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緬甸的局勢怎麽樣了,現在怎麽很少報道了。
由於緬甸政府對民族問題、民主問題沒有處理得當,引發遊行中的沖突。美國總統布什於當地時間9月27日向中國外交部長明確表示希望中國運用自己的影響力盡快協助平復緬甸矛盾。
緬甸國內事件理當緬甸政府自己搞定,美國如此緊張不知為何。
關註緬甸問題的人士都會對今年壹月份的壹個事件記憶猶新,那就是聯合國當地時間1月12日下午,英美拋出“緬甸問題決議草案”,中國動用否決權否決了該草案。緬甸問題決議草案”聲稱“緬甸局勢已經對地區及國際和平與安全構成威脅”,需要對緬甸采取強硬態度。中國、俄羅斯、南非等國均投下了反對票。泰國、老撾均明確表示反對英、美的這些態度。東盟大部分國家也不贊成美國對緬甸所持觀點。1月13日晚類似“新聞聯播”的緬甸電視8點檔新聞中斷正常播出節目,專門感謝中國等國家對緬甸的支持。“
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凡事必有因果。美國聯合英國之所以長期關註緬甸定然有其原因。布什壹上臺就把緬甸列為6個“暴政前哨國”之壹。要弄清美國的想法就要先觀察其對象的處境。緬甸地處南亞,連接中國、印度,是東南亞內陸面積最大的國家,也是唯壹連接東南亞和南亞的陸路通道。占有緬甸便可扼守南亞洲陸路咽喉,北可制衡中國,西可遏制印度,南可控制南太平洋。遏制中國能源海上通道,削弱中國南海影響力的目的可輕松達到。加上美國在中國東海外圍的軍事勢力,在北亞——韓國、日本的軍事勢力,在西部中亞的軍事勢力,美國便完成了對中國的全面包圍,壹旦冷戰或熱戰,美國均先行占領了有利地形。
所以,美國對緬甸的關註與對朝鮮的關註如出壹轍。面對海洋日益重要的當代,緬甸對中國的戰略影響比朝鮮更為重要。中國把不輕易使用的否決權投出決非意氣用事,更是非投不可。
中國的人均水平還很低,但是中國綜合國力在世界已經不容小覷,正是這種情況引發了美國在體制與利益方面的憂慮,從而對中國壹再布局防範。
中國有句古話: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美國在別國周圍布防的時候應當首先考慮自己是否喜歡被其他國家布防。美國在幹涉其他國家內政的時候應當首先考慮自己國家的事情是否喜歡別國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