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胭脂水粉怎麽做的
胭脂是面脂和口脂的統稱,是和妝粉配套的主要化妝品。古時胭脂又稱作燕脂、焉支或燕支,關於胭脂的起源,有兩種不同的說法:壹說胭脂起於自商紂時期,是燕地婦女采用紅藍花葉汁凝結為脂而成,因為是燕國所產得名。
《中華古今註》中記載:“燕支草似蒯花,出西域,土人以染,名為燕支,中國人謂之紅藍粉。”還有壹種說法是公元前139年,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張騫此行不但加強了漢朝與西域各國的聯系,而且帶回了大量的異域文化和民族風物,其中就有胭脂。由這兩種說法看來,胭脂應該始自匈奴,後來又傳到漢地的。東漢時班固出使西域回來說過:“匈奴名妻曰閼支,言可愛如燕支。”現在甘肅永昌縣與山丹縣之間,還有叫燕支山或焉支山的,不知是不是從古到今流傳下來的名字?
胭脂的做法是把紅藍花在花開之時整朵摘下,然後放在石缽中反復杵槌,紅藍花的花瓣中含有紅、黃兩種色素,淘去黃色後,即成鮮艷的胭脂。此外我國古醫書中記載可用於制作胭脂的原料,還有蜀葵花、重絳,黑豆皮、石榴、山花及蘇方木等,從這些中藥可以提取天然的紅色素來制胭脂,當然這時的胭脂不再是最早意義上的胭脂了,已經是壹切紅妝的指代。
《紅樓夢》有壹段寫到: “寶玉笑道:‘鋪子裏賣的胭脂不幹凈,顏色也薄,這是上好的胭脂擰出汁子來,淘澄凈了,配了花露蒸成的。只要細簪子挑上壹點兒,抹在唇上,足夠了;用壹點水化開,抹在手心裏,就夠拍臉的了。’平兒依言妝飾,果見鮮艷異常,且又甜香滿頰。” 可見胭脂的做法如同其他化妝品壹樣是不斷在改進的。《禦香飄渺錄》中說慈禧用的胭脂,是采集了上好的玫瑰花瓣,用幹凈的石臼慢慢地把花瓣舂成厚漿後,用細紗過濾取汁,再把當年新繅就的蠶絲剪成胭脂缸口大小,放到花汁中浸泡,等完全浸透取出曬幹,就成了上好的胭脂。
“美人妝,面既施粉,復以燕支暈掌中,施之兩頰,濃者為酒暈妝淺者為桃花妝;薄薄施朱,以粉罩之,為飛霞妝。”從《妝臺論》中對女子曉妝的描述,可見胭脂對女性紅妝是何等重要。東晉王嘉《拾遺記.卷七》中寫魏文帝美人薛靈蕓拜別父母後入宮,壹路上淚下不止,用玉唾壺承淚,到京師時,壺中淚凝如血,這紅淚壹定是因為沾染了臉上的胭脂。胭脂在唐代時尤為盛行,如唐詩有“三千宮女胭脂面”句,王建《宮詞》:“歸到院中重洗面,金花盆裏潑紅泥。”說的是壹個宮女在盥洗完畢後,臉盆中有如沈澱了壹層紅色的泥漿。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記:“貴妃每至夏月,常衣輕綃,使侍兒交扇鼓風,猶不解其熱。每有汗出,紅膩而多香,或拭之於巾帕之上,其色如桃紅也。”說楊貴妃紅妝之重,連擦汗的帕子都染成了紅色。雖然在說法上誇張,但多少反映了當時的濃妝之風,近代出土唐代彩俑和壁畫也印證了這壹點。
以上說的是面脂,口脂也是素來被看重的,戰國宋玉《神女賦》寫“眸子炯其精朗兮,暸多美而可觀。眉聯娟以娥揚兮,朱唇的其若丹。”
唐岑參《醉戲竇美人詩》中 “朱唇壹點桃花殷。”說的都是女性紅唇之美。《唐書》中記:“臘日獻口脂、面脂、頭膏及衣香囊,賜北門學士,口脂盛以碧縷牙筒。”說用來盛口脂的容器是雕花象牙筒,可見口脂在諸多化妝品中是多麽被重視和喜愛。唐代人把抹口脂又稱為點唇,僖宗年間,口脂的種類計有石榴嬌、大紅春、小紅春、嫩吳香、半邊嬌、萬金紅、聖檀心、露珠兒、內家圓、天宮巧、洛兒殷、淡紅心、猩猩暈、小朱龍、格雙唐、媚花奴***十六種,並稱為胭脂暈品。
唐代以後,女性的妝飾風格發生了很大變化,但塗抹胭脂的習俗始終不衰。直到明清時亦然,只是不再象隋唐五代時期那樣誇張了。崇禎皇帝曾賦詩“露宿風餐誓不辭,忍將鮮血代胭脂。”以旌表為國抗敵的女英雄秦良玉,試想若在安穩的盛世,又有多少女子真的去做紅妝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