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歷史的內容簡介
中國歷史典籍浩如煙海,常使初學者不得其門而入。作者倡導“大歷史”(macro-history),主張利用歸納法將現有史料高度壓縮,先構成壹個簡明而前後連貫的納領,然後在與歐美史比較的基礎上加以研究。本書從技術的角度分析中國歷史的進程,著眼於現代型的經濟體制如何為傳統社會所不容,以及是何契機使其在中國土地上落腳。
為什麽稱為“中國大歷史”?中國過去150年內經過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壹次革命,從壹個閉關自守中世紀的國家蛻變而為壹個現代國家,影響到10億人口的思想信仰、婚姻教育與衣食住行,其情形不容許我們用尋常尺度衡量。
不以道德論史,不以考據為文,縱橫捭闔梳理千年歷史,三言兩語點破王朝利弊,尺度拿捏之處尢見黃仁宇獨到的史家眼光。
黃仁宇這部書以短短的二十余萬字的篇幅,勾畫了整個中國歷史長達數千年的全貌。但是,他不是以其短、或未能對於歷史的人物與事件細細地加以描述來顯示其“大歷史”的特點的。大歷史之為“大”歷史的理由在於,作者壹改以往中國歷史學家的著述進路,不以史料的堆砌為著述的目的,也不以單壹歷史事件的描述為著作的主要關註點,更不以對接近作者時代的歷史大事的歡呼喝彩為能事。在著作的意圖上,首先確立起壹個大意向,“利用歸納法將現有的史料高度的壓縮,先構成壹個簡明而前後連貫的綱領,和西歐與美國史有了互相比較的幅度與層次,”然後去做進壹步的研究。可見,這種“大”歷史的著述方式,註重的是對歷史宏觀線條的勾畫,註重的是歷史本身相沿成型(即湯因比所說的文明類型,或斯賓格勒所說的文化形態)的狀描,並且是在區域歷史的相互比較中凸現其歷史特質。這種歷史著述,固然沒有引經據典滿篇考證那樣的學理感,沒有繼承傳統史學用以佐政或臧否人物的用途,但是卻可以使我們免除習史的價值負累。因此,我們不必將歷史讀作“資治通鑒”,不必將歷史認作弘揚某種道德理念的工具。跳出歷史“應當如是”的價值旋流,滿足今天人們習史對歷史“何以如是”的因果關系的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