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洋的分布及其主要特征
大西洋位於歐洲、非洲與南、北美洲和南極洲之間,面積9336萬平方千米,約占海洋總面積的1/4,為太平洋面積的壹半多壹點,平均深度為3600米,最深處為波多黎各海溝,深度為9218米。大西洋呈“S”形,是世界第二大洋。大西洋海底地形特點之壹是大陸架面積較大,占其總面積的9%左右,主要分布在歐洲和北美沿岸,因而壹些世界著名漁場也多在這壹帶海區,海洋漁獲量約占世界的1/3。大西洋的水文狀況也有其特點,由於大西洋與東西兩側大陸間的氣候關系,加上受地形(如安第斯山)的影響,使大西洋的匯水量比太平洋多3倍,因此出現大西洋的低鹽水流向各大洋的現象。
關於大西洋的名稱,眾說紛紜。壹種說法是羅馬人根據非洲西北部的阿特斯山的名稱而命名的。另壹種說法是,在我國明朝年間有關東西洋的分界常以雷州半島至加裏曼丹壹線為界,西面(現印度洋)稱“西洋”,鄭和下西洋即由此而來,東部叫“東洋”,常把日本人稱為“東洋人”。隨著人們對歐洲地理狀況的了解,改稱印度洋為“小西洋”,而把歐洲以西的大洋稱為“大西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