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是形而上和形而下
形而上,是對具體的客體的抽象和超越。形而下,是具體的,可以捉摸到的東西或器物。
所謂“形而上”是指具體的物質、物體的形態之上,高度抽象、總體概括的內容,所以有“形而上者謂之道”的說法。即“形而上”是脫離了具體物體形象,看不見、摸不到的認知、思想、精神、道理、理論等意識形態和規律法則。
形而下則指具體的、客觀的物質分類,依如生物分類界、門、綱、目、科、屬、種之下,各種客觀物體分類之下的非常具體的有形態、形狀的具體東西,所以有“形而下者謂之器”。
正確而全面的理解“形而下者謂之器”這句話,那麽,“形而下”可以包括具體的時間、空間、環境(場合)、人、事、物的個體。
形而上學用孤立的靜態思維來觀察和分析事物。物理學習是指用客觀的、能動的、辯證的思維來觀察和分析事物。形而上學是對科學無法證明的事物的研究,即沒有身體,不能被看見或觸摸。對物理的研究是客觀的、物理的和事物的。
來源出處:
清代學者戴震說:“形謂已成形質,形而上猶曰形以前,形而下猶曰形以後”(《孟子字義疏證·天道》)。以未成形為形而上,已成形為形而下。《易傳》提出這壹對概念後,在中國哲學史上逐漸被哲學家引申為表述抽象和具體、本質和現象、本源和派生物的範疇。
朱熹說:“理,形而上者;氣,形而下者。自形而上下言,豈無先後。”(《朱子語類》卷壹)相反,唯物主義者認為,形而上的東西不能脫離形而下的東西存在。王夫之認為,“先有形而下後有形而上”,反對玄學和理學對“形而上”、“形而下”的唯心主義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