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國際漫評 - 宇航員在外太空,看到的宇宙是白天還是黑夜?

宇航員在外太空,看到的宇宙是白天還是黑夜?

目前在外太空飛行並且載人的只有國際空間站,國際空間站在距離地面400公裏高度軌道上繞地球飛行,大約90分鐘就會繞地球壹圈。原本在地球上24小時只能看壹次的日出和日落,在太空繞地球運行的時候能看16次。

太陽直射點在地球表面的南北回歸線之間往復移動,它決定著晝夜的長短,同時地球的自轉決定著晝夜的更替。其實說白了,地球是球型的,太陽光理論上最多只能照射到地球的半個球體,被照射到的地方自然就是白晝,並從緯度上距離太陽直射點越近平均溫度就會越高。

那麽如果在外太空,被地球遮擋太陽光,按照定義同樣可以算作是黑夜,但如果沒有任何天體遮擋,那麽外太空就永遠都是白晝,除非有壹天太陽燃燒殆盡變成了白矮星。但是太空中的白晝和地面上的白晝有很大的區別。

首先在地面上白天仰望天空可以看到藍藍的天萬裏無雲,或者陰雨連綿烏雲密布,總之是有顏色的。但是在外太空,雖然也是白天,但是除了朝著太陽去看,其它天區完全是黑色的,並且是那種非常純粹的黑色。在我們的現象中夜空中應該布滿繁星,但根據宇航員的回憶,以及在太空中拍攝的照片,是完全看不到星星存在的。

其實主要還是因為沒有大氣層的幹擾吸收,太陽光是非常強的,因為太陽的亮度超過了所有其他的恒星和行星,我們的眼睛其實和相機壹樣,為了適應這樣的光亮強度,感光靈敏度會降到最低,那些微弱的星光自然就看不見了。

壹般我們看見國際空間站拍攝到的漫天星辰照片,都是當空間站飛行到地球的陰影來拍攝,並且曝光時間要足夠長才能捕捉到足夠的星光。這點跟在月球上拍攝照片類似,很多人說出了地球或者在月球上仰望星空就看不到星星了,認為星空是高級文明給我們設定的幕布。

太空是很神奇的地方,雖然看起來陽光很足,但如果是背對著陽光,實際上是非常寒冷的,因為熱的傳播有三種:熱傳導、熱輻射和熱對流,但是太空中接近於絕對真空,沒有介質存在。最後熱的傳遞只能靠熱輻射,因此在沒有光照的時候,溫度會非常低,但是有光照的時候溫度會非常高。

這樣的環境對於探測器是壹種嚴峻的考驗,例如我國航天員楊利偉在外太空執行任務的時候,曾聽見不明的敲擊聲音。很多吃瓜小夥伴認為是?外星人在敲窗?,當然這是玩笑話,實際上可能的原因就是探測器在繞地球運行的時候短時間內會經歷高溫和低溫的極致環境,最終熱脹冷縮產生聲音。

地球上生物的生物鐘實際上跟地球的自轉、公轉產生的晝夜交替季節更替都有很大的關聯性,但如果未來某壹天人類進入太空進行星際航行,那個時候沒有了晝夜交替的概念,也沒有了壹年四季的概念,向外望去就是無盡的星空,是真的會從生理和心理上對我們施加影響。

文/科學黑洞,圖片來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