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疾人成功的故事3篇
如果發現自己不能創造奇跡,那就努力讓自己變成壹個奇跡。以下是我分享的殘疾人成功的故事,壹起來和我看看吧。
殘疾人成功的故事(壹)
張海迪被譽為身殘誌堅的壹代楷模,自學成才的著名作家,出版了長篇小說《輪椅上的夢》、《絕頂》、《天長地久》,散文集《鴻雁快快飛》、《向天空敞開的窗口》、《生命的追問》、《我的德國筆記》等,翻譯了《莫多克壹頭大象的真實故事》、《麗貝卡在新學校》等外文著作。她現任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主席。
她用頑強的意誌粉碎了醫生對她生命長度的預言,她用積極的態度努力過好每壹天,不斷拓展生命的寬度。在上世紀80年代,她堅韌不拔的精神,讓全國年輕人看到了奮鬥的力量,鼓舞了壹大批中國青年。她就是被譽為?八十年代新雷鋒?和?當代保爾?的張海迪。
即使翅膀斷了心也要飛翔
張海迪,1955年9月出生於濟南壹個知識分子家庭。她擁有壹個幸福的童年,快樂而活潑,成天蹦蹦跳跳跑來跑去,似小燕子般到處飛翔。可惜,蹦蹦跳跳的時光是那樣短暫。1960年壹個明朗的早晨,玩具室裏剛上完壹節?課?,她和小同伴們嘻笑著朝門外跑去,忽然跌倒了。從此,雙腿喪失了知覺,張海迪也喪失了關於腿的記憶。
張海迪當年不知道自己患的是脊髓血管瘤,病情反復發作,非常難治。五年中,她做了3次大手術,脊椎板被摘去6塊,最後高位截癱。這樣,原來天真活潑的張海迪,只能整天臥在床上。當年,醫生們壹致認為,像這種高位截癱病人,壹般很難活過27歲。
看著夥伴們高高興興地背著書包上學校,終於有壹天,張海迪按捺不住心中的渴望,對媽媽說:?媽媽,我要上學!?可是因為自己的生活不能自理,所有的學校都不接收。
病魔是無情的,每當病痛折磨她時,堅強的張海迪沒有流淚,疼得實在厲害時,為了分散註意力,她就猛揪自己的頭發,打算用壹種疼痛來代替另外壹種疼痛。漸漸地,她揪下來的頭發,都能編成壹條辮子了!
對張海迪來說,家是壹所特殊的學校。在這個特殊的學校裏,聰明、好學的張海迪學拼音,學查字典,學壹個又壹個生字。她趴在床上,用胳膊支撐著身體抄書,學完了壹本又壹本小學課本,沒有人催問,沒有人檢查督促,更沒有考試和考試中的競爭,全靠著自學。努力是加倍的,成功的喜悅也是加倍的。於是,她的學習自覺性、學習樂趣與生活的意誌,還有思維能力,便隨著知識壹起增長起來了。通過非同尋常的努力,她還練素描、學寫生、臨摹名畫、學會了識簡譜和五線譜,並能用手風琴、琵琶、吉他等樂器彈奏歌曲。
1970年 4月,張海迪跟著帶領知識青年下鄉的父母,來到沒有電燈和自來水、生活也十分艱苦的農村生活。她發現小學校沒有音樂教師,就主動到學校教唱歌,課余還幫助學生組織自學小組,給學生理發、釘扣子、補衣服。
當看到當地群眾缺醫少藥帶來的痛苦,張海迪便萌生了學習醫術解除群眾病痛的念頭。她用自己的零用錢買來了醫學書籍、體溫表、聽診器、人體模型和藥物,努力研讀了《針灸學》、《人體解剖學》、《內科學》、《實用兒科學》等書。為了認清內臟,她把小動物的心肺肝腎切開觀察,為了熟悉針灸穴位,她在自己身上畫上了紅紅藍藍的點兒,在自己的身上練針體會針感。
起初,她在白菜疙瘩上、在蘿蔔上紮。在白菜疙瘩上進了幾天以後,就在她自己身上進針,她覺得醫生就是要這樣,首先要自己感覺。曾有人問她,海迪是不是妳的腿沒有知覺,妳的胸以下沒有知覺,妳在自己身上紮針不痛苦啊?她說:?恰恰相反,我最開始針灸的時候,是紮自己最疼的地方,比如臉上的穴位,包括印堂穴,紮了以後是什麽樣的感覺,我要知道。?功夫不負有心人,她終於掌握了壹定的醫術,能夠治療壹些常見病和多發病,在十幾年中,為群眾治病達1萬多人次。
天才在痛苦中誕生
後來,她從保爾?柯察金和吳運鐸的事跡中受到鼓舞,從高玉寶寫書的經歷中得到啟示,決定走文學創作的路子,用自己的筆去塑造美好的形象,去啟迪人們的心靈。她讀了許多中外名著,寫日記、讀小說、 背詩歌、 抄錄華章警句。認準了目標,不管面前橫隔著多少艱難險阻,都要跨越過去,到達成功的彼岸,這便是張海迪的性格。
1981年,張海迪的事跡開始受到媒體的關註。當年12月29日,《人民日報》的頭版頭條報道了張海迪身殘誌堅、勇鬥病魔的事跡,她那堅韌的鬥誌像火壹樣迅速點燃了人們的激情。隨後,當地***青團組織、婦聯、黨報都紛紛報道她的事跡,各級單位也力邀她去座談。
1983年2月28日,時任團中央書記處書記、全國青聯主席的胡錦濤,親自主持召開?首都新聞單位聽取張海迪同誌事跡介紹會?;3月1日,《中國青年報》頭版刊發了《是顆流星,就要把光留給人間》壹文,再次重點報道了張海迪自強不息的感人事跡;3月7日,***青團中央授予張海迪?優秀***青團員?稱號,全國婦聯授予她?三八紅旗手?稱號。全國上下掀起了壹股?向張海迪學習?的旋風。
在鮮花、掌聲和贊譽的包圍中,張海迪面臨人生道路上新的抉擇。經過深深的思考,她認為:生命的最終意義是要努力實現在精神上的追求。
1985年,張海迪拿起筆來義無反顧地投入長篇小說《輪椅上的夢》的創作之中,這壹寫就是五年。由於長時間坐在輪椅上,導致她身體多處長了褥瘡,長時間用胳膊支撐身體,她的衣袖磨破了壹只又壹只,肘關節的老繭掉了壹層又壹層,右胳膊也因長時間支撐身體導致血管變粗而殘疾。
夏天的濟南,有?火爐?之稱,沒有知覺的下身排汗本來就困難,小電扇吹出的又都是熱風。為了降溫,每隔壹會兒,她就將頭發用自來水浸濕,再坐到電扇前猛吹;壹到冬天,房間裏又冷得像冰窖壹般,就是穿上厚棉衣,每年也要凍感冒幾次,而她壹感冒就要發燒好幾天,甚至還有可能危及生命。對此,張海迪從不後悔,反而認為,寒冷能讓人頭腦更清醒,增加更多的人生感悟。
1990年,《輪椅上的夢》出版後全國發行。緊接著,張海迪又進行了第二部書《生命的追問》的文學創作。為了滿足讀者的購書欲望,這本書連續印刷了十次。張海迪感慨道,?作為壹名作家,還有什麽比讀者喜愛妳的作品更能讓妳幸福的呢於是,她又筆耕不輟,創作出了長篇小說《絕頂》、散文集《鴻雁快快飛》、《向天空敞開的窗口》等,同時翻譯了多部國外優秀文學作品。
我像顆流星,要把光留給人間
2008年11月,張海迪當選為中國殘聯第五屆主席團主席。她說:?我要振奮精神,讓自己的精神飛翔。我也希望在困境中的殘疾人兄弟姐妹要有信心,生活正在改變,壹定會越來越好我和很多同誌都會盡最大的努力,為殘疾人擁有更好的生活貢獻自己的力量。?
壹直在為改善殘疾人生存狀況不懈努力的張海迪,曾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為殘疾孩子唱歌,在世界婦女大會上呼籲關愛殘疾女童,她經常去福利院、特教學校看望孤寡老人和殘疾兒童,給他們送去禮物和溫暖。她以自己的事跡和歌聲鼓舞著無數青少年奮發向上。在擔任全國政協委員期間,多次為殘疾人的社會福利和保障撰寫提案。在2004年的全國政協會議上,她提交了《關於殘疾人駕駛汽車的提案》,引起了強烈的社會反響。
張海迪多年來做了大量的社會工作,她為下鄉的村裏建了壹所小學,幫助貧困和殘疾兒童治病讀書,還為災區和孩子們捐款,捐獻自己的稿酬六萬余元。她還積極參加殘疾人事業的各項工作和活動,呼籲全社會都來支持殘疾人事業,關心幫助殘疾人,激勵他們自強自立,為殘疾人事業的各項工作和活動,為殘疾人事業的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這些事跡讓人們記住了張海迪,記住了那個說過?是顆流星,就要把光留給人間?的?灰姑娘?,記住了那個數次打破醫生對她生命期限的預言、昂頭笑對人生的?弱女子?。?愛美愛笑愛生命,至情至性張海迪?,這是壹位采訪過她的記者的感言,也是對她最精到的描繪。
年過五旬,當年的?海迪姐姐?已不再年輕;時過境遷,如今的?80後?、?90後?對她的事跡可能不再耳熟能詳。我們重溫海迪的故事,是為了見證壹個道理:成功不是?中彩票?,人生夢想需要汗水和心血的澆灌。從這個意義上說,張海迪依然?年輕?,?海迪精神?永遠不會過時。
殘疾人成功的故事(二)
尼克?武伊契奇(Nick Vujicic),我們習慣叫他尼克?胡哲,1982年12月4日生於澳大利亞墨爾本,塞爾維亞裔澳大利亞籍基督教布道家,?沒有四肢的生命?(Life Without Limbs)組織創辦人、著名殘疾人勵誌演講家。他天生沒有四肢,但勇於面對身體殘障,創造了生命的奇跡。
他的臉上永遠是自信的微笑,他的眼睛閃爍著動人的神采,他的足跡遍布全球,用自己的故事告訴大家再大的困境都能超越,只要用心愛自己和這個世界。
尼克說:?只有壹次又壹次的嘗試,
沒有失敗,沒有失敗者?,
?失敗,其實是放棄?,
?生命的意義在於全心全意的投入?,
?做妳自己?,
?相信妳自己,妳能做到?,
?妳每天都有選擇?,
?要有希望,為夢想而前行?。
尼克說:?現在就算妳用百萬元來引誘我,叫我長出手腳,我也不會考慮?
尼克打出生時就沒有四肢,只有軀幹和頭,就像壹尊殘破的雕像。這幅模樣甚至連他的父母都無法接受。可想而知,這樣的軀體給尼克造成了多大的困難。他所能利用的身體部位,只有壹個長著兩根腳趾的小腳,被他妹妹戲稱為?小雞腿?,因為尼克家的寵物狗曾經誤以為那個是雞腿,想要吃掉它。
尼克不能走路,不能拿東西,並且總要忍受被圍觀的恥辱。這壹度使他非常消沈,以至於想要在浴缸裏淹死自己。還好,他在最後壹刻,腦海中浮現出父母在他墳前哭泣的樣子,於是他放棄了。這是他最正確的選擇。活下來,使他有機會看到,原來他的人生有著無盡的希望。
尼克秉持著壹個基督徒的信仰,告誡自己永遠不要放棄。他雖然沒有健全的四肢,但是有壹幅好口才,和壹個聰明的大腦。他總是用無比輕松的語調來調侃自己的經歷,他永遠不在意別人訝異的眼光,並且努力對自己充滿自信,而事實上,他確實做到了絕大多數普通人無法做到的事:他成了壹名全球知名的勵誌演說家。
在尼克19歲的時候,他打電話給學校,推銷自己的演講。在被拒絕52次之後,他獲得了壹個5分鐘的演講機會和50美元的薪水。從此,他的演講生涯開啟了序幕。他嗓音富有磁性,思路清晰,語言幽默,最關鍵的,他有與眾不同的人生經歷可以與別人分享,給所有人堅持下去的力量。在多年磨練當中,他具備了異常堅韌的心智和豐富的閱歷。這些精神上的素養完全彌補了肉體上的缺陷,幫助尼克超越了健全的大多數人,取得非凡的成就。
?有人問我,我覺得自己是這世界上最快樂的人嗎?我要說是的。我對人生的三個真諦――價值、目標、宗旨都很清楚,我知道我要往哪裏去,所以我很快樂。無論怎樣,滿足於妳所擁有的,比如我,就很珍惜我的?小雞腿?,不要放棄,愛別人,每天向前走壹小步,妳壹定可以完成人生的目標。?
生命鬥士尼克?胡哲於2012年2月12日與宮原佳苗(Kanae Miyahara)結為夫婦,他們的結合見證了上帝的信實和婚姻的美好,來自世界各地的粉絲迫不及待在尼克的臉書留言,為壹對新人送上祝賀和感恩的字句,留言中也有用中文、日文及西班牙文等語言。
天生沒有四肢的尼克?胡哲,曾在澳洲、美國、加拿大、中國(內地、香港、臺灣)新加坡、南非、哥倫比亞、印度等25個國家和地區分享自己的經歷。雖然他沒有擁有健全的四肢,但他認為擁有壹個健全的心靈、來自信仰的力量比什麽都更重要。他的演說激勵了無數的生命,讓聽眾們知道上帝創造我們每壹個都有美好的旨意。而且即使我們的生命有諸多限制,但?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
尼克在演說中曾表示盼望將來能找到壹個神所為他預備的妻子,如今他的美夢實現了,對很多粉絲來說,這是壹個很大的鼓舞,也是情人節前夕壹份獨特的禮物。當?無肢勇士?尼克喜得貴子的喜訊傳開後,全球粉絲紛紛為他送上誠摯祝福。
殘疾人成功的故事(三)
李智華,女,漢族,1984年生,肢體殘疾,內蒙古自治區紮魯特旗人,西安歐亞學院藝術設計系本科在讀。壹場大火失去了雙臂,她沒上過高中,通過頑強學習,考上了大專又專升本,現備考2008年書法系的碩士研究生。2005年4月初,國家教育部、中國殘聯、團中央、全國婦聯聯合發出通知,號召全國青少年向身殘誌堅的李智華學習。
1984年2月14日,李智華出生在內蒙古紮魯特旗伊和背鄉趙家堡村的壹戶農家。爸爸是壹個老實憨厚的農民,患有精神病的媽媽硬是由人按著才生下了她,她還有壹個哥哥和壹個姐姐。1984年5月23日,父親李國林外出尋找瘋癲的妻子,出生沒幾個月的李智華壹覺醒來將煤油燈碰倒,瞬間炕席、被子相繼燃燒起來無情的大火改變了她的壹生。經過搶救,李智華保住了生命,卻永遠失去了雙手。
家庭貧寒的李智華,又偏偏失去了雙手。對於她個人而言,是順從命運的安排還是與命運抗爭,她選擇了後者,她相信自己能夠通過奮鬥做到和常人壹樣。哥哥姐姐上學去,李智華總是悄悄地跟在後面,校園裏的歡聲笑語,讓她感到壹切是那麽新奇。她漸漸地學會了用腳趾夾著鉛筆寫字,剛開始時鉛筆頭怎麽也夾不緊,她就用繩子把鉛筆和腳趾捆在壹起,繩子松了,就使勁勒。為了能寫好壹個簡單的?0?,她竟整整練了1天,腳被磨得又紅又腫。內蒙古的冬天特別冷,由於不能穿襪子,智華的雙腳長滿了凍瘡,但她卻從不哼壹聲。1990年9月,趙家堡村小學開始招收壹年級新生,李智華卻因為殘疾進不了教室,她便拿幾塊磚頭墊在腳下,悄悄地站在窗外聽課;沒有課本,她牢牢記住黑板上的每壹個字。有壹次老師提了壹個問題,班裏的孩子們沒有壹個能回答上來,這時,卻從窗外傳來李智華清脆而準確的回答聲。在老師的幫助下,李智華終於走進了課堂。
1998年夏天,小智華如願以償考取了旗重點中學魯北壹中,也就是在這時,媽媽的病情卻加重了,於是小智華產生了壹個想法:犧牲學業,照顧媽媽。魯北壹中的領導知道她的情況後,決定收她為函授生,每周派老師為小華授課。從此,她壹邊做家務照顧媽媽,壹邊堅持學習。2003年6月7日,她走進了普通高考的考場。8月15日,接到了西安歐亞學院的錄取通知書。她終於用壹雙小腳叩開了高等學府的大門。
許許多多的單位和個人都在關愛著她的學習生活。對於社會給予自己的資助,李智華也努力在力所能及範圍內回報社會。2000年9月,她和姐姐在包頭市學習,姐妹倆每天的生活費只有3元錢。當得知同學申懷寶面臨失學時,她們每月向申家寄20元錢;2003年非典疫情爆發,哥哥給李智華郵寄來300元賣牛糞的錢,可李智華卻把這筆錢給同學們購買成防護用品;2004年,她被中國邏輯與語言函授大學評為?十佳學習之星?,同年,她又在陜西省大學生書法大賽中壹舉奪冠;2005年4月初,國家教育部、中國殘聯、團中央、全國婦聯聯合發出通知,號召全國的青少年向身殘誌堅的李智華學習。
2006年7月,大專畢業的李智華被壹家單位聘用,單位發給她1000元的月工資。在得知13歲少女馬依曼患白血病時,李智華將自己首月工資,全部打入醫院賬戶,作為馬依曼的治療費用。多年來,李智華還壹直給農民工子女做書畫輔導。《隱形的翅膀》這部電影真實地反映了李智華奮鬥的經歷,李智華沒有雙手,如同沒了翅膀,但她勇敢地面對人生,靠駕馭壹雙腳,照樣在生活中飛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