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金屬紀念幣的生產工藝主要分哪幾種
壹、鏡面 作為壹種傳統造幣工藝,主要是通過拋光模具和坯餅的表面,使幣面獲得高度的平整和光潔。我國絕大部分貴金屬紀念幣都采用了此種工藝,比如新中國發行的第壹套金幣--中華人民***和國成立30周年紀念金幣。 二、噴砂 作為另壹種傳統造幣工藝,造幣廠采用不同大小的金屬砂粒將紀念幣模具選定的圖案部分噴成細致的磨砂面,以增強幣面圖案的層次感和立體感。與鏡面工藝壹樣,我國絕大部分貴金屬紀念幣都采用了此種工藝,比如中華人民***和國成立40周年紀念金幣。 三、凹刻 這是中國造幣雕刻的特有方法,即借助金屬折光的原理,在幣面的浮雕上采取凹向雕刻法,用以表現熊貓金銀幣皮毛的黑白雙色。1983年熊貓金銀幣的背面采取了此種工藝。 四、雙金屬 預先制作兩種金屬坯餅,最後由模具壹次壓鑄成型,利用金屬相互擠壓使其穩定結合,幣面正背效果相同。我國貴金屬紀念幣壹般使用的是金銀雙金屬,采用此種工藝的例子:1990年熊貓精制金幣、2000年發行的1/2盎司千年紀念金幣。 五、電鍍 根據設計和紀念幣美觀要求,在幣面選定的部分或全部圖案上電鍍上其他金屬。采用此種工藝的例子:慶祝北京申奧成功紀念銀幣。 六、鑲嵌 在壹種金屬坯餅上鑲放其他金屬,經沖壓成型,我國貴金屬紀念幣基本上采用的是金鑲嵌銀或銀鑲嵌金。 七、中孔 根據紀念幣特殊的審美和設計要求,在鑄造上利用強力沖壓形成幣面中部有孔,1998年發行的大唐鎮庫金錢金銀紀念幣即采用此種工藝。 八、異形 圓形是幣的傳統形狀,中國貴金屬紀念幣為體現創新並表現特殊題材,采用了長方形、扇形、梅花形、多邊形等多種形狀,比如明清扇畫紀念銀幣是扇形幣。 九、彩色 造幣廠將傳統的繪畫藝術與造幣技術相結合,把紅、黃、藍、黑等四色油墨利用特制印版移印到貴金屬紀念幣表面。我國發行的第壹枚彩色幣是1997年發行的生肖虎年1/10盎司彩色金幣。 十、邊部絲齒滾字 采用鑄前坯餅滾壓或者鑄後滾壓的方法在邊部絲齒上鑄字。采用此種工藝的例子:1999年發行的中華人民***和國成立五十周年1/2盎司金幣即在邊部鑄有"ZHONG GUO"字樣。 十壹、隱形雕刻 1999年發行的澳門回歸祖國金銀紀念幣(第1組)和2001年中秋節銀幣即采用了此種工藝。 十二、幻彩 又稱激光雕刻,使用高能激光束在模具表面蝕刻出高精度的線條,使紀念幣表面呈現出多層次光效。2002年觀音幻彩紀念金幣即采用此種工藝。 十三、坯餅深腐蝕 采用特殊的化學試劑對坯餅進行拋光處理,使得紀念幣鏡面特別光亮,敦煌藏經洞發現100周年紀念銀幣采用了此種工藝的例子。 十四、高浮雕 這是相對於傳統的淺浮雕而言,采用更高的浮雕來表現紀念幣圖案的層次感。2001年發行的敦煌石窟2盎司銀幣采用了此種工藝。 十五、無邊 取消紀念幣表面上傳統的清邊,用以表現特殊的效果。2001年熊貓普制金幣、龍門石窟1公斤銀幣都采用了此種工藝。 十六、斜齒 采用特殊的沖壓方法使得幣齒與幣面的垂直度大於或小於90℃,用以防偽。2001年熊貓普制金幣、北京申奧成功壹周年紀念銀章采用了此種工藝。我國深圳國寶金幣制造廠成熟地掌握了此項工藝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