後簽署四項協議:《中以經濟技術合作三年行動計劃》《中以***建國家聯合實驗室諒解備忘錄》《中以招募中國工人在以特定行業短期工作協議》以及《中以修改民航協定議定書》。

其中,《中以招募中國工人在以特定行業短期工作協議》中稱:以色列將引入兩萬名中國建築工人。而且,根據中國商務部和以色列內務部1月4日簽署的會談紀要,以色列將在正式簽署協議後的半年左右時間內引入約6000名中國工人。

為什麽偏要中國建築工人?答曰:為了救市,什麽市?房市唄。

跟中國壹樣,以色列現在也被“住房問題“困擾。

在2006年到2016年的10年間,以色列的房價猛漲了82.1%,但尷尬的是,雖然房價壹路飈高,住宅建築產出的實際增長率卻為零。政府不造房,房價哪能不上漲?2011年,以色列還因為房價上漲過快,爆發過30萬人的街頭抗議。以色列房屋部長庫蘭就曾不無憂慮地表示,以色列的住房危機正在升級,嚴重影響了國家的長治久安。

所以,2015年內塔尼亞胡新政府上臺後,就把解決住房問題當做了頭等大事。怎麽辦?當務之急就是增加供給,造房子!內塔尼亞胡曾就此表示:“這是降低房價必要和重要的壹步……建造許多公寓,從而增加供給,最終改變房價走勢。”為此,以色列定了壹個小目標:100萬套住宅。

但以色列這個國家,人雖然不多,但以色列人少有從事建築、基建等工種,本地巴勒斯坦人和外勞成為建築工人的主力。不過,當地建築工人好像對這份工作熱情並不高,從業人數不夠,建造效率完全跟不上趟。所以,這也是以色列向中國引進建築工人的原因。對中國來說,造點房子,簡直不要太容易,這些年我們就是這樣發展起來的。

但大量引進勞工,必然沖擊本地勞工市場。所以為此,以色列住房委員會還頂住了國內承包商和建築商的反對壓力,引進外國建築公司,進入以色列房地產市場。通過國際招標的方式,選擇了6家住房建設經驗豐富、財務狀況穩定的外國公司。最終選出的6家公司中,居然有5家都是中國公司。

癥結

我們先看看以色列高房價到底是怎麽造成的。

首先,以色列的地形條件決定了其人口分布。以色列位於地中海的東南方向,沿海為狹長平原,東部有山地和高原。以色列的人口主要分布在以耶路撒冷和特拉維夫、海法為代表的大中型城市。大量聚居的人口促使有限的住房成為稀缺資源。其次,以色列的房屋也面臨壹個土地使用權的問題。據以色列時報記者大衛·霍羅維茲介紹,以色列的不少房屋因為土地所有權歸教會所有,所以在買房時,買主面臨跟之前中國人買房時類似的擔憂:房子倒是住進去了,土地使用權到期了怎麽辦? 就這樣,不少土地所有權不明的房子被買房者排除在外。而這又變相縮減了住房供應。

另外,以色列還存在大量的“鬼屋“,倒不是因為屋子鬧鬼,而是因為這些房屋的所有者都是外國業主。這些外國業主買房只是用來旅遊度假,平常就空置。所以,壹邊是當地居民求房無門,壹面又是大量空置。如何將存量房和空置房“逼出來”成了以色列政府苦惱的問題。為此,以色列政府推出了空置稅,通過查這些“鬼屋”的水電費賬單確定是否空置,從而收取每年可能高達幾千美元的空置稅。

但根本問題還在於房子供應量太少。國家為住宅建設提供的土地數量,深刻影響著建築商開工的數量。比如,在2014年,政府有足夠的土地上市,開發商創造了5.5萬戶住房,而到了2015年,政府供地縮緊,這壹數字就下降到4.42萬戶。等到2016年頭10個月,這壹數字就只有2.92萬戶。土地供應量上不去,房價能不漲麽?所以,為了提高土地供應量,從去年開始,以色列政府推出政策,允許工業用地在滿足條件下轉為住宅用地。

政府也推出經濟適用房,即通過抽簽方式給年輕家庭購買經濟適用房的機會。與中國相似,房產商只有建造壹定比例的廉租住房,才能獲得新項目的建築權。但壹些經適房位於約旦河西岸地區的猶太定居點,以及擴張後的耶路撒冷的猶太社區,這些經適房壹般都提供給買不起房的人,但便是便宜,畢竟在巴以沖突的前沿,很不安全吶。對於有錢或沒有資格買經濟適用房的人來說,只有買城市裏的商品房了。政府為了實現“居者有其屋”的理想,嚴厲打擊炒房、囤房者。為此,以色列推出了針對擁有三套及以上房產者的房產稅計劃。但是,稅上去了,房價和租金也跟著上去了。

所以,以色列政府思來想去,還是要增加供給,多造房子才是解決住房危機的治本之策,於是就有了2萬中國建築工人的引進計劃。

安全

文章寫到最後,恐怕不少島友會擔心中國工人的安全問題,畢竟巴以並沒有停止沖突狀態,前些年也發生過多起哈馬斯炸彈襲擊約旦河西岸猶太人定居點,造成中國工人死傷的慘劇。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中國外交部多次重申中國勞工不會參與到約旦河西岸東耶路撒冷的施工,這是壹個基本的原則,也是保證中國勞工安全的底線,想必這次中以雙方簽訂2萬建築工人入以的協議時,中國還會再次強調。

但以色列本國的勞工制度,尤其是外籍勞工制度,還存在很多漏洞,造成不少外籍勞工尤其是亞洲勞工被坑。以色列是猶太國家,壹直擔心外勞過多,沖擊當地勞工市場,甚至改變猶太國屬性,所以政府有意識地控制外勞數量,設置了嚴格的門檻。但另壹方面,當地以色列人又不喜歡幹體力活,諸如建築、基建等項目又急需外勞,所以,外勞在以色列的境地很尷尬。

以色列規定,要使用外籍勞工,需要用工單位向以色列勞務部門提出申請,勞務部門核準後,壹方面給內務部報備,申請工作簽證,另壹方面交中介部門招募外勞。中介部門則發布廣告招募,但為了防止外勞隨意找工作,影響本地勞工市場,所以還向外勞收取壹定保證金。政府對外勞則嚴格規定工作期限,限定雇主。也就是說,在壹個期限內,外勞只能給壹個雇主打工,不能隨便解除合同,如果違約,就要被遣返。但全世界的中介都壹副德性,層層轉包下,外勞交付的保證金越來越高,很多外勞到了以色列以後,發現賺的錢抵不上保證金,於是就延期滯留或者打黑工。

其中,就有不少黑工被稀裏糊塗派到了約旦河西岸等爭議地段打工,暴露在極端組織的炮火之下。最近幾年,巴以沖突雖然消停些了,但這個危險還是存在。壹個重要的誘因就是以色列過於嚴苛的用工制度,沒有切實保護外勞權益。

當然,以色列當地的壹些宗教右翼分子壹直在鼓吹國家在約旦河西岸的爭議地段多建經濟適用房,以鼓勵以色列居民去定居。但事實上,爭議地段因為處在沖突前沿,交通、消費、教育等等都很不方便,定居的還是極少數,大部分居民還是生活在以色列非占領土上。以色列本來就地廣人稀,圈地造房有的是地方,只要中國建築企業和工人不跑爭議地段施工,保證安全是沒有任何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