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國際漫評 - 戰起1938的精致長評

戰起1938的精致長評

[書評]書評組雖千萬人吾往矣,雖不由身仍期許——強烈推薦《戰起1938》

所有的夢境都是現實

畫水鏤冰/文

我還記得高中歷史課上提到的二戰,沒有太多的渲染,入目的是壹場場世界聞名的戰役以及壹個個冰冷的數字。任何壹個人,在這樣的大環境中,都敵不過命運的捉弄。無論妳是否是壹個知道歷史方向的穿越者,還是壹個堅定地忠於元首的追隨者,或只是壹個別人生命裏的過客,都不過是這場遊戲中最最普通的角色。

所以當秦恬發現自己穿越到了水晶之夜的波蘭的時候,那種詫異和不安我完全都能接受。還有什麽比這樣的劇情更讓人感嘆生不逢時的呢?只是她已經沒有選擇,跟著猶太人家庭壹路逃亡,想去投奔也在異鄉的哥哥,孰料他居然壹腔熱血地回國參軍了。於是秦恬只能自己壹個人開始了她的打拼——在艾森豪芬酒店打雜。她雖然知道這場戰爭是非打不可,可依然無法狠心對其他人不管不顧,所以哪怕自己也很害怕,還是跟著其他年輕人壹起去救助傷員了。就這樣,她遇到了明明可以逮住她直接處死卻放過了她的陸軍上尉奧古斯丁。

他們的第壹次相遇簡直壹點都不浪漫啊,壹個用火柴威脅她出來,另壹個躲在油桶裏戰戰兢兢。可當奧古斯丁看到了她的亞洲臉孔就改變了態度,壹路送她回家還和她攀談幾句。他到她的賓館用餐,讓她陪他坐坐聊聊,甚至後來明知道她要給聚集地的猶太人送食物還助了壹臂之力。就這樣她莫名成為了所謂的“奧古斯丁的女人”,也認識了他最好的朋友海因茨,壹個脾氣暴躁、冷酷無情的黨衛軍軍官。她的生活壹下子和這些德國軍官們聯系到了壹起,上壹秒這些人或許會和她說笑,下壹秒就是黑洞洞的槍口對準了她的太陽穴。而戰爭依然如此殘酷地繼續著,身邊總有這樣那樣的人以各種方式遭到不幸,或許是壹句無心的話,或許是為了自由的抵抗。所有這些,都燃燒著我這個看客的心緒。

當奧古斯丁把她送上了開往巴黎的火車時,她終於問出了壹個壹直覺得疑惑的問題:妳知道穿越是什麽意思嗎? 她等到的,是壹聲字正腔圓的“秦恬——“和火車駛離站臺時的轟鳴。從此以後,我終於知道我不再孤單,世界上還有壹個人和我壹樣不屬於這裏,不屬於這個時刻的這個星球上的任何壹個地方,從此以後,我們無法再放下彼此,因為妳是我的同胞、我的朋友、我的靈魂、我最向往的所在。

戰爭讓女人走開

而正是這最後的告別,使秦恬開始了她更無奈的法國之行。法國人厭惡德國人,當然沒有人會對侵略自己國家的敵人有好臉色,所以殃及了秦恬這壹尾池魚,她被迫下車接受審查,更是呆在了傳說中的馬奇諾防線上。為了去巴黎,她扮起嬤嬤和許多人壹起踏上旅程,她躲過轟炸機,救過法國大兵,被德國軍官盤問過中國女人對婚姻的忠誠問題,被好心的爺爺奶奶收留過,就在以為走投無路的時候遇到了海因茨。他給她槍,讓她以自保,事實證明如果不是這把槍,她只怕早就被強-暴了。幸好最後總算是回到了巴黎的家,有關懷備至的父母,當然也有來到巴黎專程找她的奧古斯丁。

老鄉見老鄉,奧古斯丁給了她壹個長達半小時的擁抱。語言怎麽能形容他們此刻的心情呢,愛情也不是他們心裏的話,只有無聲的靜謐好像才能用來匹配他們的感覺,沈默才是這時的音樂。

……

當父母收留下那個猶太男孩時,秦恬的第壹反應是讓他離開。原來她已經變得這樣冷漠了嗎,戰爭抹掉的除了她的良性,也磨掉了她的人性麽?父親說,他要開始給她上課了,第壹課便是仁義。她都明白,她自問也做不到趕這個孩子出門,只是他們面對的是生與死的考驗,不僅僅是自己還有自己的壹雙父母。為了這個孩子,她冒著生命危險帶她去清真寺,也是因為這個孩子,海因茨差點拔槍殺了她,是奧古斯丁為她解了圍。世事無奈,人情如霜。

凱澤爾,曾經在旅途中和她閑聊的德國軍官,代替奧古斯丁和海因茨為她買了生日禮物,而且還是她上輩子的生日,正好提供了她上護士課程所需要的壹切。可是這個看起來陽光又健談的大男生,只要壹提起和他們壹起長大卻死在波蘭戰場上的好兄弟時卻完全變了壹個人,天使和魔鬼好像就像是他的兩面,而那個禁忌的名字則成為了開啟這種變換的鑰匙。戰爭究竟是對是錯,平凡的人都無從分辨,他們以為自己是堅定的,以為自己是看清的,然而轉眼之間天翻地覆,所有的執著都顯得荒謬和可笑,唯有逝去的生命早已無法追回。

她沒想到奧古斯丁回來的時候會傷得那麽重,她為他送飯照顧他,也碰到了當時帶走了那個法國大兵的軍官。軍官不知道的是,那個俘虜沒有被送進俘虜營而是和其他人壹樣被槍決了,可他覺得這也是理所當然的。秦恬沒有壹刻比現在更覺得奧古斯丁是真的投錯胎了,他們是兩個陣地的人,雖然他們的靈魂都來自遙遠的同壹個國度,然而他們無從選擇過去只能接受現實。他們逃不過的,不是這場戰爭而是這個時代。有什麽比這壹認知更叫人心涼的?活著又是為了什麽?是只求安樂,還是圖壹個看不到的未來?奧古斯丁說得很明白,和她在壹起,讓前世的自己感到輕松而放心;但這場民族的災難,沒有人可以躲過。作為軍人不可以,作為德國人不可以,作為壹個男人更不可以。

連壹開始保證安全的法國也開始圈禁猶太人,哪怕醫院裏把人藏起來也不行,偌大的賽車場裏唯有孩子們依然笑聲肆意,也只有無知才有無辜的天真。而東線的大戰愈演愈烈,海因茨走了,奧古斯丁也要走了。臨走時他忐忑地求婚,而秦恬卻答應了,只要他活著等戰爭結束他們就結婚。為了不給父母增加麻煩,她也隨著紅十字會壹路遠行。她見到了傳說中的集中營,她把娃娃遞給了鐵絲網那邊的小手,也見到了清澈而明亮的壹雙眸子。大人們究竟在做什麽,連壹個這樣的孩子都必須面對如此難以置信的命運?凱澤爾在營地為了救她而受重傷,生死未蔔,壹場毫不意外屠殺復仇在這般冷酷的氣氛裏展開。

而我只願妳活下去

當秦恬真正來到戰場,她見到了太多的生離死別,那些或許在救護車上還有壹息尚存的戰士們被擡下車的時候往往已經死去,那些斷了右腿的卻緊緊捂住自己的左腿不願放手,那些連內臟都受到巨創的卻必須在養好傷之後回到前線。

殘酷麽?這就是戰爭,子彈不長眼睛,妳唯有祈禱上帝真主摩西佛祖保佑。妳不知道自己到底會到哪裏接受命運的審判,好比失去了聯絡的奧古斯丁其實是被派到了西線而非秦恬壹直以為的蘇聯。跟著海因茨在生死之間躲躲藏藏,他們終於還是沒有了退路。而海因茨卻讓她俘虜了他選擇了投降。那段因為炸彈轟鳴而是失聰的時間,秦恬壓根不知道他在說什麽,唯有反復告訴他要活下去。活下去才能找到他和奧古斯丁,活下去才有希望。

她不知道,海因茨跟她說的是壹樣的,在他們的心裏沒有什麽比活下去更多的期待和祝福了。這個壹向看起來意氣風發的男人楞住了,他的吻和他的人壹樣帶著霸道,混合著沙石的粗糲,也讓秦恬失去了動作。

而遲遲沒有收到秦恬消息的奧古斯丁把壹封求婚信寄到了她的父母手中,只願他們能允許秦恬等他到1947年。

重逢卻壹直沒來,直到壹個冬日花園裏傳來了熟悉的聲音,才證明所見所謂不是幻覺。奧古斯丁回來了,她等到他了,只剩下海因茨了。他是最後壹批被釋放的俘虜,早被折磨得不成模樣,甚至失去了壹個眼睛。但是他回來了,所有人都活下來了。

這就是勝利。

我之榮譽即忠誠

這本書,是近來少見的非常大氣的文。中心不是愛情,不是友誼,不是親情,而是戰爭。

戰爭,當人類歷史上出現了不可調和的矛盾之後的產物。自古有之,可其實卻很少有對錯之分。希特勒是錯的,可是那些德國士兵呢?他們忠於的是自己的國家,是自己的元首,是他們心裏的正義。這本書裏的每個德國士兵都是有血有肉的人,也會迷惘也會質疑,也會害怕也會猶豫,可是不曾後退。哪怕戰死,哪怕自殺,也不會投降。

那些受到傷害的人們呢?猶太人有錯嗎?波蘭人有錯嗎?法國人呢?蘇聯人呢?那些農民甚至會為德國士兵提供食宿,他們連為什麽會有這場戰爭都不明白,他們何其無辜?

當壹切變得面目全非,每個人都是渺小的螻蟻罷了。能活下去,帶著人性中沒有泯滅的善良,那就已經足夠。

我們所看的,不過是兩個現代人在這場大浪淘沙裏的掙紮而已。秦恬是真實的,她會害怕,她會猶豫。奧古斯丁也是真實的,他掙紮,他反抗。海因茨是迷途的青年,而秦恬的哥哥卻選擇了回國抗日。

歷史這面魔鏡,讓我們重新體會了壹段刻骨銘心的曾經。

願逝者安息、和平長存!

(來源txt論壇)

妳我相逢在這個風雲叠起的時代

——評《戰起1938》

ilovec/文

第壹次看瘋丟子的文,第壹次看二戰題材的文,雖然壹開始有點小吐槽,適應不良什麽的,但是到如今已經是欲罷不能,昨晚壹鼓作氣看到兩點好不容易懸崖勒馬,今日鬥膽請允許我以粗陋的筆法來敘論這篇驚艷的戰爭故事。

秦恬在標誌著納粹對猶太人有組織的屠殺的“水晶之夜”醒來,蠻橫粗暴的反猶人士襲擊了她所寄宿的這家平凡的猶太人家庭,莉娜父親下落不明,其母殫精竭慮,秦恬本人憑借著薄弱的歷史知識壹籌莫展。不久,壹封夾帶著厚厚壹沓紙幣的家信寄到了秦恬手中,告訴她,她的哥哥秦九在華沙等她。

華沙,坐落在維斯瓦河西岸的波蘭首都,也是本文女主的第壹站。

於是,從1938年起,我們便跟隨著這個從21世紀穿越而來的中國女孩子見證了這場席卷了61個國家,橫跨三大洲四大洋,二十億人民深陷其中的世界大戰。

幾經周折來到華沙,迎接秦恬的是哥哥毅然奔赴中國戰場的留書,他們的父親是海外華工,他們是無根之人,他們生於法蘭西,長於法蘭西,卻從沒有忘過他們的華夏古國,他們身上流淌著炎黃子孫的血液,日日夜夜,他們的父親老淚縱橫,思鄉的情懷泛濫成災,故鄉的稻田,果林,哪怕是壹寸泥土都那麽值得人回味留念。

而這壹切居然正在被日軍蹂躪在鐵蹄之下,殘虐狂暴的行徑令人發指,侵我國土,殺我人民,山河破碎,流血漂櫓,有誌之士揭竿而起,***商盛舉,海外華裔亦是義不容辭,秦九壹腔熱血赤膽忠心,與誌同道合之輩毅然決然地踏上了歸國的航班。

這就是每壹個國民的血性,是根深蒂固在血脈深處的逆鱗。這是不分貴賤,不論國籍的本能。 這也是我們這些在和平年代嬌生慣養的九零後無法理解的血與淚,信念與執著,沸騰的血液與激蕩的情懷。

國難當前,全民皆兵。

哪怕是鋼鐵洪流,鐵甲巨炮,也擋不住前赴後繼的英烈,不死不休,不戰不屈,縱使固若金湯的防線堡壘擋不住勢若破竹的法西斯,也要用血肉之軀築起萬裏長城,保家衛國。

沒有不變的政權只有不變的人民。

在失去了政(蟹)府庇佑的華沙,教授學生們挺身而出,展開最後絕望的壹戰。那場巷戰的結果不言而喻,訓練有素火力完備的德軍輕而易舉地俘虜了他們。廣場中央,響聲不絕,壹排又壹排鮮活的面孔被永遠地定格。壹個人的生命是如此的脆弱渺小,壹個人的聲音是那樣的卑微細弱,但是,萬民齊唱,那和著槍聲的波蘭國歌又該是怎樣的震耳欲聾?

那壹刻,不管是殘垣斷壁還是金碧輝煌都是黯然失色,蒼白的土地上,唯壹閃耀著的是波蘭人民不屈不撓的意誌,不卑不亢的靈魂。

侵略與保衛,是貫穿戰爭的主旋律,只是歷史的主角更叠不斷。

當德軍取道阿登山,舍近求遠,讓法國引以為傲的馬其諾防線成了笑話時,明知大勢已去,那些年輕的士兵仍然受命奔赴前線,不僅是軍令如山,他們何嘗沒有壹絲僥幸,自己的家園,國土,就是自己尊嚴價值的所在,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戰火綿延至東線,德軍上百萬軍力投入蘇方戰場,戰機槍炮,如此強大的軍備戰力,所向披靡的閃擊戰,在此壹敗塗地!他們始料未及,自己不屑壹顧的人肉戰術,蘇軍可笑的機槍步兵,面對著德軍的重型機甲,明明是那麽的不堪壹擊,但是他們又是那麽的英勇無畏,野蠻的打法讓德軍疲於應付。

斯大林格勒戰之後,德軍敗勢凸顯,全民征兵,不過八千萬人民,就有壹千六百萬上了戰場,他們誓死捍衛德意誌的偉大與正義,矢誌不渝。就如同凱澤爾,他是顯而易見的厭戰者,卻在負傷剛剛痊愈即刻奔赴東線,哪怕那是壹條絕路,那是死地,他也義無反顧,無怨無悔——為了國家的榮譽,為了軍人的尊嚴,無論對錯,只是立場,只是信仰。

戰爭年代總會出現壹個精神領袖,而其追隨者的狂熱也是我們這個言論自由的開放社會裏的普通人所無法理解的,人和人的思想有殊途同歸,有大相徑庭,但總歸是有著個人的想法,究竟是怎樣的境況可以把千萬人的思想統壹在壹人的統禦之下?

曾有人說,弱者總是依附著強者才可生存。

想來還是頗有道理,長期的壓抑仿徨,物資的極度匱乏,世界環境的惡劣冰冷,壹戰以後,凡爾賽條約如同德國的枷鎖,大蕭條,破敗衰落,民不聊生,連容克貴族都食不果腹,這於驕傲的日耳曼民族是何其的困窘恥辱。

如同被去了利爪鎖在壹隅奄奄壹息的猛獸。

然後,時代的代言人出現了,阿道夫希特勒,他無視條約的束縛,大力發展國力,推動國家建設——興建工廠,研制武器,創新產品,讓人民衣食無憂。在滿足了人民物質基本需求的同時,他那充滿正義激情的演說,燃燒著國人的靈魂,指名了未來的方向,構建了仿若烏托邦壹般完美的理想政權,他給予了德國人民最強大的精神依靠,他是那個時期德國至高無上的權威。

於是,他振臂壹呼,舉國響應,他的言行已經在國民心中演化成了正義的代名詞。

這就是無可匹敵的人格魅力。

曾經的羅桐避無可避,雖然壹再戒備,卻也差點迷失自我。

而海因茨就是徹底的迷失者,他全心全意地信奉元首,絲毫不茍地令行禁止,這個偏執,瘋狂的美麗青年,犧牲在了希特勒的私欲野心之下,他有著軍人的自律剛正,有著日耳曼民族的驕傲自負,有著熱血青年為國為民的舍身覺悟。他震怒於日本慘絕人寰的殺虐,但是他對自己的冷酷殘忍,泯滅良知居然毫無知覺,他毫無緣由地迫害著那些無辜的猶太人,作為後世人人唾棄的黨衛軍。

猶太人集中營,納粹,種族清洗,這是二戰最鮮明的標誌,最殘酷的烙印。

希特勒壹人發起的對整個種族的趕盡殺絕。

秦恬壹路行來,莉娜家破人亡,邊境圍追堵截,到了波蘭,雪上加霜,黨衛軍大肆抓捕,集中營初具模型,與戰俘營壹般,成為了人道主義的灰色地帶。從壯年男性,到老弱婦孺,無壹幸免。數十萬人蜷縮在僅能容納十之壹二的範圍內,沒有人在意他們的生死,沒有人理會他們的喜怒哀樂。

私藏猶太人,更有連帶罪責,鐵腕政策之下,是對人心冷暖最嚴峻的考驗。

勇者,不僅是那些征戰沙場的戰士,還有盡己所能庇佑弱者的平民。

艾森豪芬的經理遞上厚厚壹沓錢幣笑得諂媚,卻只為了能挽救幾個無辜的少年;秦恬冒死趕在宵禁前,隔著銅墻鐵壁投入救命的食糧;巴黎紅十字醫院的特殊護士們對藏在地下的猶太人行蹤緘默不語,秦恬甚至被拳腳相加也不曾透露只字片語……

納粹瘋狂極端的行徑讓所到之處草木皆兵,風聲鶴唳。

直到很久以後,杳無音訊的莉娜在信中告訴秦恬,她的滔天恨意,她眼睜睜地看著每天不斷消失的生命,幾百個日日夜夜的折磨,她壹無所有了,她的親朋好友,她忍無可忍,拿起了手邊的槍,哪怕是犯下殺孽下了地獄也在所不惜,她只希望唯壹留下的秦恬能在以後指著這片土地告訴別人,在這裏,她曾戰鬥過,還有她深愛著在天堂的父母。

這也是壹種訊號。

重重壓迫之下的絕地反擊。

此時已是戰爭後期,反法西斯的號角已經吹響,橫貫長空,勝利在望。

在戰火紛飛的亂世,冰冷血腥的現實和纏綿悱惻的愛情帶給了我們更強的感官刺激,愈是絕望黑暗,愈是精彩紛呈。

在最不可能的地方誕生出最不可能的羈絆,是人們與生俱來的天真。

所以,作者說,這不是尋死覓活的戰地愛情小說。

我深以為然。

女主秦恬,她既倒黴又幸運,身為法國人免去戰勝國的壓榨,與德國人交好也在戰爭前期免去殃及池魚,但是巴黎鄰居對她不齒鄙夷,德國女護士對她心生怨恨。她接受了很多人的幫助,也饋贈了很多人。她是個中規中矩的穿越者,普通的二十壹世紀獨立女性,自私卻善良,堅強但弱小,善於自嘲,小幽默。

作者塑造了壹個很合格的引導者,讓我們得以客觀地以她的視角來經歷所見所聞,去體會所想所感。

原本我是不喜歡多個穿越者,特別是兩個穿越者最終走到壹起,畢竟吸引我的時空溝壑帶來的矛盾微妙感,只有男主是例外,因為兩個迥異的人格完美地造就了他。

男主奧古斯汀,中國的野戰軍軍官羅桐,也是從大蕭條時期跟隨著德國壹路行來的容克貴族,德軍陸軍上尉奧古斯汀.馮.卡爾曼。多麽奇妙,靈魂是遙遠的東方華夏民族子孫,還是二十壹世紀的,身體是十九世紀的歐洲的日耳曼貴族,東方人的謙遜儒雅,西方人的驕傲榮耀,集於壹身。

他無疑是痛苦的,靈魂裏的仁義道德,現實裏的滿手血腥,他無法忘記自己是中國人,也知道這壹世的所有是德國的贈予。戰爭殺戮逼迫他到達人性的底線,徘徊在崩潰的邊緣,他迷失在歷史,人格和現實的交鋒中。

其實,救贖這個說法很俗,但毋庸置疑,秦恬就是奧古斯汀的救贖。

她是中國人,讓他透過她能望見午夜夢回中祖國的剪影。

她是穿越者,兩個孤獨的異世靈魂相偎相依,他們***享著歷史的秘密,見證著歷史的足跡,這是誰都無法述之於口的魔咒。

就如同奧古斯汀所說,秦恬完善了他兩個人格。

從此,兩人不再惶恐無依,沒有比這更堅固的羈絆。

只是,秦恬有幸遊走在歷史的邊緣,而奧古斯汀卻已泥足深陷。

既定的結局,永恒的過去,奧古斯汀被歷史打敗了,但是,他問心無愧,無論是作為羅桐,還是奧古斯汀,他勇敢地承擔了責任,完成了使命——他為德國而戰,鞠躬盡瘁,更為祖國犯下的過錯付出了應有的代價。

他是最理想的穿越者,既是歷史的旁觀者,也是恪盡職守的參與者。

PS:此文HE……吧。無論是戰爭故事愛好者,還是戰地言情愛好者,都或可壹觀~~~~

評論員ilovec推薦

(來源派派論壇)