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國際漫評 - 京菜的北京小吃

京菜的北京小吃

北京的小吃也博采各地的精華,並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味。據統計,舊時北京的小吃多達200 余種,且價格便宜,故與壹般平民最接近。即使深居宮中的帝後,也不時以品嘗各種小吃為快。清人的《都門竹枝詞》寫道:“日斜戲散歸何處?宴樂居同六和居,三大錢兒賣好花,切糕鬼腿(即油條)鬧喳喳。清晨壹碗甜漿粥,才吃茶湯又面茶,涼果炸糕聒耳多,吊爐燒餅艾窩窩。叉子火燒剛買得,又聽硬面叫餑餑。稍麥(燒麥)餛飩列滿盤,新添掛粉好湯圓。爆肚抽肝香灌腸,木樨黃花片兒湯。”可見遠在清代,小吃就已相當豐富了。

北京的面食小吃,不少是用雜糧制成的,如江米面(即糯米面)、綠豆面、黃米面、玉米面、小米面、蕎麥面、大麥、紅小豆等。經營小吃者,過去多為貧苦的漢民和回民,或肩挑推車沿街叫賣,或擺攤於市場廟會、街頭巷尾。他們有壹定的叫賣聲,抑揚頓挫,聲聲入耳;或打擊響器,也有壹定的音樂節奏,讓人壹聽,便知是賣什麽的。那些逛大街趕廟會的人們,碰到各色小吃,順便看看,買點嘗嘗,花錢不多,圖個新鮮,並不飽餐。

過去北京的廟會實際多為集市,是各色小吃最集中的地方。有的定期舉行,有的固定在某個節日。如東城的隆福寺廟會每月逢九、十開市;土地廟廟會逢三舉行;逢五、六則是白塔寺廟會。也有每年固定在某個時間舉行的,如廠甸、大鐘寺、雍和宮、蟠桃宮廟會等。

除廟會外,平日小吃最集中的地方就是東安市場、鼓樓、天橋、前門外的門框胡同。解放前,天橋小吃經營品種之多可謂北京之冠。有人粗略統計,僅小飯店就有50 多家,各種食攤150 多個,這些食攤,兼營早點的少。因壹般工人店員平時連棒子面粥還喝不飽肚皮,哪有錢買早點吃?住在雞毛小店的窮漢,壹清早起來就到“人市”(出賣勞動力的市場)上找活兒幹去了,哪裏還想到吃早點?上午過了10 點鐘,遊人漸多,小吃攤子也壹個個擺出來;壹套鍋竈炊具,壹塊案板,壹條長板凳就齊了。小吃攤大多以家庭為單位:父子攤、夫妻攤、母子攤、叔侄攤等。往往兩個攤子相互依賴,如賣豆汁的與賣燒餅的相鄰,賣五香牛肉的與賣酒的在壹起。為了搶生意,攤主在品種上千方百計花樣翻新,招徠顧客。經過長時間經營,天橋壹帶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小吃。有些經營好的則出了名。象石潤經營爆肚,人稱“爆肚石”;舒永利經營豆汁,人稱“豆汁舒”;李萬元經營盆兒糕,人稱“盆糕李”等。

舊北京的小吃還有個重要特點,就是隨著時辰季節的不同而更換品種。就壹天來說,清晨最早出來的是賣硬面餑餑的,接著是提小籃賣燒餅、火燒、大麻花的。太陽露頭時,街頭巷尾已擺上了賣杏仁茶、豆腐腦、面茶、炸丸子的攤子,賣油餅、油條的攤子也到處可見。稍講究點的人,則要到早點鋪中去吃:要壹碗豆漿,來兩套“燒餅馃子”就滿好了。待清晨上班的人們走了,街巷裏則是老人和孩子的天下,串街的小販,或推車或挑擔或挎籃,開始做這部分人的生意:賣五香爛蠶豆、雲豆餅、豌豆餅等。午後常常賣江米藕、切糕、扒糕、綠豆丸子、老豆腐等。豆汁兒整天有供應,壹般是日落之後賣生豆汁兒,供家庭主婦采購。晚飯後賣熟驢肉、羊頭肉、五香牛蹄筋的多。隆冬深夜,賣心裏美大蘿蔔的點著電石燈,沿街叫喊:“蘿蔔,賽過梨啊!”盛夏之日,太陽未落山就出現了推車叫賣冰激淋、酸梅汁、果子幹、雪花酪的,壹只手裏兩個疊在壹起的銅盅,叮呤呤地響。壹年四季,季節不同,出售的小吃也不同。春季賣豌豆黃、驢打滾、艾窩窩、炸三角、炸回頭、果子幹;盛夏賣杏仁豆腐、奶酪、冰鎮酸梅湯、漏魚、扒糕、切糕等;金秋到來,市場上就出現了江米甜酒、栗子糕、八寶蓮子粥、蜜麻花等;隆冬則是多賣面茶、熱騰騰的盆兒糕、白水羊頭夾燒餅、煎灌腸、羊肉雜面、烤白薯等,給人驅寒送暖。

50 年代後期,許多小吃幾乎瀕於絕跡,沿街叫賣的沒有了,風味也多有喪失。但是近些年來,不少小吃品種又逐漸恢復起來。

風味小吃

艾窩窩多由回民小販賣,吆喝聲為“冰糖餡的艾窩窩!”此品用熟江米面和熟江米飯揉合制皮,用澄沙、金糕條、熟芝麻、白糖等制餡,形似小饅頭,甜香味美。有竹枝詞唱道:“白黏江米入鍋蒸,什錦餡兒粉面搓,渾似湯圓不待煮,清真喚作艾窩窩。”可知艾窩窩是北京地區回民的傳統小吃。豌豆黃將豌豆煮熟去皮,加糖炒制,入模具中冷凝成深黃色糕狀物,食時切成小塊。此品質地細膩,綿軟爽口,具有濃郁的豌豆香味。原是民間小吃,後被引進宮中,成為著名的宮廷小吃之壹。

小窩頭用精細的玉米粉加黃豆粉、白糖等,用手捏成棗子般大的窩頭,入籠蒸熟。此品上尖下圓,底有小洞,內外壁光滑滋潤,精巧別致。據說當年慈禧在八國聯軍侵華時逃難途中,吃到民間的玉米面窩頭,回宮後命禦膳房仿制,故清宮中留下了這種小點心。

豆面糕用黃米面(黍子米面)和成面團,蒸熟後放在炒熟的細黃豆面上搟成片,卷入豆沙餡,再切成段,撒上芝麻、桂花糖食用。因面卷外粘有厚厚的壹層豆面,形似粘滿黃土的驢子,故壹般人稱之為“驢打滾”。

扒糕用蕎面粉和成面團,用手拍成直徑約5 厘米大的圓餅,入籠蒸熟,取出後用冷水浸泡。食時切成小條,蘸芝麻醬、蒜泥、醬油、醋、黃瓜絲、香菜末、辣椒油等調料吃,是北京消夏的美食。

甑兒糕制作者備有火爐和水鍋。壹般是銅制小蒸鍋,蒸屜系壹木模,其形似甑(小花盆狀),底是活的,中間凹下。制做時凹底內放少許大米面,加糖少許,再用大米面將凹處填平,上撒青紅絲、玫瑰、瓜子仁等果料,加蓋蒸熟。熟後將木模放短棍上頂出。北京人有“甄兒糕上籠——壹屜頂壹屜”的歇後語。此糕由上邊看是六角形的,底部卻是圓的,很小,壹口可吃壹個。舊時多為兒童零食,近二三十年很少見。

栗子糕將煮熟的栗子搗碎過羅,再揉勻成泥,做成糕狀,中間夾有澄沙餡及金糕片,上覆青梅、瓜子仁、金糕條飾成的圖案。吃時切成小方塊,澆上糖汁。此糕***分五層,上中下為黃色栗子泥,中間夾有紅褐兩色(紅色的金糕和褐色的澄沙),色濃重艷麗,宜秋冬食用。

焦圈據說是從清宮中傳出的油炸食品。亦稱馃子、麻花、油炸鬼(過去北京的東、西、南、北城叫法不壹),剛出鍋的最好吃,又香又脆。原料為面粉、鹽、堿、礬,先做成面坯,逐個炸制成手鐲形焦黃的圓圈。此品耐存放,七八天後仍能保持其脆性。過去北京人吃焦圈都放在芝麻燒餅裏夾著吃,合稱“壹套”。

炸三角做時先用豬肉皮、肉丁等煮成肉皮凍,放入青韭段拌成餡。把圓面片(直徑約16 厘米)對切成兩半,呈半圓形,先把底邊兩角相對粘在壹起,呈圓錐形,裝入25 克餡,封住口,使成三角形,入油炸制即成。其皮焦脆,餡成稀糊狀。熱吃時,先將皮上紮幾個眼兒,使熱氣放出,以免燙嘴。

炸回頭將牛肉剁碎,加黃醬、姜汁、韭蘋末等調制成餡,用白面皮包制成餃子狀,再把兩角相對彎回到中間,捏在壹起即“回頭”。入油中炸制,皮呈金黃色。是北京傳統風味小吃之壹。薄脆形似油餅,然而比油餅薄得多,似紙壹樣,個兒也比油餅大,用料與做焦圈的面同,成品呈棕黃色,既薄又脆,又酥又香。

灌腸明代就有這種小吃。原系在豬腸內灌制澱粉、紅曲水及各種香料,煮熟後切片,放鐵鐺中用豬油煎制,吃時澆以鹽水蒜汁。後改用澱粉加紅曲粉水調制,蒸成細圓柱形,然後取出切片,以豬油煎之,仍稱“煎灌腸”。過去多在市場或廟會上出售,小販手拿鐵鏟,邊煎邊吆喝:“焦哦——灌腸!”

茶湯舊時多由小販沿街叫賣,壹副擔子,壹頭是壹個木箱子,內裝調料;另壹頭是壹個熱騰騰的紫銅大茶壺,有半米多高。壺是雙層的,外層裝水,裏層燒木炭。吃時,把加工好的熟糜子面放入小碗中,加少許水調勻,加白糖,用滾燙的壺水沖成糊狀。此品多在春秋與初夏時賣。

豆汁兒這是北京的特有食品,《燕都小食品雜詠》記載:“豆汁即綠豆粉漿也,其色灰綠,其味苦酸。”系用綠豆粉漿發酵而成,是粉坊的副產品,食時煮沸熬熟即成。喝豆汁兒要配以辣鹹菜絲兒,酸溜溜、辣絲絲,喝到口中,後味轉甜。初喝的人很不習慣,待習慣後則成癮。豆汁兒營養豐富,有增食欲、助消化、軟化血管的作用,故離京多年的老北京,仍念念不忘喝豆汁兒。

炒肝兒實為燴肥腸,並不需要“炒”。前人打油詩雲:“稠濃汁裏煮肥腸,交易公平論塊嘗,諺語流傳豬八戒,壹聲過市炒肝香。”沿街叫賣的小販則喊:“炒肝兒,香爛哪!”最早的炒肝兒是用豬心、肝、肺、腸煮制,不勾芡,當時流傳這樣壹句俚語:“炒肝不勾芡——熬心熬肺。”現已改為勾芡,而免去了心、肺,只選用肝尖、肥腸。做法是將煮熟切好的肝片、豬腸倒入沸水鍋中,下入醬油、蒜泥、高湯等,勾芡後燴制而成。汁水晶透,味道醇厚,與燒餅、包子同吃最佳。

羊頭肉又稱白水羊頭,舊時多由回民賣。其做法是將羊頭入白水煮,加花椒、大料等佐料(不加醬油等有色調料),煮熟後撈出,剔下豐頭肉,晾涼後切成大薄片,撒上五香細鹽食用,脆嫩不膻。舊時的小販,賣羊頭肉的同時還帶賣熟羊眼及羊蹄兒。

羊雙腸又稱“霜腸”。做法是將洗凈的羊腸內灌入羊血、羊腦,入鍋中煮熟,再經鹵湯煨煮。食時切段,加香菜、辣椒汁。小販的吆喝聲為:“肺葉兒呀——羊肚兒!”奶酪又稱“醍醐”、“乳酪”、“羊酪”、“牛酥酪”。是用鮮牛、羊奶加白糖為主料制成的半凝固食品,呈凍子狀,乳白滑膩,入口即化。據說這種食品是從北方遊牧民族那裏傳來的,在北京“落戶”已有幾百年歷史了。開始只作為夏日冷食出現於街頭,後來則常年有出售。《都門紀略》中寫道:“閑向街頭啖壹甌,瓊漿滿飲潤枯喉,覺來下咽如脂滑,寒沁心脾爽似秋。”贊美此品香甜、清涼、爽奶酪有很多種類。在酪裏加上山楂,稱山

楂酪,呈紅色;加進甜杏仁,稱杏仁酪,色白如雪;也有放進各種瓜子仁的,稱八寶酪。奶酪用碗盛著,放木桶中,用冰塊鎮著,甜酸涼爽。舊時賣奶酪的小販還要帶賣奶卷和酪幹。久食奶酪的人說它:“饑者甘食,渴者甘飲,內以養壽,外以養神。”

酸梅湯用酸梅(烏梅)或去核青杏加糖煮熟,晾涼後濾去渣子,調進玫瑰、木樨或桂花,放冰鎮著。顏色呈淡黃(水晶蜜色)。舊時,每年立夏後,“冰鎮梅湯”四個字的橫幅象酒家的簾子壹樣在幹鮮果店的門口迎風招展。賣酸梅湯的往往兼賣果子幹,有的小販口中還要唱道:“又解渴,又帶涼,又加玫瑰又加糖,不信您就弄碗來嘗。蘇造肉是北京著名傳統小吃。傳說始於蘇州民間,在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時,被帶回京,遂成為宮廷小吃。至於如何流傳到京都民間,還有壹段故事。過去皇帝上朝,百官要在天亮時去到宮裏,腹中未免饑餓,時間壹長,太監們就勾結幾個小蘇拉(宮中打雜役的)在隆宗門外擺幾個攤子賣早點(有的說是在東華門外設攤),供上朝的老爺們吃。除了賣炒肝、杏仁茶、吊爐燒餅等小吃外,還有蘇造肉。溥儀出宮後,蘇造肉的制法則傳到了什剎海——荷花市場的小攤上。其制法是把用調料煮好的豬肉、肝、肺、心、腸、肚、炸豆腐片、火燒切成壹碗,用漏勺盛著,浸入蘇造湯(熱鹵湯)中,反復燙幾次,放入碗裏,澆上熱鹵湯,趁熱食用。

飲料

過去北京市民主要是喝茶(特別嗜好花茶),極貧困者喝白水。過去的旗人(指原屬滿漢八旗的人家),最講喝茶,閑著沒事兒就要到茶館中坐著喝茶,邊喝邊聊,高興了再唱上幾句。《京都竹枝詞》雲:“小帽長衫著體新,紛紛街上步芳塵。閑來三五茶坊坐,半是曾登士版人。”註曰:“內城旗員於差使完後,便易便服,約朋友,茶館閑談,此風由來久矣。”“漢族人很少涉足,多是八旗人士,雖官至三四品,亦廁身其間(茶館),並提鳥籠,雜坐閑談。”壹般市民也酷愛喝茶。不分冬夏,早飯前定要喝幾杯。老北京人認為,早晨不喝茶,不但壹天沒精神,而且連嘴也張不開。壹般是用“水氽子”(直徑大約10 厘米的帶把長鐵筒)插放在火爐裏燒水沏茶,也有上茶館喝茶或自帶茶葉到茶館買開水沖茶喝的。

隨著時代的發展,電冰箱等家用電器的普遍應用,近些年來,市民的飲料也豐富起來,除了喝茶外,咖啡、啤酒、香檳、汽水、可樂、各種果汁應有盡有。有客臨門,任妳選飲。冬季飲茶或咖啡更為愜意,在不少人家中,咖啡已代替了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