鍥而不舍的解釋是什麽?
鍥而不舍 [ qiè ér bù shě ]
解釋:鍥:鏤刻;舍:停止。不斷地鏤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出自:春秋.荀子《荀子·勸學》:“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翻譯:(如果)刻幾下就停下來了,(那麽)腐爛的木頭也刻不斷;(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麽)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鍥而不舍的近義詞:鐵杵成針、愚公移山、水滴石穿、繩鋸木斷、細水長流
壹、鐵杵成針 [ tiě chǔ chéng zhēn ]
解釋: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出自:明·鄭之珍《目連救母·四·劉氏齋尼》:“好似鐵杵磨針,心堅杵有成針日。”
譯文:就像是鐵棍磨成針壹樣,只要內心堅定就終有成功的壹天。
二、愚公移山 [ yú gōng yí shān ]
解釋:比喻堅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堅定不移地進行鬥爭。
出自:戰國 列子《列子·湯問》記載:愚公家門前有兩大座山擋著路,他決心把山平掉,另壹個老人智叟笑他太傻,認為不能能。愚公說:我死了有兒子,兒子死了還有孫子,子子孫孫是沒有窮盡的,兩座山終究會鑿平。
三、水滴石穿 [ shuǐ dī shí chuān ]
解釋:水不停地滴,石頭也能被滴穿。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斷努力,事情就壹定能成功。
出自: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張乖崖為崇陽令;壹吏自庫中出;巾下有壹錢。乖崖杖之。吏曰:‘壹錢何足道?乃杖我也!’乖崖授筆判曰:‘壹日壹錢;千日千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譯文:張乖崖在崇陽縣令;壹個官員從庫中出;頭巾下有壹錢。張乖崖杖的。官員說:‘壹錢什麽問題?妳要打我啊!張乖崖提筆判說給’:“壹天壹錢;壹千日就是千錢;用繩子不停的鋸木頭,木頭會斷;水不住往下滴,時間長了能把石頭滴穿。’”
四、繩鋸木斷 [ shéng jù mù duàn ]
解釋:用繩當鋸子,也能把木頭鋸斷。比喻力量雖小,只要堅持下去,事情就能成功。
出自: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十:“壹日壹錢,千日千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譯文:壹天壹錢;壹千日就是千錢;用繩子不停的鋸木頭,木頭會斷;水不住往下滴,時間長了能把石頭滴穿。’
五、細水長流 [ xì shuǐ cháng liú ]
解釋:比喻節約使用財物,使經常不缺用。也比喻壹點壹滴不間斷地做某件事。
出自:清·翟灝《通俗編·地理》引《教經》:“汝等常勤精進,譬如小水常流,則能穿石。”
譯文:妳們常常努力精進,比如小水常流,那麽就能穿透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