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視眼是怎麽形成的
遠視眼的形成:
1、眼球前後徑短,不使用調節時,平行光線入眼內,在聚焦前就已達到視網膜,形成模糊影像。這種遠視眼叫作軸性遠視。這是產生遠視眼最常見的原因,也是正常發育必經階段。嬰兒眼球短,輕度遠視眼居多,隨年齡增長,眼軸漸漸變長,遠視度數也隨之下降。
2、眼球屈光面彎曲度小,可以減弱屈折力,產生遠視眼。這種遠視眼叫作彎曲性遠視。常見為角膜彎曲度異常,如扁平角膜。
3、屈光間質的屈光指數低於正常,也可引起遠視眼,叫作指數性遠視。如白內障摘除術後(相當於眼內缺少了壹個凸透鏡),屈折力大大下降,則為高度遠視眼。
擴展資料:
臨床表現
1、視疲勞及視力障礙
常引起不同程度的視力降低和視疲勞。由於遠視眼無論看遠或視近都必須動用調節作用,故除遠視度數小且年齡又輕者外,在看書寫字或其他視近工作時,很易產生視覺疲勞,即視近用眼稍久,則視力模糊,眼球沈重,壓迫感,酸脹感,眼球深部作痛,或有不同程度的頭痛。
眼部容易出現結膜充血和流淚。頭痛部位多在額部或眶上部,有時引起肩胛部不適,偏頭痛,甚或惡心、嘔吐等。這些癥狀都是因動用調節作用引起的,故稱為調節性視疲勞。
2、全身癥狀
遠視眼除易引起調節性視疲勞外,也有時引起全身癥狀,特別是神經系統的變化。
3、調節和集合聯動失調
遠視患者註視遠目標時,兩眼視線必須平行,即不需要集合,但必須調節;當兩眼註視近目標時,其所用調節也常大於集合,造成調節和集合聯動關系的失調,輕者可成為內隱斜,重者便出現內斜視。
4、眼部變化
較高度數的遠視眼可見眼前部和眼底變化。常見眼球比較小,外觀眼球呈輕度凹陷狀,前房淺,瞳孔較小。由於經常調節緊張,結膜充血,可伴有慢性結膜炎,瞼腺炎及瞼緣炎。遠視眼由於阿爾法(Alpha)角大,視軸常在光軸的鼻側,故外觀呈假性外斜視狀。
中度和高度遠視眼,常有不同程度的眼底變化,較常見的是假性視神經炎,少數重者可呈假性視盤水腫。
百度百科-遠視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