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國際漫評 - 先秦時期石鼓文與石刻書是怎樣演變發展的?

先秦時期石鼓文與石刻書是怎樣演變發展的?

除了用甲骨書和青銅書外,古人又有了新的發現,這就是在石頭上刻字。石頭乃天然之物,來源甚廣,又大又重,難於毀棄,刻寫面積大,易於模拓,因此它是壹種理想的廉價的書寫材料。於是,人們把石頭也當做書寫材料,甚至將整篇作品或整部著作刻於石上,供人閱讀和拓印。刻在石頭上的文字作品,被稱為“石刻書”。以石為書跨越了漫長的歲月,其中大致包括:石鼓文、碑刻、摩崖文字、石刻經文、玉刻,以及由刻石興起而出現的拓印技術。

石鼓文,也稱“獵碣”或“雍邑刻石”,是我國現存最早的石刻文字。石鼓文是在唐代初期發現的,***10枚,分別刻有大篆四言詩壹首,***10首,***計718個字。

石鼓文無具體年月,它的內容最早被認為是記敘西周時期第十壹代君主周宣王出獵的場面;也有人認為它作於秦惠文王之後,秦始皇之前;還有人認為它是漢代或者魏晉時期的作品。其中“先秦說”被多數人認可。

唐代初期在陜西鳳翔考古挖掘所得的石鼓文,被認為是戰國時期秦國的石鼓。該批石鼓形狀並不規則,底大而平,頂略小而圓,四周刻有文字。石鼓***10個,每個鼓記載文字自9行至15行不等,每行刻有5至7個字。

石鼓上刻有詩歌,其中有壹首四言詩歌是歌頌美好的田獵宮囿:吾車既工,吾馬既同;吾車既好,吾馬既寶。詩歌字體是篆書,後人把石鼓上的這種文字稱“石鼓文”。

石鼓文的字體,上承西周銘文,下啟秦代小篆,具有重要的價值。橫豎折筆之處,圓中寓方,轉折處豎畫內收而下行時逐步向下舒展。其勢風骨嶙峋又楚楚風致,確有秦代那股強悍的霸主氣勢。然而更趨於方正豐厚,用筆起止均為藏鋒,圓融渾勁,結體促長伸短,刀稱適中。古茂雄秀,冠絕古今。

石鼓文是集大篆之大成,開小篆之先河,在書法史上起著承前啟後的作用。石鼓文被歷代書家視為習篆書的重要範本,故有“書家第壹法則”之稱譽。

石鼓色質灰暗堅硬,表面粗糙,鑿成鼓狀,謂之“碣”。而漢代以後,刻石的形狀由圓柱形變成長方形,表面打光磨平,宜於刻字,稱為“碑”。古時碑長壹般壹米至五六米不等,通常分上、下兩部分,上部刻有碑名,以龍、虎、飛鳥為飾物,下面刻寫死者的姓氏、生辰,反面有子孫姓名。為防止巨重碑沈陷土中,往往另制壹塊長方形或方形的平面石版,依照石碑的寬度和厚度,刻成壹個凹入的槽,將碑石嵌入槽中,來增加碑底面積,使石碑不易下沈。鋪在底下的石版稱“碑座”。

唐代大碑或禦碑,碑座都刻成壹個巨大的赑屃。在赑屃上鑿壹個槽,將碑身立植於槽中。赑屃又名霸下,是龍王九子之壹,因他力大無比,喜歡負重,後人根據這個神話,用其作為碑座。

石碑用來記載歷史大事,或紀念逝去的人物,以留傳後世。通常豎在紀念地前、建築物的庭院內,或立於墳前。石版立於地上為“碑”,置入墓內為“墓誌”。

除碣、碑石刻之外,也有刻字於崖壁之上的,稱為“摩崖”。大凡名勝古跡,常有古代名人誌士的詩文及遊客遊興即發之作,題刻於崖壁之上。

5世紀起,許多佛教聖地興起開鑿佛像石窟的風氣,有山西雲岡石窟、河南龍門石窟,及甘肅敦煌石窟,都刻有許多佛教塑像。其中塑像最大,刻文最長的是龍門石窟。在該窟現存的2000多件施主的題名中,約有半數刻於7世紀之前。

龍門山上有大塊摩崖10多處,其中最著名的是唐代書法家褚遂良寫的《伊闕佛龕碑》,這是唐代刻石的名品,此外有《心經》、《涅槃經》,都是初唐時刻寫的精美小楷。

泰山上也有歷代摩崖文字,最著名的有兩處:壹處是經石峪的佛經,北齊時所刻;壹處是唐玄宗李隆基親筆寫的《紀泰山銘》,這兩處都是大字深刻,氣象雄偉。經文世代相傳,全靠手工抄寫,加上各家經師註釋各異,難免混淆不清。

儒家刻石,主要用以弘揚其學術思想,同時對其他學術的傳播也產生很大影響。後來出現的佛家刻石和道家刻石,它們雖然較儒家刻石稍晚,但在數量與規模上,更顯宏偉。

道家經典的刻石較儒家為晚,以《道德經》為多。唐代以來,《道德經》的石刻至少有8次,最早的於708年刻制,立於河北易州。隨後的道家刻石有:739年立於河北邢臺的《道德經》幢,880年立於江蘇焦山的《道德經》幢。

古代玉刻也是古籍的形式之壹。在古代,玉也是壹種書寫材料,書寫的玉簡長方形的稱“圭”,A形稱“笏”。上等美玉為皇帝專用,次等供臣使用。玉在當時十分珍貴,深受達官貴人青睞,現知最早的有刻文的古玉,出自河南安陽殷墟。其中有壹玉符,刻有3字,可能是商代官員的通行證;另壹件小玉飾,刻有11字,分兩行書寫,是商王賞賜給臣子雝的。還有玉魚壹條,朱文書寫,用以辟邪。玉簡在古代用作封禪王位、祭祀書寫、盟書材料。據說漢高祖封禪所用玉簡上刻有170個隸體字。

盟書是古代天子與諸侯之間、諸侯相互之間及諸侯與士大夫之間為政治利益相互約束,向神盟誓時寫在石上的載辭。盟書又稱“載書”。在古代每遇大事,必舉行集合,訂立公約,對天立誓。盟誓時,先寫載辭,殺牲畜,立盟之後,盟辭壹式兩份,壹份要保持在專門管理盟誓活動的機構盟府內;另壹份埋入地下。春秋後期,奴隸制度動搖,戰事連綿,天子說話失靈,諸侯活動頻繁,盟誓之風大盛。

1965年,在山西候馬晉國都城遺址陸續出土玉簡壹批,***數百件。載文最多的為220字左右。據考證,此為春秋時期盟誓活動的“盟書”,被稱為“候馬盟書”。

這是壹種特殊的文字記載,它為研究春秋後期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階級鬥爭,以及了解古代盟誓制度和書法藝術等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由於刻石的興起,才出現了拓印技術。石面上所刻的字,都是正面凹入,可先將壹張薄紙用礬及白芨水浸泡,貼在刻石的表面;以軟刷將紙刷刀,再輕輕捶打,將紙嵌入銘文的筆畫之內,待紙幹後,以細布包裹棉花做成的拓包,蘸以墨汁,將它在紙上均刀捶拓,將紙剝下來,便得到了相同的復本。這壹操作過程就叫“拓”。用墨汁者稱“墨拓”,用紅顏料者稱“朱拓”。單張叫“拓片”,裝連起來叫“拓本”。據《隋書·經籍誌》的記敘,隋代皇家藏書樓拓石文字,以“卷”為單位,包括秦始皇東巡會稽的石刻壹卷,《熹平石經》殘文34卷,《魏三體石經》117卷,並述及梁室所藏石刻文字,在隋時已散佚。表明拓本在隋以前便已經出現了。

壹般認為,拓印廣泛使用當在南北朝時期,從《舊唐書·職官誌》、《新唐書·百官誌》的記載中可以得知,唐代宮廷中還有專司拓印的“搨書手”,如718年,唐代集賢書院就有搨書手6人。現存最早的拓片,壹般認為是敦煌發現的唐太宗手寫刻石《溫泉銘》,是654年所拓。敦煌石窟內還有9世紀的拓本《金剛經》,還有歐陽詢的《化度寺碑》等。拓本成為壹種圖書類型,後期的主要作用已不再是傳播知識,而是書法藝術借以流傳的壹種特殊類型的圖書,書法愛好者可從拓本中掌握古代著名書法家的技法和藝術。

總之,從先秦開始,上述這些不同形式的石書,經後世不斷發展,更加完善,在古籍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並產生了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