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愛因斯坦的故事
僅僅是壹把糖果――愛因斯坦與小女孩的故事
壹個上午,愛因斯坦剛要走出辦公室,駐守過來告訴他:“有人想請妳周末去做壹次演講,報酬是壹萬美元。”
愛因斯坦沒有絲毫猶豫,便壹口回絕:“我周末有安排,沒時間。”
“難道您不能少給蘇菲少補壹次課嗎?”助手知道他每個周末都去給讀初中的小女孩蘇菲輔導數學。
“不能,我還想著他的糖果呢。”愛因斯坦笑瞇瞇的說道。
“他的糖果就那麽甜嗎?”助手不不明白他對那個偶然認識的小女孩為何那樣用心。
這壹天,看到愛因斯坦從蘇菲那兒回來,助手忍不住好奇地問他為什麽那樣高興。
愛因斯坦告訴助手:“蘇菲的老師誇獎了她的進步,說她找了壹個優秀的家庭教師。小姑娘也特別高興,獎勵了我壹把糖果,這讓我感到特別的愉快。”
原來,在這位大科學家眼裏,小女孩燦爛的笑容和壹把普通的糖果,就是甜潤生命的最好的甘泉。多少年過去了,許多驚天動地的大事已被人們淡忘了,但那壹把糖果,那份壹塵不染的真愛純情,卻穿過滄桑歲月,向我們傳來依然甜潤心靈的縷縷芬芳。故事二:
自己是自己的鏡子
愛因斯坦16歲那年,由於整日同壹群調皮貪玩的孩子在壹起,致使自己幾門功課不及格。壹個周末的早上,愛因斯坦正拿著釣魚竿準備和那群孩子壹起去釣魚。這時,父親攔住了他,心平氣和地對他說:“愛因斯坦,妳整日貪玩且功課不及格,我和妳的母親很為妳的前途擔憂。”
“有什麽可擔憂的,傑克和羅伯特他們也沒及格,不照樣去釣魚嗎?”
“孩子,話可不能這樣說。”父親充滿關愛地望著愛因斯坦說,“在我們故鄉流傳著這樣壹個寓言,我希望妳能認真地聽壹聽。”
“說有兩只貓在屋頂上玩耍。壹不小心,壹只貓抱著另壹只貓掉到了煙囪(cōng)裏。”
“當兩只貓從煙囪裏爬出來時,壹只貓的臉上沾滿了煙黑,而另壹只貓的臉上卻幹幹凈凈。幹凈的貓看見滿臉黑灰的貓,以為自己的臉也又臟又醜,便快步跑到河邊洗了臉。而黑臉貓看見幹凈的貓,以為自己的臉也是幹凈的,就大搖大擺地到街上閑逛去了。結果,嚇得其他的貓都四下躲避,以為見到了妖怪。”
“愛因斯坦,誰也不能成為妳的鏡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鏡子。拿別人做自己的鏡子,天才也許會照成傻瓜。”
愛因斯坦聽後,羞愧地放下魚竿,回到了自己的小屋裏。
從此,愛因斯坦時常用自己作為鏡子來審視和映照自己,終於映照出了他人生的璀璨光芒。
故事三:
吹捧,使他惱火
愛因斯坦,出生於德國的壹個猶太人家裏,他是舉世景仰的大科學家。他從1901年到1955年***發表專門性的科學研究論文大約200來篇,但他非常謙虛。
有壹次,他的兒子問他:“爸爸,妳究竟為什麽有名?”他先是哈哈大笑,然後嚴肅地對兒子說:“妳瞧,壹個盲目的甲殼蟲在壹個球面上爬行,他意識不到它走過的路是彎的,幸而我能意識到。”他的科學成就使許多人稱頌他為偉大的天才,可他壹再向別人解釋:“有人稱我為天才,可是我向妳們發誓,我並沒有這樣認為。”在壹次 *** 上,有人對他加以過分地吹捧,使他很惱火,他當場就說:“如果我相信了這些話是真誠的,那我該是壹個瘋子,因為我明明知道我不是壹個瘋子,所以我不相信。”他曾說居裏夫人“任何時候都意識到自己是社會的公仆,她的極端的謙虛,永遠不給自滿留下任何余地。”
愛因斯坦不為名望所累,不怕否定自己的錯誤。他說:“像我們這樣的工作需要註意兩點,毫不疲倦的堅持性和隨時準備拋棄為之花費了許多時......>>
問題二:愛因斯坦的幽默小故事 1.真假司機 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因提出相對論而舉世聞名,此後,發生了這樣壹個故事。 盛名之下的愛因斯坦每天忙於應付不計其數的大學請他作演講,搞得他疲憊不堪!愛因斯坦每次到大學去都是由專職司機理查開車送他,壹到會場後,理查就在臺下聽演講,壹直做了30來次聽眾,而且每次都是聚精會神,從頭聽到尾。 理查是位風趣的美國人,壹天他向疲於奔命的愛因斯坦提建議: “您實在太辛苦了,也壹定講煩了,您的演講內容我可以背下來了,我想下次演講時讓我穿著您的衣服,讓我來代您演講直到被發現為止,可以嗎?” “妙啊,反正那裏認得我的人也不多。”同樣富於風趣的愛因斯坦回答道。 此後的那場演講,穿著愛因斯坦衣服的理查對於相對論的解說沒有任何差錯,他把愛因斯坦的表情和動作也模仿的惟妙惟肖。愛氏則打扮成司機,不僅開車送理查來演講,而且坐在臺下認真聽講。 然而,就在演講結束,理查準備下臺時,壹件意料不到的事終於發生了。 壹位教授模樣的先生站起來,像發連珠炮似的提出了許多問題。 真的愛因斯坦 *** 在會場的角落,心中吃驚不小,但他表情上還是若無其事。 假的愛因斯坦卻輕松地對那位教授說: “妳的這些問題很簡單,連我的司機都能回答...餵,理查,妳上來幫我做些說明吧!” 於是,真正的愛因斯坦這時才步上講臺,並迅速地對問題作了說明!
2.詼諧相對論 壹次,壹群青年學生包圍了從德國移居美國的愛因斯坦的住宅,要他用“最簡單的話”解釋清楚他的“相對論”。
當時,據說全世界只有幾個科學家看得懂他關於“相對論”的著作。
愛因斯坦走出住宅,對這些青年說:“比方這麽說――妳同壹個美麗的姑娘坐在火爐邊,壹個鐘頭過去了,妳覺得好像只過了5分鐘!反過來,妳壹個人孤單地坐在熱氣逼人的火爐邊,只過了5分鐘,但妳卻像坐了壹個小時。――喏,這就是相對論!” 3.印象--智者自嘲 愛因斯坦曾為壹對年輕朋友證婚。幾年後,那對夫婦帶小兒子來看他。孩子看了愛因斯坦壹眼就嚎啕大哭起來,弄得這對夫婦很難為情。幽默的愛因斯坦卻摸著孩子的頭,高興地說:“妳是第壹個肯當面說出對我的印象的人。”
4.壹件舊大衣
壹天,愛因斯坦在紐約的街道上遇見壹位朋友。
“愛因斯坦先生,”這位朋友說,“妳似乎有必要添置壹件新大衣了。瞧瞧,妳身上這件多舊呀!”
“這有什麽關系?反正在紐約誰也不認識我,”愛因斯坦回答說。
幾年後,他們又偶然相遇。這時,愛因斯坦已成為壹個著名的物理學家,但還穿著那件大衣。他的朋友又不厭其煩地勸他去換件新大衣。
“何必呢!”他說,“反正這兒每個人都認識我了。”
5.宴會的故事 愛因斯坦出席了壹次為他舉辦的正式宴會,男賓都打領帶,女賓都穿裸肩的禮服。
他的太太因感冒未曾參加,見愛因斯坦回家,就急忙詢問宴會的情形。
於是,愛因斯坦告訴她,今晚有哪些著名的科學家出席。
太太打斷他的話,問:“不要管那些,妳告訴我太太們穿的什麽衣服?”
“我可真的不知道,”愛因斯坦認真地回答,“從桌子以上的部分看,她們沒有穿什麽東西。而在桌子以下的那部分,我可不敢偷看。”
6.記憶也過人
愛因斯坦在美國演講,有人問:“妳可記得聲音的速度是多少?妳如何記下許多東西?”
愛因斯坦輕松答道:“聲音的速度是多少,我必須查辭典才能回答。因為我從來不記在辭典上已經印著的東西,我的記憶力是用來記憶書本上沒有的東西。”
7.談笑對批判 1930年,德國出版了壹本批判相對論的書,書名......>>
問題三:有什麽關於愛因斯坦的小故事 故事壹:
僅僅是壹把糖果――愛因斯坦與小女孩的故事
壹個上午,愛因斯坦剛要走出辦公室,駐守過來告訴他:“有人想請妳周末去做壹次演講,報酬是壹萬美元。”
愛因斯坦沒有絲毫猶豫,便壹口回絕:“我周末有安排,沒時間。”
“難道您不能少給蘇菲少補壹次課嗎?”助手知道他每個周末都去給讀初中的小女孩蘇菲輔導數學。
“不能,我還想著他的糖果呢。”愛因斯坦笑瞇瞇的說道。
“他的糖果就那麽甜嗎?”助手不不明白他對那個偶然認識的小女孩為何那樣用心。
這壹天,看到愛因斯坦從蘇菲那兒回來,助手忍不住好奇地問他為什麽那樣高興。
愛因斯坦告訴助手:“蘇菲的老師誇獎了她的進步,說她找了壹個優秀的家庭教師。小姑娘也特別高興,獎勵了我壹把糖果,這讓我感到特別的愉快。”
原來,在這位大科學家眼裏,小女孩燦爛的笑容和壹把普通的糖果,就是甜潤生命的最好的甘泉。多少年過去了,許多驚天動地的大事已被人們淡忘了,但那壹把糖果,那份壹塵不染的真愛純情,卻穿過滄桑歲月,向我們傳來依然甜潤心靈的縷縷芬芳。故事二:
自己是自己的鏡子
愛因斯坦16歲那年,由於整日同壹群調皮貪玩的孩子在壹起,致使自己幾門功課不及格。壹個周末的早上,愛因斯坦正拿著釣魚竿準備和那群孩子壹起去釣魚。這時,父親攔住了他,心平氣和地對他說:“愛因斯坦,妳整日貪玩且功課不及格,我和妳的母親很為妳的前途擔憂。”
“有什麽可擔憂的,傑克和羅伯特他們也沒及格,不照樣去釣魚嗎?”
“孩子,話可不能這樣說。”父親充滿關愛地望著愛因斯坦說,“在我們故鄉流傳著這樣壹個寓言,我希望妳能認真地聽壹聽。”
“說有兩只貓在屋頂上玩耍。壹不小心,壹只貓抱著另壹只貓掉到了煙囪(cōng)裏。”
“當兩只貓從煙囪裏爬出來時,壹只貓的臉上沾滿了煙黑,而另壹只貓的臉上卻幹幹凈凈。幹凈的貓看見滿臉黑灰的貓,以為自己的臉也又臟又醜,便快步跑到河邊洗了臉。而黑臉貓看見幹凈的貓,以為自己的臉也是幹凈的,就大搖大擺地到街上閑逛去了。結果,嚇得其他的貓都四下躲避,以為見到了妖怪。”
“愛因斯坦,誰也不能成為妳的鏡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鏡子。拿別人做自己的鏡子,天才也許會照成傻瓜。”
愛因斯坦聽後,羞愧地放下魚竿,回到了自己的小屋裏。
從此,愛因斯坦時常用自己作為鏡子來審視和映照自己,終於映照出了他人生的璀璨光芒。
問題四:關於愛因斯坦的故事 愛因斯坦小時候十分貪玩。母親再三告誡他:“不能再這樣下去了。”愛因斯坦總是不以然地回答說:“妳瞧瞧我的夥伴們,他們不都和我壹樣嗎?” 有壹天,父親給愛因斯坦講了壹件有趣的事情。 父親說:“昨天,我和鄰居傑克大叔去清掃南邊工廠的壹個大煙囪。那煙囪只有踩著鋼筋踏梯才煙囪內的能上去。妳傑克大叔在前面,我在後面。我們抓著扶手,壹階壹階地終於爬上去了。下來時,妳傑克大叔依舊走在前面,我跟在後面。鉆訂煙囪,我看見妳傑克大叔的模樣,心想我肯定和他壹樣,臉臟得像個小醜,於是我就到附近的小河裏去洗了又洗。而妳傑克大叔呢,他看見我鉆出煙囪時乾乾凈凈的,就以他也和我壹樣乾凈呢,於是就只草草洗了洗手就大模大樣上街了。結果,街上的人都笑痛了肚子,還以妳傑克大叔是個瘋子呢。” 父親鄭重地對愛因斯坦說:“其實,別人誰也不能做妳的鏡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鏡子。拿別人做鏡子, *** 或許會把自己照成天才的。” 愛因斯坦聽了,頓時滿臉愧色,從此離開了那群頑皮的孩子們。他時時用自己做鏡子來審視和映照自己,終於映照出了他生命的熠熠光輝.......
問題五:愛因斯坦的故事簡介 少年時代
20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學家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Einstein)1879年3月14日出生在德國西南的烏耳姆城,壹年後隨全家遷居慕尼黑。愛因斯坦的父母都是猶太人,父親赫爾曼?愛因斯坦和叔叔雅各布?愛因斯坦合開了壹個為電站和照明系統生產電機、弧光燈和電工儀表的電器工廠。母親玻琳是受過中等教育的家庭婦女,非常喜歡音樂,在愛因斯坦六歲時就教他拉小提琴。
愛因斯坦小時候並不活潑,三歲多還不會講話,父母很擔心他是啞巴,曾帶他去給醫生檢查。還好小愛因斯坦不是啞巴,可是直到九歲時講話還不很通暢,所講的每壹句話都必須經過吃力但認真的思考。
在四、五歲時,愛因斯坦有壹次臥病在床,父親送給他壹個羅盤。當他發現指南針總是指著固定的方向時,感到非常驚奇,覺得壹定有什麽東西深深地隱藏在這現象後面。他壹連幾天很高興的玩這羅盤,還糾纏著父親和雅各布叔叔問了壹連串問題。盡管他連“磁”這個詞都說不好,但他卻頑固地想要知道指南針為什麽能指南。這種深刻和持久的印象,愛因斯坦直到六十七歲時還能鮮明的回憶出來。
愛因斯坦在念小學和中學時,功課屬平常。由於他舉止緩慢,不愛同人交往,老師和同學都不喜歡他。教他希臘文和拉丁文的老師對他更是厭惡,曾經公開罵他:“愛因斯坦,妳長大後肯定不會成器。”而且因為怕他在課堂上會影響其他學生,竟想把他趕出校門。
愛因斯坦的叔叔雅各布在電器工廠裏專門負責技術方面的事務,愛因斯坦的父親則負責商業的往來。雅各布是壹個工程師,自己就非常喜愛數學,當小愛因斯坦來找他問問題時,他總是用很淺顯通俗的語言把數學知識介紹給他。在叔父的影響下,愛因斯坦較早的受到了科學和哲學的啟蒙。
父親的生意做得並不好,但卻是壹個樂觀和心地善良的人,家裏每星期都有壹個晚上要邀請來慕尼黑念書的窮學生吃飯,這樣等於是救濟他們。其中有壹對來自立陶宛的猶太兄弟麥克斯和伯納德,他們都是學醫科的,喜歡閱讀書籍、興趣廣泛。他們被邀請來愛因斯坦家裏吃飯,並和羞答答、長著黑頭發和棕色眼睛的小愛因斯坦交成了好朋友。
麥克斯可以說是愛因斯坦的“啟蒙老師”,他借了壹些通俗的自然科學普及讀物給他看。麥克斯在愛因斯坦十二歲時,給了他壹本施皮爾克的平面幾何教科書。愛因斯坦晚年回憶這本神聖的小書時說:“這本書裏有許多斷言,比如,三角形的三個高交於壹點,它們本身雖然並不是顯而易見的,但是可以很可靠地加以證明,以致任何懷疑似乎都不可能。這種明晰性和可靠性給我留下了壹種難以形容的印象。”
愛因斯坦還幸運地從壹部卓越的通俗讀物中知道了自然科學領域裏的主要成果和方法,科普讀物不但增進了愛因斯坦的知識,而且撥動了年輕人好奇的心弦,引起他對問題的深思。
愛因斯坦十六歲時報考瑞士蘇黎世的聯邦工業大學工程系,可是入學考試卻告失敗。他接受了聯邦工業大學校長以及該校著名的物理學家韋伯教授的建議,在瑞士阿勞市的州立中學念完中學課程,以取得中學學歷。
1896年10月,愛因斯坦跨進了蘇黎世工業大學的校門,在師範系學習數學和物理學。他對學校的註入式教育十分反感,認為它使人沒有時間、也沒有興趣去思考其他問題。幸運的是,窒息真正科學動力的強制教育,在蘇黎世的聯邦工業大學要比其他大學少得多。愛因斯坦充分的利用學校中的自由空氣,把精力集中在自己所熱愛的學科上。在學校中,他廣泛的閱讀了赫爾姆霍茲、赫茲等物理學大師的著作,他最著迷的是麥克斯韋的電磁理論。他有自學本領、分析問題的習慣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早期工作
1900年,愛因斯坦從蘇黎世工業大學畢業。由於他對某些功課不熱心,以及對老師態度冷漠,被......>>
問題六:有關愛因斯坦的故事有哪些… 壹次,愛因斯坦在火車上賣報紙,壹有空就做實驗。火車壹急剎車,把愛因斯坦的壹瓶“白磷”弄翻了,引起了大火。多虧乘客幫他把火弄滅,可司機發火了,把他的壹些使實驗的東西扔了出去……
問題七:愛因斯坦的故事50字 愛因斯坦小時候並不活潑,三歲多還不會講話,父母很擔心他是啞巴,曾帶他去給醫生檢查。還好小愛因斯坦不是啞巴,可是直到九歲時講話還不很通暢,所講的每壹句話都必須經過吃力但認真地思考。
童年:在妹妹頭上敲了個窟窿
愛因斯坦1879年3月14日出世時,有壹個大得出奇而且有棱角的後腦勺,母親以為是個畸形嬰兒。兩歲半了,還不會說話。壹天,家裏來了壹個騎腳踏車的小妹妹,他說出了壹句完整的話:是的,可是她的小輪子究竟在哪裏呢?5歲時脾氣狂躁,把家庭教師嚇跑了,還用兒童鋤頭在妹妹頭上敲了壹個“大窟窿”。
愛因斯坦逃學記
1895年春天,愛因斯坦已16歲了。根據德國當時的法律,男孩只有在17歲以前離開德國才可以不必回來服兵役。由於對軍國主義深惡痛絕,加之獨自壹人呆在軍營般的路易波爾德中學已忍無可忍,愛因斯坦沒有同父母商量就私自決定離開德國,去意大利與父母團聚。
但是,半途退學,將來拿不到文憑怎麽辦呢?壹向忠厚、單純的愛因斯坦,情急之中竟想出壹個自以為不錯的點子。他請數學老師給他開了張證明,說他數學成績優異,早達到大學水平。又從壹個熟悉的醫生那裏弄來壹張病假證明,說他神經衰弱,需要回家靜養。愛因斯坦以為有這兩個證明,就可逃出這厭惡的地方。
誰知,他還沒提出申請,訓導主任卻把他叫了去,以他敗壞班風,不守校紀的理由勒令退學。愛因斯坦臉紅了,不管什麽原因,只要能離開這所中學,他都心甘情願,也顧不得什麽了。他只是為自己想出壹個並未實施的狡猾的點子突然感到內疚,後來每提及此事,愛因斯坦都內疚不已。大概這種事情與他坦率、真誠的個性相去太遠.
四、五歲時,愛因斯坦有壹次臥病在床,父親送給他壹個羅盤。當他發現指南針不斷地指著固定的方向時,感到非常驚奇,覺得壹定有什麽東西深深地隱藏在這現象後面。他壹連幾天很高興的玩這羅盤,還糾纏著父親和雅各布叔叔問了壹連串問題。盡管他連“磁”這個詞都說不好,但他卻頑固地想要知道指南針為什麽能指南。這種深刻和持久的印象,愛因斯坦直到六十七歲還能鮮明的回憶出來
愛因斯坦的故事――壹件舊大衣
壹天,愛因斯坦在紐約的街道上遇見壹位朋友。
“愛因斯坦先生,”這位朋友說,“妳似乎有必要要添置壹件新大衣了。瞧妳身上這件多舊啊!”
“這有什麽關系?反正在紐約誰也不認識我。”愛因斯坦無所謂地說。
幾年後,他們又偶然相遇。這時,愛因斯坦已經譽滿天下,卻還是穿著那件舊大衣。他的朋友又建議他去買壹件新大衣。
“這又何必呢?”愛因斯坦說,“反正這兒已經每個人都認識我了。”
問題八:有關愛因斯坦的故事 mkd.lyge/zhanzheng/a47/012
不倦探索的愛因斯坦
正像歷史學家認為17世紀下半葉是牛頓的時代那樣,人們常把20世紀的上半葉看成是愛因斯坦的時代。因為他的相對論開創了物理學的新紀元,幾乎整個20世紀物理學的創造歷程,都有他的巨手在指引著前進的方向。
人們常說,愛因斯坦是天才。他當然是天才。
“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壹的靈感。”愛因斯坦所以取得偉大的成就,主要是因為他無限勤奮,是因為他符合時代要求,不倦探索,敢於創新。
愛因斯坦不但無限勤奮,他還是壹位不受傳統觀念束縛、敢於沖破禁區、創立新說的偉大科學家。他敢於並且善於破除迷信,解放思想,不倦探索。
當然,這首先是時代的要求。愛因斯坦生活的時代,特別是在他科學思想最活躍、貢獻最多的20世紀初,是科學思想新舊交替的時代。就在絕大多數人向經典物理學頂禮膜拜的時刻,壹連串“挑戰”卻接踵而來。在平靜而晴朗的物理學太空中掛著兩朵烏雲:壹朵和黑體輻射實驗有關,另壹朵和以太漂流實驗有關。另外,放射性和電子的發現,也有力地沖擊著經典物理學的大廈。愛因斯坦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湧現出來的闖將。
愛因斯坦還在少年時代,就把自己想象成壹個追趕光線的人;關於光線的想法引出了狹義相對論。他又設想:假如吊索斷了,壹架升降機墜入深谷,裏面的乘客會有什麽感覺;這個想法導出了廣義相對論。科學理論的發展,不是拆了舊房蓋新房。它像登山壹樣。創立壹個新理論就像登上壹座高峰。視野擴大了,原來隱蔽著的東西被發現了。原有的理論仍然歷歷在目,只是顯得小了,成了廣闊視野中的壹小部分。他在登上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的高峰以後,沒有滿足,沒有停頓。他環顧四周上下,看到宇宙間無比壯麗的景色,拍拍身上的塵土,又準備攀登新的高峰
――統壹場論。這是相對論的第三階段。他希望把引力場和電磁場統壹起來,而且希望這統壹的場能夠解釋量子力學所不能解釋的問題。
愛因斯坦最反對這樣的科學家,他們“拿起壹塊木板,尋找最薄的部位,在容易鉆孔的地方,鉆上許許多多孔”。他把自己的“鉆頭”,對準統壹場論上最厚最厚的地方,希望把電磁力和引力統壹起來,給物質結構壹種統壹的解釋。他也知道統壹場論不會在自己手裏完成。可是他認為,“在科學上,每壹條道路都應該走壹走。發現壹條走不通的道路,就是對於科學的壹大貢獻。科學史只寫某人某人取得成功,在成功者之前探索道路,發現‘此路不通’的失敗者統統不寫,這是很不公平的。那種證明‘此路不通’的吃力不討好的工作,就讓我來做吧。”他給比利時王太後伊莉莎白的信裏是這樣寫的:“留給我的事情是:毫不憫惜自己,研究困難的科學問題。那個工作迷人的魔力,將持續到我停止呼吸。”
愛因斯坦是這樣寫,也是這樣做的。他在神聖的好奇心的驅使下,又勇敢地深入探索宇宙。他探索了幾十年,直到最後壹息。他在生命彌留之夜,在醫院的病榻旁還放著壹疊統壹場論的未完成稿,準備翌晨醒來再繼續演算。愛因斯坦對統壹場論的探索,正是他壹生追求真理的那種毫不氣餒的熱情和頑強性格的寫照。
生活就是追求真理。正像德國劇作家萊辛說的: “對真理的追求比對真理的占有更為可貴。”愛因斯坦 在勤奮的工作中,在追求真理的探索中度過了壹生。他有限的生命已經結束。但是,人們在心裏建起了紀 念他的殿堂。...>>
問題九:關於愛因斯坦的故事 1879年3月14日,壹個小生命降生在德國的壹個叫烏爾姆的小城。父母為他起了壹個很有希望的名字: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看著他那可愛的模樣,父母對他寄托了全部的期冀。然而,沒過多久,父母就開始失望了:人家的孩子都開始學說話了,已經三歲的愛因斯坦才“咿呀”學語。後來,愛因斯坦的妹妹,比他小兩歲的瑪伽已經能和鄰居交談了,愛因斯坦說起話來卻還是支支吾吾,前言不搭後語…… 看著舉止遲鈍的愛因斯坦,父母開始憂慮。他們擔心他的智能是否會不及常人。直到10歲時,父母才把他送去上學。可是,在學校裏,愛因斯坦受到了老師和同學的嘲笑,大家都稱他為“笨家夥”。學校要求學生上下課都按軍事口令進行,由於愛因斯坦的反應遲鈍,經常被教師呵斥、罰站。有的老師甚至指著他的鼻子罵:“這鬼東西真笨,什麽課程也跟不上!” 壹次工藝課上,老師從學生的作品中挑出壹張做得很不像樣的木凳對大家說:“我想,世界上也許不會有比這更糟糕的凳子了!”在哄堂大笑中,愛因斯坦紅著臉站起來說:“我想,這種凳子是有的!”說著,他從課桌裏拿出兩個更不像樣的凳子,說:“這是我前兩次做的,交給您的是第三次做的,雖然還不行,卻比這兩個強得多!”壹口氣講了這麽多話,愛因斯坦自己也感到吃驚。老師更是目瞪口呆,坐在那裏不知說什麽好。
在譏諷和侮辱中,愛因斯坦慢慢地長大了,升入了慕尼黑的盧伊特波爾德中學。在中學裏,他喜愛上了數學課,卻對其余那些脫離實際和生活的課不感興趣。孤獨的他開始在書籍中尋找寄托,尋找精神力量。就這樣,愛因斯坦在書中結識了阿基米德、牛頓、笛卡爾、歌德、莫紮特……書籍和知識為他開拓了壹個更廣闊的空間。視野開闊了,愛因斯坦頭腦裏思考的問題也就多了。 壹天,他對經常輔導他數學的舅舅說:“如果我用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和光壹道向前跑,能不能看到空間裏振動著的電磁波呢?”舅舅用異樣的目光盯著他看了許久,目光中既有贊許,又有擔憂。因為他知道,愛因斯坦提出的這個問題非同壹般,將會引起出人意料的震動。此後,愛因斯坦壹直被這個問題苦苦折磨著。1895年秋天,愛因斯坦經過深思熟慮,決定報考瑞士蘇黎士大學。可是,他卻失敗了,他的外文不及格。落榜後的他沒有氣餒,參加了中學補習。壹年以後,他獲得了中學補習合格證書,並且考入了蘇黎士綜合工業大學。這時的他,已經在為自己的未來做準備了。他把精力全部用在課外閱讀和實驗室裏。教授們看見他讀和學習無關書、做和考分無關的試驗,非常不滿和生氣,認為他“不務正業”。
愛因斯坦大學畢業時,正趕上經濟危機爆發,由於他是猶太人血統,又沒有關系,沒有錢,所以只好失業在家。為了生活,他只好到處張貼廣告,靠講授物理獲得每小時3法郎的生活費。這段失業的時間,給了愛在斯坦很大的幫助。在授課過程中,他對傳統物理學進行了反思,促成了他對傳統學術觀點的猛烈沖擊。經過高度緊張興奮的五個星期的奮鬥,愛因斯坦寫出了9000字的論文《論動體的電動力學》,狹義相對論由此產生。可以說,這是物理學史上的壹次決定性的、偉大的宣言,是物理學向前邁進的又壹裏程碑。
盡管還有許多人對此表示反對,甚至還有人在報上發表批評文章,但是,愛因斯坦畢竟還是得到了社會和學術界的重視。在短短的時間裏,竟然有15所大學給他授予了博士證書,法國、德國、美國、波蘭等許多國家的著名大學也想聘請他做教授。當年被人們稱為“笨蛋”,“笨東西”,認為無法成才的愛因斯坦,終於成了全世界公認的、當代最傑出的聰明人物。由“醜小鵝”變為“白天鵝”,這說明了什麽呢? 我想,愛因斯坦的話是最好的答案。當許多年輕人纏住他,要他說出成功的秘訣時,他信筆寫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